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抵御饥荒的能力远没有现在这么强。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发生饥荒时有大量百姓死亡的情况出现。而未死亡的百姓过得也较为辛苦,饿起来甚至连树皮都会被当成食物来吃。这时可能很多现代人就感到比较纳闷了,因为在不少的现代人看来,即便是在古代,也应该有河湖海的存在。既如此,那在发生饥荒的时候,大家吃不到粮食却明显还可以去捕捉鱼虾来吃嘛!然而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可并没有人会如此去做。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古代发生饥荒时,人们会做出的表现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一旦有饥荒情况出现,全国各地便都会有大量的人被饿死。在这种情况下,灾民们根本就不会再去对食物挑肥拣瘦,而是只要发现能入口的东西,就立即蜂拥着跑去争抢。其中,最受灾民们“欢迎”的食物,就要属树皮了。虽然在平时的时候,人们根本不会想到要去吃树皮。但是到了粮食极为紧缺的时候,对于灾民而言,能吃上树皮就算是很不错的了。要知道,有的时候在某些灾区,还时常会发生两个灾民为了争抢一块树皮而打得你死我活的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啃树皮之外,那时的人们还会去吃观音土。需要注意一下的是,这里所说的观音土,可并非是什么普通的土。它是指寺庙城墙上的一层白灰,刮下来看着很像面粉,但吃起来味道却特别的不好。若是放在平时,人们别说会去吃这种东西了,能看上这种东西一眼,就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到了遇到饥荒时,情况可就会立马变得与平时不同了。很多人不光会争着抢着去吃观音土,而且一旦抢不到还有可能会干出杀人的举动来。当然了,少量地吃这种东西确实能让人感到不那么饿了。但是若大量吃的话,那后果可就比较严重了——轻者涨肚,重者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古代发生饥荒时,人们不去捕捉鱼虾来吃的原因

首先,没有体力。其实,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古代确实有河流和湖海存在。既如此,在发生饥荒的时候,人们也确实很该去捕捉鱼虾来吃。但是很多现代人不知道的是,在发生饥荒以后,很多古代人都被饿的连动都不想动了,哪里还会有心思跑去河里、湖里和海里抓鱼虾呢?再说了,即便有体力,那在那种情况下,好不容易把鱼虾给抓到了,真正去抓鱼虾的人可能也无法将鱼虾给吃到嘴里。要知道,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可是什么恶劣的行为都能做得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河水易被污染。前面我们说过,发生饥荒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遍地饿殍的情况。既如此,那河水中存在饿殍也并非是绝对不可能会出现的事情。而一旦河水中有尸体出现了,那无疑就意味着河水将有被严重污染的可能性。而既然河水都被严重污染了,那生活在河水中的鱼虾的质量还能好到哪里去呢?在这种情况下,灾民若执意去捕捉鱼虾来吃的话,那起不也相当于是在找死吗?从这一方面来说,发生饥荒时灾民们不去捕捉鱼虾来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次,捕鱼的风险很大。很多现代人都没有经历过饥荒的情况,正因为如此,捕鱼这件事才会被他们想成是很惬意和容易被办到的。然而实际上,情况却并非如此。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人们若想捕捉到鱼虾的话,那可是要冒着很大风险才有可能会达成目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就不擅长游泳的北方人而言,遇到饥荒的可能性更大,因捕鱼而丢掉性命的几率也更大。既然捕不捕鱼都有可能会死,那换成是任何一个人,估计都不乐意再费劲儿去捕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其实除了上述这几个原因之外,古代人在遇到饥荒时不选择去捕捉鱼虾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古代人并不像现代人那么喜欢吃鱼虾。尤其是虾这种东西,甚至会很遭受古代人的排斥。再比如说,饥荒之所以会发生,常是由于发生了旱灾的缘故。既如此,那像本就没有太充足的水资源存在的北方地区,哪里还能找到可以捕捉鱼虾的地方呢?再说了,人们就算有力气去捕捉鱼虾,估计也没那么多力气再去烹煮鱼虾了吧?既如此,大家应该明白古代人为何不选择去捕捉鱼虾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