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月夜》,是传诵千古的名篇,被历来读者所称赞。

这首诗好在哪里?

很多人都知道:诗人从对面着笔,不写自己在长安思念妻子,而写妻子在鄜州思念自己,感情倍增,让人凄然。

这样理解没有问题!

但如果您想要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想要体会杜甫的“曲笔之妙”,那么这首诗还要再推敲推敲。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写作背景:公元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5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县,6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7月,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8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诗人因为战乱思念妻子。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内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今夜,妻子只能独自在鄜州的房间内看月。

这两句很简单,一开始便从对方着笔,明明是诗人今夜在长安望月,却想到妻子只能独自在鄜州望月。

那么,今夜到底有何不同,为何诗人敢确定妻子正在鄜州望月?

这很好解释:因为这首诗写于八月,而从诗中看今夜应该是圆月,因此可以推断今夜是中秋节。

这个推断非常有道理,但有一点非常奇怪:诗人为什么会写“只独”两个字?

“只独”两个字,明显含有怜惜之情:今天是中秋节,妻子却只能独自在鄜州望月。

可见,诗人的言外之意是:今天是中秋节,我本应该陪着妻子一起望月。

但这句话仍然经不起推敲:仅仅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诗人认为自己应该陪妻子吗?

那杜甫在往年的中秋节,都在陪妻子望月吗?

没有!

我粗略做了统计,他和妻子杨氏结婚15年以来,在一起过中秋的次数不超过5次。

按道理讲,你杜甫每年都应该想着和妻子共同望月啊,为什么偏偏今年才想呢?

由此可见,诗人今夜想与妻子共同望月,并不只是因为中秋节。

还有什么原因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杜甫现在被禁长安,很可能将与妻子生死相隔,这才是他今夜思念妻子的主要原因。

您看,这两句从对面着笔,表面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其实是在写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而诗人思念妻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乱,这是诗人的曲笔之一。

那么,诗人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呢?我们接着读颔联。

2、连续旁衬,加深思念之情。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远在他乡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

这两句看起来很简单,但非常容易误导人,尤其是“忆长安”三个字。

首先,“忆”是“回忆”的意思吗?

不是!

因为现在两人身处异地,自然是以思念人为主,更何况妻子杨氏,只在长安生活了几个月,而且都是艰苦的经历,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

因此,“忆”字只能理解为“思念”。

其次,儿女年龄太小,所以才不懂母亲为何要思念父亲吗?

我认为不对。

杜甫的大儿子杜宗文,已经6岁,小儿子杜宗武,也已经4岁,他们自己都很思念父亲,怎么会不懂得母亲对父亲的思念呢?

即使他们不懂,母亲杨氏难道不可以告诉他们吗?

这不符合人之常情。

那么,儿女为何会不懂母亲“忆长安”呢?

答案就在“长安”两个字中。

您想想看,杜甫当初离家时,本来是打算去灵武的,因为在半路被俘,才被押往长安,那么他的妻子又如何知道他在长安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找到确切答案,只能做个猜测:在被押往长安的途中,杜甫可能远远碰见了同乡的村民。

因此杜甫才敢确定,妻子已经知道自己被俘的坏消息,这才是妻子今夜思念长安的原因。

那么这个坏消息,妻子能告诉儿女吗?

当然不能。

妻子独自担忧丈夫的安危,却不能把坏消息告诉儿女,这是儿女不解母亲“忆长安”的原因。

战乱时期,诗人不能陪妻子望月,这已经让妻子很愁苦了,而现在儿女还不能帮忙分担愁苦,这就更加深了妻子的愁苦,而妻子越愁苦,诗人当然也就越心疼。

您看,这两句通过写儿女不解母亲之愁,侧面加深了妻子的愁苦,又通过写妻子的愁苦,反过来加深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连续两次旁衬,巧妙加深了感情,同时还点出妻子思念诗人的原因也是因为战乱,这是诗人的曲笔之二。

还不止于此,诗人的感情还在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运用反衬,再次加深思念之情。

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染香的雾气打湿你的鬓发,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

这两句比较简单,诗人仍然是从对方着笔,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妻子今夜如此愁苦,她现在应该在做什么呢?

估计到了深夜,她仍然还在望月,无法睡去。

想到这里,诗人当然会更加心疼,但是感情还不够深,因为这只是颔联感情的延续。

妙就妙在,诗人写出了妻子的美貌,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妻子的美貌与周围的景色相得映彰,这是诗人想象的美好。

而“湿”和“寒”两个字,却破坏了这份美好。

妻子本来年轻美貌,却因为思念诗人而憔悴,这就让诗人更加自责,这是反衬的手法,妻子越美貌,憔悴得也就越厉害,诗人的痛苦也就越深,这又一次加深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您看这两句,诗人仍然从对面着笔,但是其中又巧妙运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妻子的美貌,反衬出妻子因思念造成的憔悴之苦,再反过来加深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样曲折了一次,感情也更深一层,这是诗人的曲笔之三。

我们回顾前三联,诗人连续三次运用曲笔,通过描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间接表达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并且还分别通过旁衬和反衬的手法,将两个人的相思之苦不断加深,为尾联做好了铺垫。

既然如此愁苦,该如何才能排解呢?

4、如何排解相思之苦?

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幌,透明的窗帷。两句话的意思是:何时能并肩坐在薄帷帐下,月光照着你我,尽把泪痕擦干?

虚幌,照应“闺中”;“泪痕干”,总结了前三联的相思之苦。

但是很有意思,诗人没有回答该如何排解相思之苦,而是把问题抛给了读者:我们何时才能不用承受相思之苦,共同坐在窗前看月亮啊?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承受相思之苦?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出了,诗人和妻子的思念之苦,都源于战乱。如果没有战乱,诗人就不会被禁于长安,妻子也就不会这么担心,诗人也不会如此痛苦。

因此,只有等到唐军收复了长安,诗人才可能与妻子相聚。

由此可见,诗人尾联的设问,其实表达了他对唐军收复长安的期盼之情。

诗人不直接回答如何排解相思之苦,却提出设问让读者来回答,从而引出了另一种感情,这是诗人的曲笔之四。

读到这里,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诗人写这首诗,到底是想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还是想表达对唐军收复长安的期盼之情?

我认为,后一种感情的份量会更重一些。

理由有两个:

(1)诗人七月才刚刚从家里离开,只隔了一个月,如果没有被俘,即使是中秋节,他也不会如此痛苦地思念妻子;

(2)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更多是出于对未来的担忧,他的妻子也同样如此。

于是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其实描写的是战乱带给人们生活的苦难,让丈夫和妻子面临永别的痛苦,而要减轻这种痛苦,只能盼望唐军能尽快收复长安。

只不过,杜甫不是描写的旁人,而是描写的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

因此从构思上来说,诗人其实是在借自己对妻子的相思之苦,来表达对唐军收复长安的期盼之情。

这就是诗人巧妙的构思,也是杜诗沉郁风格的体现。

当然,诗人用了四次曲笔,堪称绝妙,也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您认为呢?

欢迎留言哦。

#杜甫#

站在诗人的角度来读诗,我是沉于古诗,欢迎关注我,我每天都会为您解读一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