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对孩子的最高期待就是考清华北大、985、211。

但是,考上大学,然后呢?

选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社会上蹉跎多年,才终于摸到了点人生方向。

孩子们18岁选专业,20多岁选职业。但是,在那个时候,除了教科书,孩子对社会、兴趣、人生,却根本没有多少接触。

生活的,来自于试卷上的高分。生活的苦,来自父母的抱怨。如果对人生全无体验,又怎么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桃蛋妈希望,每个孩子从小就培养起自己的一份热爱,去阅读,去尝试,去体验。

早早地明白,完美的履历和学术成绩只是人生阶段性的目标,每个人都会有伴随一生的事业,而且这件事越早开始思考越好。

今天,桃蛋妈给大家带来了7部关于职业的纪录片,每一部都让人对其中的“行家”肃然起敬。

走出象牙塔之后的现实世界会遇到什么?如何保持热爱?如何一生跟事业共处?

这7部纪录片分享给大家和孩子们。

01

《我是XX生》

豆瓣评分:7.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都跟桃蛋妈一样,力气都在高考的考场上使完了。报志愿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凭借着主观印象,报了一个专业。

进去读了才发现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要么中途转专业,要么毕业后转行。

纪录片把镜头对准学校里不为人知的,或者是容易被误解的专业。

比如冷到极点的小龙虾专业,这个专业的孩子每周都要吃小龙虾,吃了一年都吃腻了。

比如殡葬专业,一进教室就是一个灵堂,还要学着给尸体化妆,吓人吗?

但因为足够稀缺,就业率1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给大家澄清误解的,比如天文学。

研究浪漫的星海是很多娃的梦想,但是真实的情况并不那么具有诗情画意,更多的是与公式和代码为伴。

再比如生态学,可能直接就把你扔西双版纳,大好的青春都献给了人迹罕至的小森林。

看完才知道,原来科学家还挺不好当的。

各种各样的专业,很多听都没听过,对于一个曾经在选专业时有遗憾的人来说,感受大概就如这条留言所说:

“如果那时我知道外面有这么多专业,我可能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了将来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去努力。”

02

《行家本色》

豆瓣评分:9.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家本色》算是NHK的王牌纪录片,自2006年开播以来,已经记录了300多位行家。

有女仆、作家、市川海老藏、妈妈桑、歌手,甚至辛苦营业的公务员熊本熊。

也许不管什么职业,到最后都不得不和现实短兵相接,工作变成了枯燥的重复,很难升职加薪,兴趣和进取心也逐渐被磨平。

但是,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每个人其实都面临着差不多的职场困境,你遇到的难题,大多数人也会遇到。

区别是,每个人对待困境的态度。

其中有一集,将镜头对准了日本大神级的编剧,阪元裕二。

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说几部日剧大家就了解了。

《东京爱情故事》是阪元23岁的作品,之后还有《最完美的离婚》、《mother》、《尽管如此也要活下去》、《四重奏》、《问题餐厅》......

他关注的对象是不起眼的小人物,让生活里的芸芸众生被看见、被理解。

“鼓舞活力值只有10的人变成100的作品有很多,但我想让那些是负值的人至少先达到零点,让-5的人变成-3,这是我的目标”。

阪元作品《四重奏》剧照

23岁以恋爱剧成名,一度经历了五年停笔的迷茫和21世纪前十年的瓶颈,终于凭借《mother》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派”道路。

关于创作,他并不迷信天赋。真正令他动笔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迸发出对美的意识,那必须是真正感知世界才能得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议国内的某些编剧们也好好看一看。

这部纪录片里还有不少大神,如《灌篮高手》创作者井上雄彦,《哆啦A梦》创作者藤子·F·不二雄。

看起来特别有代入感,当我们为精彩的漫画、电视剧啧啧称赞的时候,孕育它们的过程,并不那么地容易。

所谓行家,大概是天分和努力都缺一不可吧。

03

《不了神话宫崎骏》

豆瓣评分:9.1

“宫崎骏,”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大家印象中的宫崎骏,是一个满头白发、笑眯眯的老爷爷,正如他带给我们的那些美好的动画一样。

但这就是真实的、全部的宫崎骏了么?

不疯魔不成活,投身于工作中的宫崎骏,完全是另一种样子。

对待作品极其严苛,一个4秒的画面耗费一年的时间制作,一个毛毛虫转头的动作,他看一眼就知道:太像成人了,小孩子是不会这么转头的。

员工做出来的东西不能让他满意,他直接开骂:你活着都不动脑子的么?不行就别干了,快点滚蛋。

CG制作者做出了一段人体扭曲翻滚的动画,宫崎骏也毫不客气:我绝不会让这样的东西和我的作品发生什么关系,这些对生命有了极大的侮辱。

或许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年代,手工绘画已经显得落伍了,但是宫崎骏细致的观察力与对生命、对美的敬畏感,将永远是独一份的存在。

“拍电影就是为了传达世界的美,传达世界里未被觉察的美,我想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世界。”

早已经功成名就、享誉海外,但仍然在多次宣布退隐后,拿起画笔继续创作。

老爷子说,有趣的事我不想让别人做了,活着就要制作电影,就算是做到一半死了,也比在死之前什么都不做好。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桃蛋妈想起了袁隆平先生,90多岁依然在田间地头搞研究,别人问他苦不苦,他说:苦中有乐。

果然,真正的艺术家、科学家,都是用毕生时间来坚持自己所爱的事物的。

看到他们就觉得,能找到一件愿意投入全部生命和精力的事情是多么幸福。

04

《外科医生是怎样练成的》

豆瓣评分:9.1

相信疫情过后,每个人都对医生这个行业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4位医生,分别主攻胎儿专科、脑科、活体移植、以及儿童心脏。

第一集,主治胎儿专科的医生就为我们展示了他高超的医术。

一位妈妈体内的双胞胎共用一套血管,医生直接用激光切断了连接两个孩子的血管,让他们都能拥有自己的供血系统。

攻克疑难杂症,化解人间疾苦,医学科学家们功德无量。

桃蛋妈曾经采访过很多妈妈,有不少都希望孩子以后当医生,理由也很一致:不是因为这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希望孩子可以回报社会。

学医、搞科研投入巨大,在成为医生之前,需要多年的寒窗苦读,医学专业的学生经常自嘲,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纪录片里就有一位医生,从墨西哥农村来到美国,从底层的铁路打扫工到焊接工到主管,然后学英文,考上哈佛。

吃了那么多苦,一路逆袭,就是为了成为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医生。

这是一份具有责任感的工作,见惯了死亡,却不能对死亡麻木。

如何始终保持对医学的热忱,兢兢业业,奉献一生?

在选择这样一份伟大的事业时,我们的孩子真的想清楚了吗?

05

《拉姆斯》

豆瓣评分:9.2

迪特·拉姆斯,一个在设计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认识不要紧,来看看名人们是怎么评价他的。

无印良品的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称赞他:

“拉姆斯可能是第一个工业设计师,也是最后一个工业设计师。他是最早从事工业设计的人之一。然而,就在当时,他已经给了我们最准确的答案。”

乔布斯也曾经表示过:苹果的产品深受拉姆斯设计理念的影响。

拉姆斯有什么独特的设计理念?

less but better。少,但是更好。

看看深受拉姆斯影响的无印良品和苹果的设计,应该不难理解。

桃蛋妈不懂工业设计,但仍然被拉姆斯朴素的设计理念所感动。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同时也会是一个哲学家,一个美学大师,一个生态学家。

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能否封神,还真的得看思想境界。

06

《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豆瓣评分:9.1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很多孩子都想当网红,喜欢光鲜亮丽的东西。

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位行走在时尚圈的红人——街拍鼻祖比尔·坎宁安

比尔是纽约时报的一名摄影师,拥有自己的板面专栏“On the Street”以及“Evening Hours”。

他从六十年代起便一直沉迷街拍,并享受工作。

不管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只要着装出位有个性,比尔都乐于按下快门。

几乎所有的时尚界人士都认识并尊重这位摄影顽童,著名时尚杂志Vogue的女主编安娜·温图尔曾说:“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

然而,游走于浮华的时尚圈,比尔的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热烈。

他给杂志社照片,却拒绝接受支票;他说:我不收你们的钱,也就不用按你们的要求做。

已入耄耋之年的比尔,依然住在狭小工作室里,吃住都简单,还每天骑着自行车上街拍照。

比尔没有爱人,一生都献给了美。

有人说,如果比尔没有成名,那他现在的生活状态可以算做是穷困潦倒。

这也是抛给屏幕前的我们的一个拷问:如果理想没有实现,现实也并不尽如人意,那坚持理想还有没有意义?

看完比尔的生活,你可能会少了这一层焦虑。

不在乎成败,单纯追求自己的快乐,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

07

《大国工匠4》

豆瓣评分:9.3

这部纪录片对准了国内默默奉献的人们。

央视出品,每集3个匠人,每个人都从事着不为人知的行业和危险任重的岗位,平凡又伟大。

有的人靠手触摸能将安装缝隙控制在一根头发的1/50;有的人仅靠一只手也能成为顶尖焊工,焊接坦克车体;有的人常年徒手雕琢磕碰即爆高能炸药块体;

第一集介绍的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一直都是自己分装炸药,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修建川藏铁路时,山体蓄水在爆破之后大量涌流,彭祥华独自一人进入隧道进行第二次爆破。

爆破后,又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效果,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

看得人心惊肉跳,又肃然起敬。在单项技能上,这些工匠们都可以算作超人。

或许我们的孩子将来不会从事这些职业,但还是推荐一看。

正如网友所言:

看这个纪录片最大的欣慰是,这个国家有很多认真和坚守的人,让人起敬和惭愧。

尾声

进入全球化、智能化时代,未来的很多工作都会被AI取代。

但是,涉及到人伦伦理以及创新、想象、自我意识类的工作,AI很难替代人类。

所以,与其在试卷上计较一分两分,倒不如在更广阔的的领域提升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

另外,不管孩子学的是什么专业、技术,很多基本的能力都是通用的。

比如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领导力。

未来的智能时代,需要各个专业的跨界、合作。

记忆性、重复性的知识,其学习价值也远远地低于这些基础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和娃一起思考:我擅长什么,我喜欢什么,这个世界需要什么。

工作这项伴随我们终生的事情,关乎着我们的生活品质、人际关系、自我的认知。越早对职业有认知,人生路上就走得更稳,更远。

希望每个娃,都能认清自我,找到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