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也不为过。家长们在孩子的成绩上帮不上忙,最后能指点江山的部分也就是志愿填报了,事实上,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也确实该参与。

不过真实情况是,多数人不知道该报什么专业,家长也不清楚未来孩子适合学什么,这时候所谓的理想专业大都不太理想。

要是能先入学一阵再选专业该多好,我相信肯定不止有一个考生或家长想过这个问题,而如今,它来了。按大类招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按大类招生”具体是啥意思?

“按大类招生”可能是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概念,很多没经过高考的学生家长是不太清楚具体含义的,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说说啥是“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是这几年许多高校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一项教学改革,目的是帮助考生可以选择到更合适的专业。

简单来说,按大类招生的含义就是把一些相关的专业的放到一起,算作一个大类,然后通过这个大类来招生。

之后通过这个大类入学的学生暂时不会细分专业,需要一起学习通识课程一年,有的学校是两年,之后从大二或者大三开始再细分专业。

这样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考生对自己原本的目标专业会有更好更深层次的理解,加上人也成熟了,再选择专业时会更理智,不至于盲目报考。所学专业更可能是自己喜欢的。

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好处是什么?

按大类招生对于学生的益处是最大的,可以让学生在通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之后,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目标专业,确实自己的“真爱”专业,选到最心仪的专业。

客观上的优势也非常明显。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因此高升了,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的选择范围,让考生把选专业这件事更深一步的细化,报考会更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还能减少考生志愿填报时的盲目性。很多考生选择专业时都比较盲目,不一定清楚自己所选专业的未来就业前景和方向。

大类学习期间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下目标专业的前景和就业,之后再做出详细选择时也能更精准,更靠谱。

最后,对于一些能力强、善于总结融会贯通的考生来说,大类招生的另一个优势显然为他们量身打造,通过最基础通识课程,他们之后很有可能融会贯通,成为复合型人才。

通过按大类招生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培养相关行业人才,也能让考生更进一步地认清自己,选择出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无论是对于学校、学生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更有益处。

“按大类招生”的具体方式有哪几种?

不同学校的“按大类招生”并非仅仅按照院系大类划分,不同的高校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样,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按照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来招生。这是比较流行也被大众采纳接受的打来招生方式,毕竟这样招生的方式专业具有学科相近性,通识课教育时会更方便。

二是按照院系招生,这也是很多高校在第一次尝试大类招生时会使用的办法。简单粗暴,但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之后细分专业时也更方便,怎么分都是一个院系的学生,省事不麻烦。

学生在通过最初的通识课程对未来的专业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更靠谱、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后就是各种“实验班”、“基地班”等小班的招生模式了。这样的模式存在很多久了,多大是一些一流高校会实施,比如北大、浙大等等。

当然,并非所有实验班都是按大类招生的,有的高校实验班是考生入学后再考试选拔出来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

选择报考按大类招生的高校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你得清楚的知道,不是所有高校的大类内专业设置都是均衡合理的,如果一个大类里有一两个专业超级热门,剩下的专业都比较冷门,那这个大类的报考热度会很高,竞争很激烈。

其次,即便你按照大类报考了,但未来细分职业时,你也未必就能走上自己心仪的专业,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考核,对于专业目标清晰地考神来说,按大类招生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报考不同的学校的大类招生时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大类中包含的专业,不同的高校同样的大类包含的专业可能也不同,如果对某个专业志在必得,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别报错了。

最后,好好了解一下目标高校大类之后分专业的具体条件要求,比如是通过考试看成绩学生自主选择,还是学校根据通识课的科目成绩综合考量等等,清楚规则才能更好地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