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下,长三角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地位更加突出。2020年长三角区域GDP总量超过24万亿元,占全国的比例由2018年的23.49%提高到24.09%,一个寻求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合作与竞争相互促进、集聚与辐射相辅相成的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描绘的蓝图,三省一市先后出台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长三角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协同共建已实现突破。在协同创新网络建设方面,长三角正在稳步推进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积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在长三角布局12家分中心,共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重大科学装置19个、科学仪器35493台(套)。

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科创板和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有效引导科技企业跨区域股权交易与战略合作,并形成一批跨区域联动的企业合作项目等。

在交通基础设施共建方面,第一批17条断头路项目已开工建设14条,杭黄铁路、沪通铁路一期等一批铁路建成通车。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等合作加快推进。

在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方面,联合水污染执法检查,共同编制长三角区域水、大气污染防治协作近期重点任务清单,探索太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太湖淀山湖湖长协作机制规则、联合河长制、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等。

与此同时,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也在改革创新,由原先的“三级运作、统分结合”转变为“上下联动、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各负其责”机制。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长三角主要领导召开专题视频会议,研究建立“健康码”互认通用、产业链复工复产协同等“7+5”项工作机制和协同事项,共筑联防联控防线,搭起复工复产协同平台,上海共协调300多家本地企业复工或优先保障供应,为苏浙皖三省提供产业链配套;苏浙皖三省共协调200多家当地企业复工,为上海提供产业链配套。同时,探索建立一批专业联盟,设立若干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公众共识。

发展成效显著,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推动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与世界级城市群地位相比,发展水平、质量依然有差距,创新能力差距更大。长三角每平方公里经济产出为970万美元,仅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1/10、英国中南部城市群的1/4、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的1/3。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支撑不足,原创研究弱;可以转化的科技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仅10%,而发达国家达到40%。

(二)一体化产业分工机制尚未实现。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分工逐步明晰,产业发展区的行业及产业链的市场化分工机制尚未形成。各地“十四五”规划均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相似度高;一些大城市提出“几大产业链”的自成体系,高位城市低配产业,既挤压了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也使大城市功能难以提升。

(三)一体化的共享效应没有充分体现。公共资源和重要政策集中于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开放与合作的一体化特殊政策几乎都集中在上海。过去10年,30%的新增执业医师、超过一半的三甲医院集中在沪宁杭合。2009年到2020年,长三角常住人口增长近1600万,其中55%在沪宁杭合,95%在中心区27个城市。县、镇以及生态保护区发展动力较弱,发展活力不强。

(四)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进入利益深水区,生态补偿及利益平衡机制亟待完善。为维持和保护流域的水量水质,“谁破坏,谁修复”规则基本在运行,但“谁使用,谁付费”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太湖流域跨区域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现实中协商沟通依然不够顺畅,新安江第三期生态补偿进展也相对滞缓。水资源共享和上下游环境联防联治等利益分担测算和平衡机制相对缺失。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合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跨界园区和创新飞地发展良莠不齐,不顾互惠互利原则强制推动合作的状况仍时有发生。

三省一市还需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探索协调、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发展,为全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陈雯 孙伟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