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21年始 第 24 篇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钱是万万不能的”,每个人都会与钱打交道,小到日常消费、大到买房理财,近到工资缴税,远到出国游玩或者贸易的汇率,这些都有经济学的知识。

可以说经济学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们却不怎么了解它,因为读懂它需要一定的门槛。

罗翔教授用张三的各种离奇的遭遇,向大众普及了法律知识,郭凯则通过王二的各种身份切换,把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讲给大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教授评价说,“很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也未必全搞得清楚答案,更别说给普通老百姓说明白了。郭凯却用王二的故事,轻松地说清楚了。郭凯具备那种洞穿池底的本事。”

那么,得到姚洋教授如此高评价的郭凯,是何人?

他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曾就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之余撰写经济评论屡屡见于《瞭望东方周刊》《华尔街日报》等报刊网络。

故事里的王二,既可以是佃农,也可以是创业的小企业老板或者写字楼里的小白领,他是我们大众中的一员,他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郭凯就通过这些故事,把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呈现出来。

读王二的故事,也是在读我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秋单位发月饼,该不该缴个人所得税?

2011年中秋节,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各单位发的月饼也要和其他工资收入一样缴纳个人所得税。

“月饼税”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各种讨论,月饼本身收过增值税等,再缴所得税是不是双重征税?税负是不是太重了?

然而,在小企业家王二的故事里,事情并不是这样。

王二开了一家公司,员工几十人,他是个诚实的好老板,公司赚钱了就给员工发奖金,过节也要额外发过节费,自己收入高,所得税也按45%缴纳。

遵纪守法的王二却是老板圈里的笑柄,因为没有别的老板会这样做。经他们传授,王二开始合理避税。

首先,坚决不给自己发工资,但是全家的开支都从公司支取,这样原本高税基的个人所得税就避免了,而且自家的开销作为公司成本,降低公司利润,公司的缴税也减少了。

其次,员工的过节费,能发东西尽量发东西,带员工出去旅游,或者购物卡,总之不发现金,会计处理时可以不体现工资收入,既增加公司成本,又能减少工资利润。

结果看起来员工受益,但最大的好处还是给王二拿走了,老板和员工的收入差距一下子更大了。

这样看来,给月饼征税也没有那么不可接受了。

如果我们能想到这一点,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常识。然而,郭凯的经济学解释还没有结束。

月饼税的本质是,该不该对实物福利,或者说非货币福利征个人所得税?从公平的角度说,应该征。

第一点原因,不对实物福利征税是对依法纳税的公司和个人的不公平。故事里的王二成为笑柄,就是因为他没有钻大家都钻的空子。

如果不对实物福利征税,对于那些照章办事、发现金福利的企业来说,他们的税收负担会更重一些,企业的效益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社会奖励的不是效率,而是各种钻空子的人。

对国家而言,要想取得一定的财政收入,就会不断地抬高税率,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点原因,不会实物福利征税,会造成收入分配更大的不公平。故事里员工看起来获得了福利,但王二的收入增加的会更多。

效率和公平,是我们追求的两个目标,社会的发展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公平”,公平成为现阶段更重要课题。

如果不对实物福利征税,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月饼的问题,对企业主可能就是房子、车子和奢侈品的问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面上看,月饼只是个小问题,但月饼背后是实物福利的征税问题。但是如果所有的实物福利都要缴税,那么端午的粽子、春节的烟酒米面,这些都应该被纳入,整个体系会变得复杂又繁琐。

让利于民,郭凯提出了更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们现在所在做的:免征额提高一点,或者税率降低一点。

从月饼税引发的讨论里,“抱怨税重,可以。抱怨月饼税不合理,没道理”,郭凯给出这样的结论。

“学者有很多种,郭凯不属于书斋里的那种”。

郭凯既能够从月饼表面看到税收体系的公平问题,又能通过企业主王二的故事讲明白为什么应该征税,看透本质,还能深入浅出地讲出来。

“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知识本就应该用在工作和生活中,而不是将之束之高阁,任由知识蒙尘。知识可以更新,但学到的才是自己的。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行为,行为背后会有经济学的知识,王二代替我们成为故事的主角,那我们为什么不读读王二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