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一份2035年中国50强城市预测,是以七普人口数据为基础做的。

以人口为指标进行的预测在未来将更准确,因为随着中国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劳动力在一定时期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定量,各城市之间对于劳动力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工业投资、第三产业投资也将向有人口优势的城市倾斜,所以人口趋势就是经济发展趋势,是更准确的经济风向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对未来城市人口预测的依据:

1、城市生活压力。随着新生人口的减少,未来就业竞争将趋缓,劳动者有了更大选择权,能以自己的喜好选择城市。房价高、生活压力大的城市,未来人口增长将放缓,比如深圳、东莞未来人口可能会停滞,甚至负增长。

2、户籍人口回流。一些户籍人口较多的城市,随着经济崛起和环境改善,会迎来人口回流,比如徐州、赣州等。相对的,一些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可能面临常住人口流失的压力。

3、超大城市人口外溢。千万级以上超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部分人口可能会外溢到周边城市,如杭州周边的绍兴、嘉兴,深圳周边的惠州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周边人口存量。过去40年中国人口迁徙主要是谋生性迁徙,是获取更高工资养家糊口,而未来的人口迁徙更多是改善性迁徙,即从农村进入当地的城市,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生活设施,提高生活水平。所以,周边农村人口较多的城市将能获得更多新增人口,如徐州、赣州、临沂等城市。

5、养老型迁徙。收入和储蓄较高的老人,会为了更好的气候和养老设施而迁徙,主要是从北方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广西等省迁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中2035人均GDP是在现在水平的基础上增长150-250%,考虑到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计在4-5比1),2035年中国人均GDP会达到2.5-3.5万美元。

1、上海:GDP达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GDP最高的城市,取代纽约成为世界第一大都会、全球金融中心,人类首都,全球数十亿人向往的未来之城。

2、北京:继续推进去工业化,非首都功能转移到雄安,所以北京未来GDP将会与北京拉开差距,人口也停止增长,但北京的城建水平将大幅提高,文化氛围、中国气息将更强,城市魅力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广州:迅速崛起,有超越北京之势,取代深圳成为大湾区中心城市,国际化迅速提高,成为世界商业中心,全球人向往的购物天堂!

4、重庆:凭借人口优势GDP超越深圳,跻身一线城市之列。

5、深圳:工业逐步外迁,人口增长放缓,高端人才荟萃,成为全球科技中心、企业运营中心,人类最令人激动的智慧城市、未来之城!

6、成都:人口达到2350-2500万,跻身一线城市。成都将成为全球最值得探索的城市之一,精彩纷呈的文化、美食、景观、商场、乐园、科技园区,一场场国际会议、电竞比赛、体育赛事、音乐节、电影节、美食节、购物节、博览会,轮番上演,在这里你绝不感到枯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武汉:区位、交通、人口、城市规模、工业实力、高校实力等因素支撑武汉还可以走的更远。

8、杭州:多元化城市,没有明显短板,发展后劲很足。

9、苏州:对外资依赖度太高,未来可能面临转型压力。

10、南京:虽然硬实力在杭州、武汉之上,但人口增长较慢,城市扩张力不足,未来成长还需观察。

11、长沙:湖南6570万人口足以让长沙靠近10强大门,但能不能踏进去,要看长沙能否在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上有所成就。总的来说长沙、郑州、青岛、天津的潜力半斤八两,谁在前面谁在后面都难说。

12、郑州:未来两千万人口城市候选,虽然科创实力有所欠缺,但人口的力量不容小觑。

13、青岛:城市发展蓝图非常宏伟,但能否变成现实有待观察。我个人比较期待青岛的电影工业,说不定能成中国好莱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天津:一言难尽,主城区和滨海新区距离过于遥远,完全脱节了,难以发挥协同效应,如果两城在15公里以内,我想天津不会跌出前10。

15、济南:济南周边有3000多万人口,只要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不哑火,未来15年济南新增150万以上人口不难,甚至可以达到300万。以济南的资源和实力,我想起步区大概率要火起来!

16、西安:西安有非常强的科技实力,但如何把技术变成企业,变成产业,变成GDP,西安需要认真谋划。

17、合肥:合肥的产业不错,但规模还偏小,看未来能否形成几个万亿级巨无霸企业。其次,要从城市向都市转型,打造出都市圈。

18、宁波:宁波的未来在杭州湾大湾区。

19、无锡:无锡还是小了点,身体单薄了些。

20、福州:地理有缺陷,与周边被群山阻隔,空间不足,发展成这样已经不错了,未来看两岸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泉州:不整合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泉州未来没戏。建议争取省里支持,把晋江代管变直管,尽早把这几个县市撤县设区,开启大泉州时代。

22、佛山:这几年排名一直在下降,虽然GDP很高、工业很强,但综合实力并不强。有媒体把佛山列入新一线,我感觉有点虚,甚至比不上无锡。

23、东莞:户籍人口200多万,常住人口1000多万,多少在东莞的外地人只为谋生,注定是过客?

24、徐州:淮海经济圈C位,理论上是省会级区位,农业、工业、大学、交通、文化都不弱,还有上升空间。

25、温州:资本实力强劲,未来有戏。

26、南通:老龄化是硬伤,60岁以上人口超过30%,着实恐怖。

27、厦门:令人向往的海滨城市,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科创实力也很强,精品型城市。

28、南昌:只要奔着做大的路子走,进前30不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9、昆明:养老型城市、旅游城市。

30、常州:制造业实力挺强,但城市的规模和区位注定未来向下。

31、烟台:吸引不来人。

32、绍兴:杭州外溢城市。

33、嘉兴:杭州、上海之间,可做文章。

34、沈阳:潜龙在渊,坐等时机。

35、扬州:江北未来会成为长三角下一个增长点。

36、潍坊:县强市弱,城市要做大。

37、大连:城市环境好,适合旅游度假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8、洛阳:国家对它的定位比较高,未来可能会大力扶植。

39、临沂:人多、城大、脑子活,唯新兴产业还欠缺。

40、石家庄:河北看雄安。

41、唐山:同上。

42、盐城:不南不北,人口外流,农业大市,未来也就如此了。

43、南宁:机遇在东南亚,等风来。

44、贵阳:地理区位一般,多山,上限基本就在45位左右。

45、赣州:人口大市,近年崛起最快的三线城市,产业布局、城建水平皆有二线水准,随着工业产能释放、城市经济兴起,GDP将迎来快速爬坡期,9753亿或许只是保守估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6、长春:无可奈可花落去,东北的贡献应被铭记。

47、金华:成本或许是小商品经济最致命的软肋。

48、惠州:深圳的邻居,应该更好的。

49、太原:近年有复兴的势头,希望继续。

50、保定:雄安能给保定带来什么?保定能给雄安送上什么?这值得思考!

从50强榜单上消失的城市:漳州、襄阳、哈尔滨、台州、泰州。

欢迎关注猴军集,城市、农村、经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