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荷塘月色》,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不是不只有凤凰传奇?想一想学生时代要求背诵的课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是不是还让大家记忆犹新?提起朱自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若要再提起鲁迅,想必大家更不陌生了。这两个人可以说都是民国时期的大文豪,名气自然不必多说。

两人一个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一个是清华大学教授,即使两人相差十几岁,但是交集应该也不会少,但是偏偏很少有两人的故事传出,甚至鲁迅先生葬礼的时候,社会各界人士都前去吊唁,却没有见到朱自清的身影,这就让人很意外,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先生作为民国时期的“怼人达人”却没听说过他怼朱自清,而朱自清也很少提及鲁迅,不曾参加鲁迅先生的在葬礼,却两次进清华悼念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朱安,这到底是为什么?

朱安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妻子,是被家人包办的婚姻,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鲁迅先生对她也没有感情,两人成亲三天,鲁迅先生便去了日本留学,朱安在家照顾鲁迅先生的母亲。

后来鲁迅先生回国后与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并育有一子,但是始终没有与朱安离婚,因为他知道,朱安是那个封建时期的女人,如果她失去了名分,根本不可能自己存活下来,那个时代的女子,就是这般悲哀。

而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比鲁迅先生小了17岁,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来一家迁居到扬州。对于朱自清频繁悼念朱安的事,很多外界学者挖到了背后的很多故事。

朱安是朱自清的远方姑妈。朱自清出生在江苏,鲁迅老家在浙江,自然朱安也在浙江,都不在一个省的两个人,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怎么会有亲戚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朱自清日记》中1936年9月6日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访鲁迅太太,借二十元……”这里的鲁迅太太自然不可能是许广平,而朱自清能开口向朱安借钱也可见两人关系并不一般。

而在朱自清留下的提及鲁迅先生不多的文字记载中,人们依然发现了端倪,朱自清对《两地书》评价很低,要知道《两地书》是许广平整理的,多半是她和鲁迅先生的书信琐事。而朱自清在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对鲁迅先生冷落朱安的不满。

而能被书面记录下来的,鲁迅先生和朱自清的交集也不多,仅仅三次见面而已。

第一次是在1936年的时候,朱自清去了上海,听到消息说鲁迅先生也到了上海,文学研究会的人准备请鲁迅先生吃饭,便也叫上朱自清。朱自清喜欢鲁迅先生的《呐喊》,能见到鲁迅先生他也是很开心的。

那天去的人很多,当地有名的文人作家都去了,就摆了两桌宴席,但是朱自清和鲁迅先生并没有坐在同一桌,而是和叶圣陶等人坐在了另一桌。

根据朱自清的记载,那天鲁迅先生一桌聊得很开心,他们一桌聊得也很开心,但是两桌人的交流并不多,朱自清也没太听到鲁迅说了什么。

后两次见面是在北京,鲁迅先生的母亲去世,鲁迅先生去奔丧,当时朱自清已经在清华大学教书。同事们听闻鲁迅先生回到北京,就希望他能来清华大学做演讲,便让朱自清去请鲁迅先生。

那是在1932年的11月份,朱自清先后去了两次,一次是在24日上午,一次是在27日下午,但是鲁迅先生都没有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在朱自清的学生吴组缃回忆起那件事,“朱先生满头汗,不住用手帕抹着说:‘他不肯来,大约他对清华印象不好……’”

在鲁迅先生那里碰了钉子,但是朱自清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也并没有就此怨恨鲁迅先生,而是和他保持着严肃的距离,彼此不往来罢了。 

说白了,两人之间有隔阂最大的原因就是两人的三观不同,文章风格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这两人若是真坐在一起讨论起来,那大抵就是针尖对麦芒,因此两人都很清楚,与其争锋相对,不如互不干涉。

朱自清性格柔和,待人宽容,文字风格上也是谨言慎行,与人为善。但是鲁迅先生就是嫉恶如仇的性格,怼完这个怼那个,文风极其犀利,很多人对鲁迅先生都多多少少都点恐惧。

朱自清写的多是抒情、叙事、随笔,对人生的思考。但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一把刀,总要刺穿当时社会上有些人的真面目,是一针见血地揭露。

这样的两个人在文风上就做不到互相认同。

朱自清是一个适合专心搞学术的人,他加入文学研讨会,创办诗刊。但是鲁迅先生就喜欢针砭时弊,讽刺当时的社会情况。

因此不同的三观才是两人交集不多的最重要原因。

事实上,依据两人的关系和两人的名气地位,本应该有更多的交集。但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为了他们两人之间最好的距离。

事实上,没有什么样的三观是真正正确的,或者说,真正正确的三观是能包容下一切三观的三观。而在这方面朱自清和鲁迅都不是小气,斤斤计较的人,并没有想要将自己的三观强加到对方身上。

或许鲁迅先生看不上朱自清的文风,也或许朱自清对鲁迅先生保持着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他们两人关系如何,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星,各有各的价值,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