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你接种了吗?”这句话成为目前很多人见面时互相询问的热点话题。不少人心下有些发慌,有很多疑问待解:疫苗是药物吗?疫苗是如何预防疾病的?不良反应可以承受吗?还有更多的人想了解一下疫苗的历史,因此《疫苗是什么》一书的出版上市可谓正逢其时。

该书以人类历史上重大疫情对世界的挑战、疫苗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和背景,讲述疫苗促进科技进步和人类历史转折发展的相关历史、科学事件和人物故事,可读性强,向读者普及疫苗接种所涉及的免疫学概念、疫苗技术常识以及疫苗可预防疾病的科学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国外新冠病毒变异、周边国家输入风险高企等受到公众强烈关注。同时,如何帮助公众科学认识疫苗,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怎样提升接种率争取早日形成人群免疫屏障,成为社会各界共同的任务和努力的目标。日前,疫苗是什么──“科学认知,走出误区”疫苗防病知识报告会在上海南昌路科学会堂举行。

本次报告会是在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等机构支持下,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科技报社联合主办、承办,上海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王彤处长在致辞中说,接种疫苗是最充分、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手段,社会上有很多误区,欧美国家也有反科学的认知,目前对于接种疫苗需要更多的科普。

我国治疗性乙肝疫苗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闻玉梅院士在会上做了题为“病毒变异与疫苗”的主旨演讲,围绕“有关接种新冠疫苗疑虑的分析与解答”“病毒变异的知识与认识”两部分,对目前比较集中的对新冠疫苗接种和新冠病毒变异出现的八种疑虑,以自己接种新冠疫苗的经历,向现场听众和直播屏前的观众给予通俗易懂地分析解答,将新冠疫苗比作“防火墙”和“灭火器”,非常接地气。闻院士建议,为了阻止病毒复制与变异,及时注射·疫苗,这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并对出现变异毒株的科学应对、目前已有的疫苗接种后对变异毒株是否有效作了科学解读,高屋建瓴,将高深的疫苗科技知识讲得通俗明白,让听者耳目一新。

新书《疫苗是什么》的主编、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以“疫苗,人类防病的武器”为题,分四部分向现场听众和直播屏前的观众介绍了疫苗的历史发展进程、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机制和成就、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概况,认为疫苗的问世,沉重打击了传染病的“嚣张气焰”,通过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越来越多,在减少和预防传染性疾病卷土重来的斗争中,接种疫苗成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目前仍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医疗、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压力,新冠疫苗的问世有可能终止疫情的肆虐,通过覆盖全面的接种率逐步建立免疫屏障,才达到阻断新冠肺炎流行的目的。

《疫苗是什么》出版后,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特别是正在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市区街道居委会的关注。为此,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温泽远社长和孙晓冬主任特地向徐汇区卫健委健康促进科、黄浦区爱卫办和南京东路街道、静安区爱卫办等四家机构代表赠送新出版的《疫苗是什么》新书,希望这些新书能够化身为宣传、促进新冠疫苗接种的形象大使走入街道社区、走入寻常百姓家,为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贡献力量。

报告会最后的访谈与互动环节,硬核医生、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现身,与孙晓冬主任和主持人郭翔,与现场听众互动,分别就肿瘤和慢性病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如何看待新冠病毒变异、日常预防事项作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文宏教授一如既往的风趣幽默,金句迭出:“不要跟我谈变异,等你接种完了再来谈”“如果有免疫逃逸,以色列、英国、美国肯定先出现,因为他们先接种,数据肯定跑在我们前面”……关于病毒变异的问题,张文宏教授还指出,目前还没有监测到病毒逃逸现象,我们还在准备阶段,没有证据说明对我们已有的疫苗活性降低,“没有流行,就没有变异,有流行才能变异,只要病毒在世界上流行,就一定会变异”。快速完成疫苗接种,把病毒株降低到最低水平,让病毒不流行,是我们当前最需要关心和落实的问题。

孙晓冬主任也指出,截至26日,上海接种新冠疫苗已2465万余剂次、1400万人,距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他还对“6月9日后不能打新冠疫苗第一针”的传闻做了辟谣,欢迎大家在任何时间段,只要是适合的条件下,都可以随时来接种疫苗,上海还将稳步推进“应接尽接”,但还是提倡大家尽早来接种,这样才能尽早建立人群免疫屏障。

疫苗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疫苗?疫苗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关于疫苗,我们有太多的问题。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让人们自觉戴上了口罩,也让新冠病毒疫苗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各位读者阅读完《疫苗是什么》这本书,可能会发现: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手段,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成就最显著、影响最广泛的工作之一。疫苗的广泛应用在世界范围挽救了数千万生命,疫苗被誉为人类在医学领域的伟大发明之一。

疫苗的诞生旨在减少疾病发生,保护人类健康。20世纪70年代被消灭的疾病——天花正是依靠广泛使用天花疫苗实现的。我国始终重视儿童的疫苗接种,从“四苗防五病”一路走来,在众多免疫规划人员的辛勤付出与社会公众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已经在3个85%目标下实现了全国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高水平接种率,见证了2000年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消灭了脊髓灰质炎,2016年中国再次因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大幅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而获世界卫生组织嘉奖。随着我国预防接种制度的日臻完善,科学、规范的疫苗接种服务带给我们的健康福利也越来越多。

熟悉历史,才能展望未来。《疫苗是什么》展现了人类历史上面对众多烈性传染病的无奈。疫苗诞生之时也同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疫苗用防病的实效为人类的健康屡立奇功。20世纪青霉素的发现一度中断了疫苗研发的进程,人类似乎看到了青霉素带来的“包治百病”的美好未来。但是伴随着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出现让临床医生束手无策,也让医卫人员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疫苗,疫苗的研发也因此再次进入快车道。在《疫苗是什么》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众多类似的情况在人类历史上频频出现,人类也通过疫苗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每个新生儿不再因疫苗可预防的疾病而夭折,让全人群都能享受到少生病、不生病的健康福祉,大幅延长了人类的寿命,让无数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疫苗的研发与应用在新时期碰到新问题。1998 年一篇关于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的不实报道(本书第133~135 页)让欧洲多国的疫苗接种一度陷入停滞,这反映出公众对于疫苗的恐惧。虽然疫苗是特殊的药品,但接种疫苗时的心态很难与因病痛就诊时的心态相提并论。毕竟当你坐在临床医生前,希望医生尽快提供有效药品缓解或消除现有的病痛,这时候患者的治病需求更强烈。在接种疫苗时,这种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接种疫苗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患者,而是健康人,在接种疫苗后防病的效果往往又很难被感受到,能体会到的只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所以疫苗就容易被认定是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要消除公众的顾虑,就要讲事实摆道理,要将疫苗保护健康的“隐形”功效充分展现出来,要让大家明白疫苗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才是守护每个人健康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我们在《疫苗是什么》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介绍了关于“反疫苗运动”这一荒谬的举动及其背后的原因。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上,我们在预防接种上还有很多新的挑战。全球化带来国内外交流日趋频繁,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群免疫保护屏障,那我们将在应对全球重大传染病上也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近年来,随着EV71肠道病毒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宫颈癌疫苗、新冠肺炎疫苗等新疫苗陆续上市使用,公众可以选择的疫苗品种在不断增加,因疫苗使用构建起来的免疫保护屏障将更加完善与多样,但如何确保稳定持续的疫苗供应,已经成为当前与未来的重点工作内容。不过,我们相信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守本心,以工匠精神努力雕琢预防接种事业,我们定将在守护生命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开阔。

最后,希望各位读者在《疫苗是什么》这本书里找到自己关注问题的答案。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疫苗接种的诉求不尽相同,我们也只是为大家展示疫苗的“前世今生”,尽量消除大家面对疫苗接种的种种顾虑。各位编者在编写本书的同时,也积极奋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一线,时间仓促,如有撰写欠妥或错误之处,还请各位读者不吝赐告,以便修正。(本文系《疫苗是什么》序言,作者孙晓冬)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