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安徽蚌埠张公山动物园,一饲养员在工作时被老虎攻击身亡;25日,河南淅川丹江孔雀谷,一饲养员喂养老虎时被咬伤,不治身亡。

近日,在黑龙江伤人后被擒获的野生东北虎(被命名为“完达山一号”),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之后,被放归山林。

最新消息表明,戴上了卫星定位项圈的“完达山一号”,已经“闲逛”到吉林境内,当地已经做好了处置预案。

我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只有50只左右,极其珍贵。对一头贸然闯入并伤人的东北虎进行“宽大处理”,既反映了当地的应急处置能力,也体现了生态理念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无论是杭州出逃的豹子,还是在河南出逃并被击毙的老虎,就没那么幸运了。

媒体报道称——

5月25日上午,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上集镇丹江孔雀谷发生一起饲养员喂养老虎时被咬伤、两只老虎跑出铁笼的突发事件……在从外地紧急调运麻醉枪过程中,老虎已变得十分狂躁,表现出明显攻击人的倾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得到批准后,决定击毙老虎。

当地相关部门解释了击毙老虎的理由,比如事发地距离县城只有6公里,危险性大,等等。

即便理由充分,此事也令人难以释怀。都是老虎,同样伤了人,为什么野生的“完达山一号”就能优哉游哉回归山林,人工饲养的两只老虎却是“被击毙”的命运?

同虎不同命,问题出在哪里?

表面看,出在应急处置环节。如果河南当地对付老虎有黑龙江的水平,结果当不至于此。但这种假设对河南并不公平,毕竟河南基本不存在出现野生老虎的可能,应急手段无法和东北相提并论。

更深一点想,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下令开枪的管理者很可能成了“背锅侠”。试想,如果景区养的老虎不出逃,会酿成这么大的乱子吗?

饲养猛兽作为景区卖点,并不鲜见,除了景区,其他部门基本不会(一般也不允许)饲养猛兽。景区没有充足的应急措施,指望公安、林业等部门来“应急”,实在勉为其难。公安、林业、消防等部门的经费,首先要用在和民生关系最紧密的方面,如果把大量物力财力用在概率极小的个别突发事件上,岂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景区作为饲养猛兽的受益者、管理者,同时也是直接责任者,有做好防护、完善应急措施的义务,责无旁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看到的却是:杭州的动物园,3只豹子轻松出逃,其中1只至今下落不明;河南这个景点,两只老虎伤人后“越狱”,最终惨被击毙……

幼儿园小朋友如果听说了此事,不知还有没有心情唱《两只老虎》?

同虎不同命,根子上的病,出在“人工饲养猛兽”环节。不管饲养者是为了经济利益,还是为了“绿水青山”,客观上都为生态恢复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近距离观赏猛兽、亲近大自然,对人们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但猛兽就猛兽,不会因为饲养久了,就变成小狗小猫,何况还有很多饲养单位在进行猛兽的“野性恢复”训练。漠视猛兽的危险性,很容易出问题。

饲养者不仅有“管理义务”、严防猛兽出逃,还有“应急义务”,要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要有充足的应急设备,还要经常演练。这种“不得不从外地紧急调运麻醉枪”、最终无奈击毙老虎的情况,不能再出现了。

#3天发生两起老虎咬死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