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初,厦门工程机械厂(现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利润比前一年增长115.1%,一年可为国家“再建”一个厦门工程机械厂。这个厂的1700多名职工,是怎样在不到60000平方米的厂区内,创造出如此显著的经济效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提高产品质量、产品水平和产品产量,加紧对原有设备的改造、更新。对有些老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工艺改革,对有些老设备则改造成专用机床。当时铸造车间的无芯感应电炉,是全厂唯一的炼钢设备,已经运行20余年了。电炉小组的工人结合本厂生产实践,学习采用先进技术,在老设备上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其中包括三相电容器回流牌线路接头的更新,自动抽水控制自动烘炉器的改装等,通过这些技术改革措施,电炉返老还童了。几年来,依靠这台老电炉,满足了装载机铸钢件生产成倍增长的需要。

——积极向银行申请小额技措贷款,增添生产急需设备,当年贷款,当年偿还。增添的这些新设备是生产急需的,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的,而且能迅速收回投资的。例如,一车间加工箱壳体,原设备陈旧,效率低,质量差,用小额技措贷款添置一台龙铣床后,以铣带刨,工效提高三倍,加工精度超过设计要求,投产几个月就收回了投资。几年的时间,这个厂先后利用小额技措贷款及自筹资金,添置各类设备100多台,其中很多是工艺、技术先进的新型设备,适应了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道路。原来大而全的一个金工车间,后来按照功能专业化划分成了四个金工车间;原来隶属金工车间和冷作车间的热处理、热锻,也按专业划出,独立管理。这里有两个数字:1979年一个批量装载机生产周期45天,而1982年一个批量生产周期只需35天,非常能说明专业化生产的优越性。该厂专门成立了外协部门。他们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界限,与省市内外的30多家工厂企业协作联合,扩散装载机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既解决了一些兄弟企业“吃不饱”的问题,又填补了本厂加工制造能力不足的短缺。有些零部件,由协作加工发展为购买零部件总成,质量好,成本低,比本厂加工合算得多,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