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品研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法规要求,所以在不同阶段要遵守相应的法规要求,但此时要恰到好处,不能矫枉过正,当过度时会束缚研发的脚步,影响研发的进度,但过于放松管理,会出现研发质量管理控制不到位,研发中的数据不太可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发的质量管理也应从研发风险的角度去考虑,但在不同的研发阶段,要求也不相同,研发质量要在符合法规的大前提下兼顾研发效率,要平衡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对于研发质量体系实施的关键就是要事前先详细布控(包括项目计划,流程,任务,完成时间,合格标准等),事后审核放行(根据流程进行关键节点的审核和放行)。

研发质量体系的建立也要参考商业化生产的质量体系,但不能完全拿来主义,因为有些商业化生产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不适用于研发质量,会造成与实际脱节。研发质量体系不能完全由研发质量人员建立,应该由质量部门和研发部门共同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研发质量体系时要平衡好技术创新和法律规范之间的平衡,一味追求技术创新,但不符合法律规范,这样不行,但完全追求规范操作,扼杀了技术创新,也失去了研发的原本意义,因此在建立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团队成员,要有懂研发,懂法规,懂质量管理,懂注册的专业人士,需要他们共同做出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如何将制药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药品生命周期开发阶段呢?研发的研究阶段其实并不需要按照制药质量管理体系那样做,尽管制药质量管理体系从研发阶段开始介入,但并不适用于开发的所有阶段的工作,对于开发阶段包括:临床前研究、1期研究、2期研究、3期研究。临床前的研究又包括:CMC和临床前安全与毒理学研究;临床前安全与毒理学研究包括:药效、药理与毒理。CMC包括:API工艺、质量与稳定性研究,制剂工艺、质量与稳定性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研发质量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就如同牛顿力的三要素一样,那就是程序,资源,运行,要制定相应的程序,同时配备足够的资源,最后能保证顺利的运行,这样才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正是研发的不确定性很大,很多情况是不可预见的,所以在研发中产生的偏差,变更,CAPA等也不能完全照搬商业化生产的要求。

药品研发是制药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建立完善的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药品研发质量和成功注册的基础。制药企业要从战略上重视研发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企业只有完善药品研发质量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内容转载自“互助药考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