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在高密站等车的中德官员

图2 在高密站等车的德军士兵

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高涨期间,发生了第三次针对铁路的暴力活动。为此,胶澳总督叶世克向高密和胶州各派出了两百人的军队,以确保胶州—高密段铁路恢复建设,并在两地修建兵营,驻扎长达五年之久。直到1900年10月,山东局势才总体上缓和下来。1905年11月,时任山东巡抚杨士骧与德国人达成《胶高撤兵善后条款》,规定德军从胶州和高密撤兵,山东巡抚派警察接收中立区范围内的护路权。中国以约四十万银元收回德国以约一百一十万马克在上述两处建造的兵营。

图2照片反映了德国军队在高密站集结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经胶济铁路转运的德国军队

图3照片反映了德国军队通过胶济铁路运送陆海军士兵的场景,只不过是冲突发生几年后赤手空拳的例行换防了。

图4拍摄了高密站建筑全景。高密站距青岛一百千米左右,始建于1901年,1901年9月8日开站运营。主站房二层砖木结构,顶部设有阁楼,屋顶随建筑高低起伏,屋脊除了采用具有冀鲁豫民居典型特征的透风脊,还在屋脊顶端设计了二龙戏珠、末端采用了瑞兽装饰,中式建筑元素突出。整个二层外墙装饰了外露的木架结构,呈现出漂亮的几何造型,划分一二层间的腰线十分明显。中式四面坡的屋顶两面各嵌入了一个硕大的老虎窗,仿木结构划分的面积覆盖整个二层,与底层的清水墙白线沟边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屋顶中式脊瓦与德式立面的结合还是显得生硬,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融合演变。

图5 正在登车的德国官员

图5延续了图1中的场景,标有“山东铁路公司”名称的花厅车停靠在高密车站,官员人等握手道别乘车而去。花厅车是头等车厢,座位有软垫和方便的靠背,座位前面的间距也很大,六人的隔间可以关闭。车厢两端各有一间封闭的小房间,一间是供车辆看守人休息和取暖用的,另一间是观景隔间,里面有一张桌子和两个沙发椅。观景隔间旁边是客厅,也有沙发、桌子和几把沙发椅,过道旁边还有两个睡觉的隔间,里面有床和厕所,夜间车内会有煤油灯照明。当然,这种等级的车厢不是中国人有钱就能乘坐的,那都是给蓝眼睛、高鼻梁的洋人和巡抚、道台大人准备的。甚至在1902年12月山东巡抚周馥参加潍县至昌乐的通车典礼,也只是给安排了二等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中国官员乘轿离开高密站

图7 芝兰庄站的铁路警察

图1照片中依稀能看到胶济铁路警察的身影,图7在芝兰庄站仓库门前给他们拍摄了特写。照片有些模糊,四名铁路警察立正姿势,双手端枪敬礼。从拍摄角度和清晰度推断,拍摄者应该是在行驶的火车上,给这几名向他们敬礼的铁路警察按下了快门,而芝兰庄站正属于胶济铁路警察高密第四分局管辖。

图8拍摄了胶州站的一幕场景,站台上身着官服的官员及其随从先后走过,头戴礼帽的铁路警察注目凝视,众多乡民大气不敢出地呆立在一旁。但笔者认为这张照片上真正耐人寻味的不是这些,而是站房墙壁上“胶州站”三个字下面那个小盒子——铁路邮政信箱。

照片选自“老照片数字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