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悯农》许许多多的朋友们儿时都听过,而我当然也不例外。小时候只是单纯地当作诗歌朗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长大,跟着父母一起在田中劳作,才真正的知道农民的不易和粮食的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变化,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与以前已经是天差地别了,很多人不会知道在没有杂交水稻之前,我们的父辈们吃不饱的那一段经历,相对于现在飞速发展和繁荣强大的中国,我们的祖国也是历经了无数的风雨,在一代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慢慢的发展强大起来。现在的中国是最稳定和民众安全感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这就是每一个身为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以食为天,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条件首先就是吃饱,只有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才能再慢慢的发展强大,而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因为每一个地方的地势和土壤环境等原因,影响到了农业的整体收成,联合国也开始了对华捐赠粮食,虽然有了联合国的帮助,但是那也不是能够解决人均吃饱的问题,从而也就有了父辈们那一段吃不饱的经历,袁隆平院士就是在当时国家紧缺粮食的情况下,他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他立志要研究水稻,让所有人都有饭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实现这个梦,袁隆平院士从此踏上了一条艰难之路。当时,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最多的方式就是嫁接。简单地说,其实嫁接是无性杂交的一种手段,不能改变作物的原始基因。袁隆平院士多次尝试“无性杂交”,均以失败告终了。但是在一次次的失败面前他没有放弃,他想研究出真正改变基因的种子,但当时的情况下,研究基因可是犯大忌的一件事情。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在经历无数次质疑困扰和失败中,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诞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中国乃至世界更多国家的人吃饱,袁老院士付出了无数的智慧和心血,1996年,袁隆平院士主动请缨立项“超级杂交稻”,4年后,他的稻种亩产已达700公斤粮食,再次轰动了世界。2006年,也就是袁隆平提出超级稻后的第10年,联合国停止对华的粮食援助,袁隆平院士真正的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给中国26年的粮食受捐赠历史画上了句号。从此中国摆脱了某些国家异样的眼光,开始了经济进步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强国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目前,杂交水稻已经覆盖了全中国和许多国家。仅在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就达2.5亿亩,面积占比57%,产量占比65%。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了全世界。“如果全世界50%的稻田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那么全球每年将增产1.5亿吨粮食,可多养活4亿到5亿人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饥饿将不再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袁隆平院士居功至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们在袁老的努力下早已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我的父亲说他还记得第一次种植杂交水稻时的情景,因为较以前传统的种植方式,杂交水稻的收成更多种植更快也更节约种子的成本,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与传统农业不同的地方,当初很多人质疑杂交水稻的产量和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父亲也是在半信半疑中种植了杂交水稻,但是他也是勇敢的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他没想到的是,不管从水稻管理再到收成,杂交水稻让父亲深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只要有人问父亲种植的水稻是什么品种,父亲就会高兴地告诉他和身边的人,他种植的是袁老研究发明国家推广的杂交水稻,从那时候起,一天只能吃两餐的父母,变成了正常的一天三餐。而因为袁老院士的研究能够吃饱的又何止是我的父辈们,他更是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众多国家的粮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老,他用自己知识和汗水创造财富、造福人类,给我们带来一次次震撼和惊喜。袁老,他带给我们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真正的国士无双!这样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就是我们心中的“国民男神”。而我们的“男神”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他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今袁老走了,他的离开我们少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世界的巨大损失。袁老,虽然您走了,但是您为中国和世界作出的贡献我们会铭记于心,更永远不会忘记!没有您的辛劳付出哪有我们这一代幸福的生活,袁老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