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的胜利,亚洲邻国对日本刮目相看,不管是支持日本还是反对日本的西方国家也对其刮目相看。这是近代史以来,一个亚洲国家第一次战胜西方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人对自己也是刮目相看。此时,在日本国内开始自上而下地开始讨论日本的未来发展,到底是“大日本”还是“小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为‘大日本’,何为‘小日本’?

1895年和1905年(分别是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来到了十字路口。日本开始考虑日本的定位问题了。日本应该是安于现状还是朝着掌控亚洲大陆的目标前进?显然,这两场战争的胜利让日本开始躁动了。

所谓的‘大日本主义’就是北进。从朝鲜半岛穿过之后进入中国东北,进而深入整个中国。采取这个政策就意味着陆军的发展优于海军。

所谓的‘小日本主义’就是向南扩张。从中国的台湾岛向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扩张。采取这个政策就意味着海军的发展优于陆军。

此时的日本的确是膨胀了,不管是哪个政策都是对外扩张,都是军国主义。

这两个政策在日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论。因为这里面不仅仅是日本未来的发展问题,还牵扯到了陆军和海军的内斗问题,以及日本错综复杂的政治问题。

南进似乎在学者类型的眼里比较受欢迎。

这一派人通过公众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一个岛国在大陆上使用力量是不明智的,南进才是日本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未来十年,北方没有战争的危险’。应该着重发展海军,向南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支持南进的学者中,也有人看到了未来的麻烦:南进,日本与美国之间的战争是愚不可及的。这种中间的学者反对扩充海军,而是采取和平的手段向南发展。

然而,赞成南进的却是少数。北进的大陆政策得到了公众舆论的压倒性的支持。

第三种声音与日本的选择

在南进与北进两派观点之外,也有日本学者并没有被两场胜利冲昏头脑。

这一派别声音太小,在打了鸡血般的日本内部,被匆匆地淹没了。

历史证明,日本最终选择了北进。

想到这里,一句话再合适不过了: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日俄战争结束了。时任桂太郎内阁外务大臣的小村寿太郎于1905年与俄国代表开始谈判。日本国内满怀信心地希望小村寿太郎将巨额战争赔款和西伯利亚的土地带回日本。最终,小村寿太郎没能达成目标,愤怒的日本民众因此袭击了小村寿太郎的住所。

日本未能获得任何战争赔款和库页岛南部之外的任何土地。但日本获得了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地位,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南满铁路的特许权。

小村寿太郎为了平息矛盾,尽管身体不好还是前往北京,在北京获得了中国东北的新的利益。

日俄战争不管是日本胜利还是俄国胜利,对中国和朝鲜来说都是痛苦的,自己国家的事情任由他人处置,自己国家的土地任人宰割。

这看似温和的政策,也是充满了对中国赤裸裸的侵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7年,在天皇的批准下,日本将俄国、美国、德国和法国作为假想敌。针对这些假想敌,呼吁建立25个陆军师团和建造8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为核心的八八舰队计划。

当日本天皇向当时的首相西园寺公望提出这个意见的时候,首相回绝了天皇。当时日本的财务状况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扩军计划。1895年甲午赔款已被使用,1905年的日俄战争没有得到任何的赔款。

1910年,陆军要求由19个师团扩充到21个师团,西园寺公望首相以财政紧缩为由拒绝了陆军的要求。

1912年,未达目的的陆军高层命令陆军大臣退出内阁,从而导致了西园寺公望内阁的倒台。

军队主导的‘大日本主义’

1915年,大隈重信内阁批准了陆军的要求。

1920年,日本议会批准了八八舰队计划。海军的建设最烧钱,有人曾经做过预测,海军的开支将占到整个国家预算的30%,到1927年八八舰队计划完成的时候,这一比例将达到惊人的40%。

显然,这个庞大的计划日本是无法达成的。在1921年-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结束后,八八舰队计划被放弃。

陆军和海军继续膨胀,已经到了不把内阁放在眼里的地步。内阁的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必须由现役陆海军将领担任,。军队可以撤换他们不喜欢的内阁成员。

这不是一件好事。对日本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对中国、朝鲜等亚洲人民来说不是好事,对世界和平也不是一件好事。

日本的膨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撮儿小国,真的想多了,再说一次: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在南进与北进之争的时候,松石安治大佐提出了先亚洲大陆,再进入东南亚和南太平,最后进入美洲南部和中部。这种意见整合了南进与北进的观点。这个观点也被认为是日后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