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6月,一位从西南农学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毅然决然地在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只写上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他所愿,湖南省农业厅的一纸介绍信,将年轻人送到最艰苦的山方——湖南省怀化地区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正是在这里,年轻的育种教师开始接触水稻,而他的名字——袁隆平,也开始逐渐为世人所知!

对于袁隆平,这位耄耋之年仙逝的国士,每个中国人都是那么熟悉,而他与杂交水稻的故事,也曾无数次被人讲述!袁隆平出生的时候,是一个动荡而残酷的年代。那是1930年,北平出生的袁家小孩,因为辈分是“隆”字辈,遂被父母取名袁隆平!出身书香门第的袁隆平,父亲是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的国民政府铁路局官员,母亲也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

但尽管如此,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日本侵略者的进犯,还是让袁隆平不得不从小就与父母、兄弟到处颠沛流离。北平、天津、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袁隆平随父母东迁西徙。直到1949 年8月考入重庆北碚夏坝的私立相辉农学院农艺系遗传育种专业,袁隆平才最终稳定下来,并于此确立下自己此后的人生理想。

对于现代人而言,可能大多人并不喜欢学习农学农业。但对于为什么选择农学,袁隆平却有着自己崇高的理想与选择。在汉口扶轮小学读一年级时,由于成绩优异,袁隆平被安排参加学校组织的郊游活动。当时,学校选择的郊游目的地是个资本家的园艺场,正值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农场里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有各式各样的花,非常美,在地上像毯子一样;红红的桃子满满地挂在树上,一串串的葡萄萄水灵灵的……袁隆平和同学们在园艺场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一次郊游也对袁隆平选择农学专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摩登时代

而后,在观看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黑白电影《摩登时代》时,袁隆平再次被电影里的田园风光深深吸引住。影片里,窗子外边都是水果什么的,伸手摘来就吃;奶牛走过来,人们接一杯就喝,一切十分美好。

童年郊游和电影的印象在袁隆平心中叠加起来,最终使他开始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袁隆平的愿望不减反盛,尽管父母希望他“学而优则仕”,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坚持理想,将学农确立为自己此后的人生志向。

儿时的长途迁徙中,让袁隆平看到太多的社会疾苦。有人露宿街头,无家可归,有人沿街乞讨,食不果腹,这一切让袁隆平的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也让他树立下让所有中国人都能有饭吃的决心!袁隆平内心深处学农的种子在生根发芽,而进入农学系则是他梦想开始的第一步!

1950年11月,因高校院系调整,袁隆平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就读农学系,续读3年至毕业!适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腔报国热血的袁隆平便报名参加空军,尽管体检、政审合格,但因为此时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去参加祖国经济建设,所以未能入伍的袁隆平只得继续留校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大学毕业。如他毕业分配志愿书所写,他被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湖南安江农校负责教书。偏居乡下小城,土地多而机遇少,但即使如此袁隆平却从未放弃自己的报国之心!

1956 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国务院组织制定全国科学发展规划。看到这个消息后,袁隆平意识到这是让自己发挥长处的机会,便带领学生组织科研小组做试验,希望能研究出一种高产的作物。利用课余时间,袁隆平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当时苏联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在中国流行,袁隆平就尝试无性嫁接,1958年,按照大学所学的苏联专家的无性杂交和环境影响理论,袁隆平采用月光花嫁接红薯。尽管这次杂交中得到最大的“红薯王”有27斤重。但其种子并没有将却并没有将变异遗传下来。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共和国最难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来临,人们开始开始纷纷通过各种方法渡过粮食关。学校里,老师供应定量开始不断减少很多,而周边的农民也不得开始吃草根、树叶和“观音土”。亲眼看到粮食危机和社会惨状,

袁隆平便跟要好的老师说:“没有吃的太痛苦了,我是学农的,要多搞点科研,等红薯嫁接成功了,就搞水稻高产。”

无性杂交不能改变植物的遗传性,而也正是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在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里,袁隆平偶然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从此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杂交水稻研究。

兴奋的袁隆平曾给鹤立鸡群的水稻做上记号,打算将其所有谷粒留作试验的种子。但第二年的实验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很失望。用来实验种子所生长的禾苗,尽管高矮不一,抽穗时间也有早有晚迟,但却没有一株能超过它们的前代。

对于水稻的这个问题,袁隆平起初百思不得其解。毕竟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尽管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但地头实验的结果,却开始让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并打算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

1962年,袁隆平无意间在学校图书馆的《参考消息》中看到一则消息:英美的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研究出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暨DNA双螺旋结构的遗传密码,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英美都分子水平了,我们还在这里学苏联,打转转。”

当年暑假,为了解最新成果,袁隆平便他赶到北京中国农科院,找到自己大学老师遗传学专家杨国荣。在农科院,袁隆平不仅从杨老师处了解到国外研究的情况,还待在农科院的图书馆里通过浏览一大堆外文资料和学报了解到,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已经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综合各种信息后,袁隆平最终决定放下实验中的月光花红薯,并专攻水稻的杂交技术。

水稻是自花授粉、雌雄同蕊的作物,而想要培养人工杂交水稻,那就必须要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然而这种稻株理论上找到的概率是1/5万——1/3万。从北京归来决定搞杂交水稻的袁隆平,

1964年夏天,袁隆平开始了漫长的寻稻之旅。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他就细查达近14万棵稻株,为了找到理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傍晚左右才回来。如大海捞针般,袁隆平在成千上万的稻穗中寻找着天然雄性不育株,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而他和新婚妻子以及学生们的共同奋战,也终于取得初步成果。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的目光突然在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蕊吗?首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被发现后,两年间,袁隆平等人一共找到六株雄性不育水稻,而这一重大发现,大大加快了研究杂交水稻的进程。

1966 年2月,袁隆平根据自己的研究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开始伴随袁隆平一生,成为他至死不渝追求的伟大事业。论文的发表,揭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序幕,却也让袁隆平的研究被视为反动学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因为这篇论文受到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即后来的科学技术部的关注,彼时的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以及聂荣臻、华国锋等人都力保他进行杂交水稻研究。正去袁隆平后来所说:这是一篇救了我的论文。论文的发布,让国家科委专门发来公函,责成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要支持袁隆平的研究。这封公函,不仅给袁隆平撑起一把躲避掉疾风骤雨的伞,也让袁隆平得以在动荡岁月继续开展水稻的研究和试验。

然而,即使有来自北京的保护,身边人的质疑和暗算却始终躲不开。国际权威科学家普遍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而袁隆平当时为争取支持,就用常规稻与杂交稻作对照实验。当然,起初效果是并不理想的,杂交稻种在田里面,收获时的稻谷产量不增反减产5%,而稻草却增产高达60%。面对这一结果,于是

有人开始起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水稻大有发展前途。

面对外人的嘲笑,袁隆平并没有放弃,在得到允许后,他开始在湖南、云南以及海南、广东等地辗转进行研究。从1966年发表论文袁隆平,此后四年里袁隆平与助手用1000多个品种,3000多次试验,却一直无法让杂交稻第二代100%保持不育。

直到1970年11月,杂交水稻的研究终于开始出现转机。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当地农场技术员冯克珊的带路下,在海南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意外发现一株花药异常的野生稻。而此时正在北京开会的袁隆平,在接到电报后,立即赶到海南,并惊喜发现这就是他寻找十 年之久的目标:花粉败育的野生稻。

袁隆平为新发现的水稻起名“野败”,而他也开始以“野败”为主要材料进行培育三系的全国攻关大会战。而野生败育的稻子,则成为成功的先锋,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在1970 年的湖南省农业科技大会上将袁隆平请上主席台,

并对众人说:“一些人囿于认识的局限和世俗的眼光,对袁隆平这样一个安江农校的普通教员及其杂交水稻研究,还抱有种种成见,但袁隆平面临着仅仅靠他们自身努力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

海南的烈日、云南的地震,一切都不曾让袁隆平放弃。而三系法体系,则是袁隆平关于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杂交水稻的理想办法。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几万株与原来稻种有明显区别的“野败,三系配套成功,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到1975 年,在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的支持下,南方多省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决定。尽管1976 年是多事之秋,但这一年,在全国试种的 208 万亩杂交水稻,却迎来意想不到的大丰收,增产幅度在 20% 以上。

尽管第一代杂交水稻有着选择优良稻组合的概率比较低,难度大的特点,但这经过八年磨难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所培育出的种子,其优势鉴定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发展到新高度,并开始真正大面积影响着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在1981 年菲律宾召开的国际水稻研究科研会议上,袁隆平也因此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荣誉加身,却并非意味此后研究就可以一帆风顺,特别是对袁隆平来说,杂交水稻的培育仍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1988年,袁隆平在英国伦敦获得让克奖,这是袁隆平科技上的春天,但却是自然上的寒冬。第二年,由于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盛夏低温,杂交水稻产量严重下滑,而很多外行看热闹的甚至是部分专家也都认为杂交水稻研究自己走到穷途末路。面对争议,袁隆平的应对方法只有一个:下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亘古不变!

“你要下田, 电脑数据很重要,但是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

对于已过六旬的老人来说,下田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袁隆平一直坚持生命的最后!这期间,无论是眼睛刚做完手术时,还是因肺部感染一天需要打三次针时,他都是刚有好转就到田里去转转,有时候甚至要在田里查看成千上万份育种材料。

付出终究得来回报,1995年,两系杂交水稻研究成功,由袁隆平主导的第二代杂交水稻,也开始在生产上进行应用。尽管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优良稻组合的概率比较高,但却也不十全十美:光温敏核不育系受气候和光照影响较大。其实,相比于同期世界的研究成果,袁隆平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杂交水稻,都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奇迹,然而袁隆平却并不满足。

1996 年,在成功突破“两系法”后, 袁隆平主动请缨立项——研究兼具前两代优点的超级杂交稻!2000年,袁隆平的稻种已经能在每亩土地上收获 高达700 公斤的粮食,一时轰动世界。但对于产量,袁隆平并没有满足,从700公斤到800公斤,从800公斤到900公斤,从900公斤到……

根据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在湖南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现场的测产结果公布,超级杂交稻的平均亩产已达到911.7公斤,加上2020年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意味着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

自1961年偶然发现天然杂交稻以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已经创造出中国水稻亩产由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为解决人民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杰出贡献。如今,中国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即使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粮食供应危机之际,不少人担心中国会出现粮荒的普通人也因袁隆平院士的一句话放了心: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成果来说,我们是不会存在粮荒的。

不会了,再也不会挨饿了!无论何时,吃,永远是最大的问题。而正是因为有许多如袁隆平一样的国士为我们解决掉各种问题,我们才变得可以挺直腰杆。

正如袁老所说:“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袁隆平是个会出现在教科书中的当代名人;而如今,袁隆平却只能出现在教科书中,成为过去的历史。对于吃,对于杂交水稻,袁隆平爷爷选择了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坚守!而袁老的功绩,不仅仅只在于提高多少产量,他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他带出来的无数学生,这都将是我们所可以享用到的珍贵财富!

“年轻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他们应该有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理想”。

每个时代,总要有一些人投身祖国的事业,不计回报,总要有一些人为国家立大志,默默奉献。每个时代,都会有伟人一个个的离去,共和国的楷模一个又一个逝去。曾经的年代里,十里长街送总理;如今的岁月里,长沙冒雨送袁老!时代的接力棒一代代在传承,如今已经传到我们手上,或许它过于沉重,但总要有人去做。

有的人就像日月,我们不会每天想起他,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生存于他们的光辉下。区别只在于,西沉后他们不再升起,但我们却从未想过他们会西沉。袁隆平,吴孟超……对于这般熟悉的名字,总感觉和他们有一面之缘,在课本里,亦在人世间!而今,一颗颗站在共和国地面上的明星升上天空,但他们的光辉却依旧照耀道路
!带着他们留下的信念,迈向新的征程。未来的远方,终会有光,一路花香!

谨以此文,献给共和国的每一位奉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