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

01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的小测验

“第一眼看到了什么?测出你的隐藏性格”

“拿手机的姿势,暴露你的内在性格!”

“测出你的性格主导色!”

很多人可能没把它当回事,不过试一试,玩一玩,确实挺有趣的。更重要的是,好像结果还很准!

“在他人眼中,你是外向、善于交际的;但内心深处其实藏着一个小心谨慎的自己”

“你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

“感到压力和紧张时,你会自我怀疑”

每出现一个热门测试,就会有爱智求真的小伙伴提问,

——“性格测试真的准吗?”

相应的回答呢,基本保持一致,

——“巴纳姆效应”

如此往复,几乎成了一个“传统”

这个“巴纳姆”,究竟是何方神圣?

02

一次成功的“造假”

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找了一帮人做心理测试。福勒告诉他们说,根据测试结果,我能“洞穿”你们的性格。

第二天,每个人都收到了自己的报告,其中最特别的一份大意如下:

“你希望被别人喜欢,却对自己很严格。”

“你有些小毛病,但一般都能弥补。”

“你拥有不错的潜能。”

“强硬、严格的外在掩盖着你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你有时候会质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

“你能够独立思考,不喜欢受到限制。”

“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

“你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之后,福勒让大伙给报告打分,看看准不准。结果呢?满分5分,大家的平均分4.25分。

100分的卷子,福勒考了85分,结果相当不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刚的报告之所以特别,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和今天的测试结果如出一辙,

——而是因为福勒只写了这一份报告,其他人的报告全是“复制粘贴”的,一个字都没改。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准呢?因为“笼统”。

每个人都有一些共通之处。如果你用一些普通、含糊、宽泛的词来形容一个人的时候,对方会很容易接受,并认为这就是在说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

并不是说福勒的分析错了,真正的问题是,这些分析对每个人都对。

(本来想找伯特伦·福勒的照片,结果竟然一张都没找到。图片中的人都不是他)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不是说巴纳姆效应吗,“巴纳姆”哪去了?

03

一个效应,两个“巴纳姆”?

如果你去查这个词条,会发现不仅有,甚至有两个: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肖曼·巴纳姆

这两个人里面,菲尼亚斯的情况清楚得多,他也是巴纳姆效应的“代言人”。同时,菲尼亚斯还是著名的马戏团老板,2018年上映的《马戏之王》就是根据他的故事改编而来。

(吐槽:图片搜索伯特伦·福勒”和“肖曼·巴纳姆”,几乎都是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照片!)

这个效应当然是被福勒率先提出的,所以“巴纳姆效应”也可以叫做“福勒效应”,但福勒当时并没有正式命名。

(Forer effect,个人觉得Forer译成“弗拉”可能更合适)

1956年,心理学家保罗·米尔(Paul Meehl)借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把福勒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之后,“巴纳姆效应”被广泛使用。

至于肖曼·巴纳姆,就很尴尬了。

说他没关系吧,在很多资料里都有他;说他有关系吧,不仅搜不到他的照片,且关于他的文字几乎都是这一段:

“正如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也有人说他是魔术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目前的推测是,肖曼·巴纳姆在自己的表演中运用了类似的原理,启发了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勒的故事还有后续。

公布真相后三个星期,福勒假装把实验记录弄丢了,就让大家把前面打的分再登记一次。对照之后发现,当时打了满分的人,有一半改成了低分,并声称自己之前就是这么打分的。

真相,有时候比谎言更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