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平民百姓,亦适用于帝王之家。在古代封建王朝,为了体现自己的孝道,继任的皇帝对于先皇的遗训都不敢不遵守,除了极个别昏君外,好面子的皇帝都不会公认违背先皇的遗训,否则被史官写入史书之中,背负上不忠不孝的罪名,那可就是遗臭万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好面子,乾隆作为一个好大喜功的皇帝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好面子的乾隆不仅每次寿宴都举办得极为奢侈,晚年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更是自封为“十全老人”。可就是这么一个贪图名声的皇帝,在他父亲雍正去世后,他却公然违背雍正遗训做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这件事就是——杀了曾静。

曾静剧照

有人或许会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国之君杀一个人有什么轰动的?难道这曾静还是什么身份显赫之人?其实曾静的身份并不显赫,反倒是一个地位卑微的穷酸秀才,但是这个穷酸秀才惹出的事情却挤身于雍正年间十大案之一,这便是著名的“曾静案”。那么这个案件是怎么回事呢?

曾静是清朝永兴县人,他自小就失去了父亲。长大之后,曾静也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渴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但是无奈多次落榜,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一个秀才。为了养家糊口,曾静就去私塾里给人教书,后来无意之中接触到反清义士吕留良的文章。看完吕留良的反清文章后,曾静对吕留良是崇拜得不行,简直就是当神一样了。心里汹涌澎湃的曾静决定要做一件大事,那就完成偶像未竟事业——反清复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留良画像

伟大的事业确定之后,曾静就开始为推广这个事业写一份宣传手册,于是他从“华夷有别”入手,洋洋洒洒写下了《知新录》一书。在书中曾静写到“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华之与夷,乃人与物之分界。”总之就是认为像满清这种蛮夷简直就不是人,不过样东西罢了,他们完全不配做华夏的主人这等于是骂了满清十八代了。同时为了证明雍正德不配位,他还一口气写下雍正皇帝的十大罪行,像什么谋父、逼母、弑兄、屠弟、好杀、淫色等等,反正怎么难听就怎么写。写完之后,曾静就拿着《知新录》不断向人宣传他的主张,号召大家一起动手推翻清朝的统治。

在曾静大力的宣传下,不少人都觉得雍正这家伙还真不是啥好人,确实不应该当皇帝。但是这些被鼓动的老百姓就算是想支持曾静也没实力啊!于是曾静想了想,要革命还是得有武装力量才行,然后他脑袋一拍,决定去说服一位叫岳钟琪的将军。在曾静看来,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那他必定是忠于汉族,肯定愿意支持自己推翻满清蛮夷的事业,而且岳钟琪在大将军年羹尧被雍正处理后接任陕甘总督,不仅拥有实权,还很有实力,简直就是绝佳的笼络对象。

岳钟琪

于是曾静派出自己心腹学生张熙送去书信,力劝岳钟琪反清为明朝复仇。岳钟琪接到曾静的书信后整个人都懵逼了,毕竟岳钟琪此时正官运亨通,前途似锦,更深得雍正的厚爱,他才不管什么华夷有别,反清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辈子都不可能反清。于是岳钟琪反手一个举报,将曾静逮捕起来,并将此事告知了雍正皇帝。

按理来说,曾静犯下的是株连九族谋逆大罪,他是必死无疑了。但是雍正在了解曾静这个“喷子”后,他反倒觉得可以趁机解答民众心中的疑惑,从思想上说服那些企图反叛的人。于是他故意将罪名全部推到了吕留良的身上,认定曾静是被蛊惑的可怜虫,并针对曾静下的“十大罪状”逐一反驳。

雍正剧照

曾静本来就是头脑发热才去搞“反清复明”,现在见到形势不对,立马就怂了,反转枪口对准吕留良,并且写出《归仁说》一书大力歌颂满清。于是雍正派人将曾静案一切记录在《大义觉迷录》中,并让曾静前往全国各地现身说法,宣扬雍正皇帝的功绩,宣传清朝的仁政,消除全国人民的反清情绪。且由于曾静的“浪子回头”,雍正不但没有砍他的头,还将他好生优待,锦衣玉食的养着。后面为了防止自己的大孝子乾隆砍了曾静,还特意叮嘱乾隆不要杀曾静,毕竟曾静可是推广雍正“满汉一家”政治主张的门面,这么好的一个工具人,杀了多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驳曾静书

既然乾隆当初答应了雍正不杀曾静,为什么雍正去世反倒违背了承诺呢?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曾静的作用已经不存在了。不得不说乾隆是真的有一个好爹,雍正生前几乎给他搞定了一切,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国库充盈、百姓安居,无论是钱还是权都弄好了,乾隆接过来就是一个大好局面,只要不瞎搞基本是没问题的。

乾隆画像

乾隆时代的政治气候已经不一样了,满清不再需要摆样子笼络汉人士绅群体,乾隆需要做的是大杀特杀以示皇家威严不可侵犯。于是作为工具人的曾静再次被拉了出来,作为乾隆新宫上任的第一把火,曾静直接就被乾隆以“诽谤先帝”的罪名与同伙张熙一同凌迟处死。

资料参考:《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