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薅草薅到赵家梁,日落西山齐发忙;只有一个懒小姐,给锄头把儿在喂乳。”在甘肃省陇南康县山区的田野间,人们常常可以看见敲着锣鼓唱歌的动人景象。阵阵欢歌笑语伴随着银锄飞舞,颇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康南人的锣鼓草。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薅草歌,是一种流传于康县康南地区田间地头,类似于劳动号子,但又比一般的劳动号子更具有表演性的一种传统劳动歌舞艺术形式。

“锣鼓草”相传已有二三百年历史。过去,每年到锄草季节,农民们互相帮助,进行变工,为了活跃大家的劳动情绪,鼓励干好活,人们按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总要选出能说会唱歌的人,或专门请来有名的“唱家”当“歌郎”,为锄草的乡亲们演唱。解放后,实行了合作化,社员多是集体劳动,这样,唱“锣鼓草”的风气就更为普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锣鼓草”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不一样的传说。一说:很早以前,百姓上奏玉皇大帝,要求关心农事,体恤民情,玉帝给百姓赐了一锣一鼓,让他们到田地间转悠,敲打锣鼓就没草了,百姓们照此去做,果真灵验,凡锣鼓响过之处,杂草枯死,禾苗茁壮。后来,为了消灭草荒,争取丰收,民间就出现了“打锣鼓草”。另一说:在清代末期,一路太平军路经康南,部分伤残体弱的士兵,留落休养,从此便在康南安家落户,世代生活于此。由于康南地广人稀,农田草荒严重,为增加劳动效率,互相帮助,便形成了“鼓锣草”这一劳动习俗。

“锣鼓草”的演唱形式是由两个“歌郎”在锄草人群的前头或地边,敲打着锣鼓又说又唱,内容丰富,音调动听。具体演唱形式是人们刚刚到地时,歌郎先咏诵“歌头词”,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或别的四言八句。诵完后,就敲打起锣鼓,唱了起来。其唱词内容很丰富,有传统歌谣,诙谐逗趣歌,也有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笑话,这些一般称“唱古今”“唱诗文”。另外,歌郎也常常根据眼前的山水风物,劳动情况等,即兴编词演唱。

由于歌郎是出口成章的编词天才,词句流畅押韵、诙谐风趣,所以总惹得乡亲们哗笑不已。特别有意思的是,“锣鼓草”中有号召、鼓励、批评、表扬之类的歌儿,如有的人上工来迟了,歌郎就会善意挖苦地唱几句:“来倒来得早,路上耽搁了,碰上蚂蚁子搬家,它要叫我背娃娃,娃娃也没背成,耽误了我来上工。”这样一唱,逗得大伙哈哈大笑,实际上也起了批评作用。有时对劳动质量,也用歌儿提醒和指导,如“锄草不要锄猴儿草,下一场大雨又活了……”等。歌郎甚至有时还用歌儿指挥劳动,如唱道:“梁山伯与祝英台,×××把那垄锄过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锣鼓草”的表演形式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安五方、说正方、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曲目有《牧牛打虎》、《八仙图》、《十二枝花》等,节拍有九拍、十二拍、花拍子几种。唱词分五字、七字、十字等。薅草时整片推进,一面山自下而上,不论遇上那一户都要依次向前,薅完为止,这体现了山里人友善共处,帮贫济困的纯朴民风。同时,群众还可以在锣鼓草的欢乐中得到愉悦的享受,从而驱散疲劳,鼓舞劳动干劲,提高劳动效率。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是各类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康县锣鼓草既是一种劳动方式,又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率真质朴的音乐个性,拥有数千首曲目的丰富蕴藏量,保留了古代劳动活动中的音乐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随着发掘、抢救康南“锣鼓草”,对其丰富的内容和基本的特征加以保护,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我国民间音乐,对延续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