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活跃在蒙古高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北周、北齐时期,突厥趁着中原内乱,屡屡劫掠中原。但是隋文帝即位之后,他决心果断出击,消灭突厥。

于是他派长孙晟以使者的名义去出使突厥,探查突厥的虚实,同时离间突厥贵族。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而东突厥位于中原正北方,因此对中原的威胁最大。

公元630年,唐太宗派大将李靖灭掉了东突厥,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灭掉了西突厥。唐朝的势力范围北达贝加尔湖,西至葱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突厥汗国虽然被灭掉了,但是突厥作为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民族,他们的人口基数还是相当可观的,这也就使得突厥的生命力极为顽强。表现出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头。

从679年10月开始,被安置在漠南单于大都护府辖下的突厥降部就断断续续地进行叛乱,这些突厥部众拥颉利可汗的同族之子阿史那伏念为可汗,但被唐朝派名将裴行俭镇压下去。

裴行俭文武全才,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的道理。于是他实行反间计,让阿史那伏念绑了另一个反叛头目前来投降,裴行俭因此饶了阿史那伏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回到长安后,权相裴炎嫉妒裴行俭的功劳,说动唐高宗把阿史那伏念杀了。唐朝的这一举动让突厥人意识到,即使投降也是死路一条,那何不如继续造反?

于是公元682年,阿史那伏念的余党阿史那骨咄禄、阿史德元珍召集逃亡分散的叛乱分子,占据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反抗唐朝,骨咄禄自称可汗,建立了东突厥汗国。

为了将这个“突厥汗国”和之前的东突厥汗国区分开,史学界将其称为“后突厥汗国”。后突厥汗国的出现,使得唐朝刚刚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安定局面,又不得不面对烽火连天的战争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691年,骨咄禄病死,他的弟弟默啜自立为汗。与此同时,中原地区,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则天为了巩固统治,杀了不少忠于李唐的大臣,同时用严刑峻法来恐吓正直的大臣。但是武则天并不昏庸,面对外敌,她并不畏惧。

公元694年初,默啜率众进犯灵州,大肆屠杀。武则天派18名将军令汉蕃步骑讨伐默啜,只不过默啜先行退兵,唐军劳而无功,只能班师回朝。

695年10月,默啜又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武则天大喜,册封其为最高武职左卫大将军。但是默啜可不是真心投降,他只是鉴于后突厥现在的实力太小,因此先虚与委蛇,积蓄力量。

公元696年,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反叛,默啜看到了潜在的机会。于是他上书武则天说:“我愿意当您的儿子,请国家把河套及其以南的突厥降户放还给突厥,我愿意马上率兵马为国家讨击契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则天没看出默啜的狼子野心,竟然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使者册封默啜为迁善可汗。但是将已经投降的突厥人返还给默啜,无异于是为虎添翼。

默啜平定契丹后,又继续进攻抄掠灵、胜二州,杀人放火。突厥进攻灵州时,押着被俘的唐朝凉州都督许钦明,想让他劝告守城将士投降。

许钦明到灵州城下大声呼喊,向守城将士要良酱、精米和墨,意思是让城里选良将精兵趁黑夜突袭突厥营地,可惜城里人没有明白他的隐语。

公元698年6月,武则天让他的侄孙武延秀去突厥娶默啜的女儿做妃子。他派使者带着大量聘礼去突厥,结果默啜轻蔑地说:“我女儿是要嫁给李唐皇子的,你却送了个姓武的来,这是皇帝的儿子吗?我突厥世代降附的只是李家,听说他家被消灭得只剩两个儿子了,我就要带兵拥立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默啜就把武延秀关押了起来。接着,默啜率领10万大军进攻武周。默啜一直打到了定州,并大肆劫掠、杀害百姓。

武则天命令狄仁杰领兵10万出击,但是默啜又是先一步逃跑,唐军无功而返。

公元699年,默啜任命其子为拓西可汗,将军事活动重点放在了西域的扩张上。对此唐朝不能置之不理,702年,武则天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然后联络草原突骑施等部落联合向突厥作战,一度令默啜疲于奔命。

正所谓盛极而衰,默啜晚年时期,脾气愈加暴虐,后突厥北部众叛亲离。公元716年,默啜遭九姓铁勒的拔曳固部伏击而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默啜死后,后突厥内部因为争夺汗位,动乱不已。最终毗伽可汗即位,毗伽向唐朝求和,唐朝应允。

此后二十多年,双方都平安无事。但是毗伽可汗死后,后突厥内部再次大乱,唐玄宗抓住机会,联络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突厥的部属,一起进攻后突厥。

回纥在这场战役中几乎是充当了主力,公元745年,回纥怀仁可汗攻杀了突厥最后一任可汗——白眉可汗,将其头献于长安。

后突厥共存在了63年,起因是因为唐高宗听信谗言杀死了投降的阿史那伏念,引起突厥人不满。随后的武则天时期,女皇武则天对外政策不明智,导致后突厥一步步做大。

最终还是唐玄宗趁着后突厥内乱,以最小的代价联合回纥攻灭了后突厥。但是虽然后突厥被灭了,但是回纥人也在此过程中壮大了实力,而唐朝对漠北、西域的掌控力也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