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荆州,几十万大军兵临江东。在曹操巨大的军事压力面前,割据江东的孙权集团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以孙氏元老张昭为代表的士族主张向曹操投降。孙权虽然不想投降,但却一直无法下决心抵抗曹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鲁肃对孙权说:“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听完鲁肃的话后,孙权便下定决心抗曹。

那么鲁肃为什么能帮助孙权下定决心抵抗曹操呢?

鲁肃劝说孙权下决心抗曹的确实非常有水平,最厉害的地方有两个:第一是从孙权的利益和性格出发来论述抗曹的必要性;第二是以自己为例揭露了“主降派”的真面目,打击“主降派”论点的合理性。不过有道理并不等于能说服别人。

但奇怪的问题也就是随之而来,在江东众多大臣之中,鲁肃的地位不是最高的,论士族身份,鲁肃也不是江东士族代表,那么鲁肃为什么站在了孙权的角度去思考,并且鼓励孙权积极对抗呢?

若只是单纯地认为鲁肃胸有大志或者是忠诚可嘉,这是不符合现实角度的,或者说这不是主要动机。而这背后一样是牵扯到了孙家和地方豪强的争斗,以及混杂在其中的鲁肃等人的投机战边。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是东吴臣子赵咨说的:“吴侯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其中提到了两个人物,分别是鲁肃和吕蒙,而且还交代了两人的身份背景,鲁肃是出于凡品,吕蒙是出于行伍。

我在很多文章当中都提到了想要了解三国,就不能不了解一个隐藏群体,那就是豪强。其中士族属于豪强的一种,但是豪强却不一定是士族,这也就造就了豪强里也有三六九等。上等的自然是世家大族所形成的豪强,其次则是有名望有实力的豪强,最后则是如同曹操宗族里的谯县豪强。简单区分就是上层豪强都是文化人,不是四世三公就是经书传家,次等的则是祖上未曾有过三公,可能只是太守或者是地方官员,但是也延续了好几代人,也就是没有四世三公,但四世太守是存在的,这也就形成了第二类豪强,略次于一等,而这类人就被称之为凡品。

在《吴书》当中也能对鲁肃的身份佐证,鲁肃年轻时好侠放任,所以周边的父老乡亲也是对鲁肃嗤之以鼻,说“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从这里也能读取到有用的信息,那就是鲁肃祖上是士族,但逐渐衰微,到了鲁肃时期则是有钱但没有权势了。而像是鲁肃这样的人物在当时属于有品第,但不高的情况,故而称之为凡品。

了解了鲁肃的身份之后,自然也就能理解鲁肃的个人意愿。在看重出身门第的东汉时期,朝廷官员的任命权几乎掌握在士族手中,而像鲁肃这类的凡品则是不入流,无非是成为一些小官职。这也就形成了类似鲁肃等豪强的不满(代表人物还有徐庶),所以对东汉朝廷的忠诚度几乎为零。那么想要改变这一格局,最好的办法是建功立业,或者是改朝换代,但机会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摆在鲁肃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自己打江山,第二个则是跟随他人打江山,然后混一个从龙之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肃选择了后者,这么一来也就能明白为什么鲁肃第一次见到孙权,就会说“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可见在鲁肃的心里东汉朝廷早已经没有了,只不过是曹操在张冠李戴,披着东汉的外衣。于是乎鲁肃进一步建议孙权割据江东,讨伐刘表进而南北对峙,最后建号称帝,而这也是著名的榻上策。

所以鲁肃的理想和士族不一样,并未想过要拯救东汉于颓危,而是要添上一把火,彻底断绝了东汉的兴复希望。所以鲁肃更为现实,但也更为实际,而这也是鲁肃改变自身命运的做法。

所以再来看待赤壁迁徙江东众臣们的态度就能理解为什么周瑜和鲁肃支持力战,而其他士族则是支持投降了。在儒学思想里士大夫的血液流淌的是正统概念,而这一点在孙策下江东的时候体现得最为明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诸多淮泗名士都选择投靠曹操而不是孙权的原因,另外像是江东本土士族,也都是在期待着曹操的解放,认为孙氏是鸠占鹊巢。

但正如鲁肃所说的一样,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士族投降了曹操都没有问题,但是孙权投降了,恐怕是尸骨无存。因此为了理想,也是为了要实现孙权的大业,鲁肃要坚定地支持孙权抗曹。而且再来看看周瑜的身份,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是鲁肃和周瑜,《三国志》里记载“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周瑜算得上是正宗的士族,但奇怪的是他为什么又要和鲁肃一样,支持抗曹呢?其实这也是周瑜的武人豪强体现,周瑜在史书的评价是“公瑾雄烈,胆略兼人”,这也是与我们所了解的周瑜形象很不一样。

周瑜属于抛弃了自己的士族身份,转而去跟随孙策,这也就使得周瑜站在了和鲁肃一样的角度上。而且周瑜远没有那么简单,试想能在年轻时就看中孙策,并且与之家族交好;在看上庞统之后,直接逼迫效力,这样的权谋和性格,怎么会甘心看着孙权投降?所以赤壁前的江东争夺战,只不过是两方势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