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斤胖小伙胸腔内藏着一个鸡蛋大的纵膈肿瘤,必须尽快手术切除。然而小伙的体型胖、胸腔小,手术难以施展,这可给医生和患者都出了不小的难题。5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在全球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系统协助下,微创且精准切除肿瘤,手术仅1个半小时,且术中出血极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耿庆教授在控制台边操作控制杆

310斤胖小伙胸腔内藏鸡蛋大肿瘤

今年28岁的小伙小罗(化名),体重足足有310斤,最近一段时间,他时常感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就医后,CT检查发现,他的胸腔内居然长了一个5厘米大的纵膈肿瘤。

胸外科主任耿庆教授介绍,纵膈其实并不是人体内的器官,它主要存在于人体左右两侧的胸腔之间,前方为胸骨,后方为胸椎,下为膈肌,上与颈部相连,内含心脏及大血管、气管、胸腺、迷走神经、淋巴结等重要器官和组织。小罗的纵膈肿瘤已经在膨胀性生长,必须尽快手术切除,否则会压迫周围重要器官,引发严重后果。

然而,亟待被根除的大肿瘤,却“遭遇”小伙的胖体型、小胸腔。如何顺利排除隐藏在手术禁区中的“地雷”,成了耿庆教授团队面临的首要难题。

传统的开胸手术需要“拆墙破土”,面临着创口大、出血多、感染风险高等问题;如果采用胸腔镜的话,这一罕见体型留给手术医生的操作空间又十分有限。要达到既能微创手术治疗,又精准切除肿瘤的疗效,耿庆教授团队想到了找“机器人”来帮忙。

既微创又精准“机器人手术”解难题

在完善各项检查并与小罗充分沟通后,耿庆教授决定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Xi系统的辅助下,为他实施“纵隔肿瘤切除手术”。

5月24日,在麻醉科团队保驾护航下,胸外科机器人手术组医生在小罗胸部肋间打了4个直径8毫米的小孔,达芬奇机器人的4只机器手臂通过小孔插入胸腔。医生远程指挥手术机器人的“三头四臂”,在小罗胸腔内灵活穿行。放大20倍的视野将人眼和胸腔镜看不到的“死角”尽收眼底。

展现在耿庆教授眼前的操作屏幕上,原本肉眼下觉得紧挨着的肿瘤和大血管,在放大20倍的高清三位图像下,竟然还多出了很多“空隙”。

耿庆教授在控制台边,像驾驶汽车一样,双脚踩在如“离合器”的踏板上,左右手的手指套上控制杆进行操作。随着他手指轻微移动,精巧的机器人手臂听话地在胸腔内灵活翻转、穿针引线,精准完成肿瘤病灶切除、吻合处理等工作。

整台手术下来,用时仅1个小时,且术中出血极少。在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及措施的支持下,术后第1天,小罗就可以下床活动,预计一周内即可出院。

耿庆教授表示,胸外科手术、尤其是胸腔肿瘤手术,由于胸腔结构复杂,一些空间位置“刁钻”、难度比较大的手术,往往面临着创口大、出血多、感染风险高等情况。而有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帮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机器人协助下的手术精度更高、切口更小、出血更少、患者恢复更快,能够大幅度减少手术创伤、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疼痛等,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