《指月录》:幼岁出家参曹溪得法语具六祖章归住青原

六祖将示灭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後希迁当依附何人

祖曰寻思去。

及祖顺世迁每於静处端坐寂若忘生。

第一座问曰汝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耳。座曰汝有师兄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尔。

迁闻语便礼辞祖龛直诣静居参礼。

笔记:寻思去,一语双关,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语言能惑人,凡住相皆能惑人。语言又是指月之指。

师曰子何方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甚麽来未到曹溪亦不失。

笔记:“未到曹溪亦不失”,不失,本有故不失。

师曰若恁麽用去曹溪作甚麽若不到曹溪知不失。

笔记:“菩提自性,本自具足”,到了曹溪六祖处知晓了。未到曹溪之前,虽不失,但不明了。这是迷觉之间的变化。

迁又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师曰汝今识吾否识又争能识得。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笔记:人时刻在变化,过去相不可得。人乃生命,在时间的相续流转中,张三还是张三,不可能变成李四,但是张三又非过去的张三。所以“识,又争能识得”既识,又不识。“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天下那么多动物的角,得到麒麟的角就满足了。这是对石头希迁的认可。

迁又问和尚自离曹溪甚麽时至此间师曰我却知汝早晚离曹溪。曰希迁不从曹溪来。师曰我亦知汝去处也。曰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

笔记:“甚麽时至此间”,拉家常吗?青原行思老和尚在“逗”石头希迁。你既然来了我这,那必然离了曹溪,当处便是去处。在相对里求得绝对。那么,外境纷繁,自性不移。

他日师复问迁汝甚麽处来曹溪。师乃举拂子曰曹溪还有这个麽非但曹溪西天亦无。师曰子莫曾到西天否若到即有也。师曰未在更道。曰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後无人承当

笔记:“若到即有”,此当“自性”为根,有此根,有觉,对境生心,心无所住。这是直下承当。

师曰未在更道”,还没有说清楚。

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这就厉害了,道不可尽,一半在明,一半在暗。

师曰不辞向汝道恐已後无人承当”可以说,但是不能说。

这就是认可了石头希迁。电光火石,都不含糊。

一阴一阳,执两用中。花未全开月未圆,这就好。未济,打开了未来。

师令迁持书与南岳让和尚曰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鈯斧子与汝住山。迁至彼未呈书。便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岳曰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

“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既不外求,也不内求,这个时候,本来面目在哪呢?“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太玄了,说点实在的。

迁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岳便休。(玄沙曰:大小石头,被南岳推倒,直至如今起不得)迁便回。

笔记:“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不假外求,直下承当。“岳便休”,既然你都“不从诸圣求解脱”,那我还有什么可说。对话,到了这里也就足够了,该说的说尽了。

师问子返何速书信达否迁曰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鈯斧子只今便请。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寻辞往南岳荷泽神会参。

“师垂一足,迁便礼拜”,垂一足,就是放松。放松,就是已经把“鈯斧子”给你了。“迁便礼拜”接住了。这就是直下承当。

师问甚处来。曰曹溪。师曰曹溪意旨如何会振身而立。师曰犹带瓦砾在。曰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麽师曰设有汝向甚麽处着。

笔记:

“振身而立”,“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振身而立,无言之言。

“犹带瓦砾在”,回应的不够好。

“曰: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麽?”那请和尚指点。

“师曰:设有汝向甚麽处着。”这看你能不能发现了。

玄沙云:果然。云居锡云:只如玄沙道果然,是真金,是瓦砾。

笔记:后世禅家评论,凡圣一如。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庐陵米作麽价?

笔记:铅华褪尽,自性宛然。不管哪里的米,不管什么价,从日日食用处明之。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开元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三日。陞座告众。跏趺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