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咳咳,同学们,今天体育老师临时有事,我们来上数学课。”

“那个,体育老师今天生病了,这堂课改英语自习吧。”

同学们,体弱多病的体育老师图片,你们有遇到过吗?好在,作为校园未解之谜(莫名消失)的体育课,现在总算要回来啦!

前几天,教育部印发通知称要保障学生校内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

谁知,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

评论里,有的拍手叫好,希望体育老师别再被“生病”了:

有的则持观望态度,并表示了深深地担忧。

也有网友吐槽,作业那么多,哪还有时间强身健体:

但其中,还是有一位网友的看法切中了要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啊,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怎么去创造精彩的人生呢?

然而,体育常常会被偏见所裹挟:只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名词罢了。

但其实,体育运动不止可以训练一个人快速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控制能力和抗压能力,还可以在其他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

对奥运冠军,乒乓球大满贯得主邓亚萍女士,体育究竟是什么?体育,又可以为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惊喜呢?

(以下为邓亚萍自述)

01.

退役不退休,我一直是那个“叛逆者”

大家好,我是邓亚萍。

很多朋友熟悉我的,是我作为体育人的前半部分:

从1988年到1996年奥运会,总共18个世界冠军的乒乓岁月;

同时,我也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但可能只有我自己最清楚,面对退役后职业生涯的转型,我一度感到焦虑。直到后来,我去清华园求学,开始对“体育”这两个陪伴我许久的字有了新的理解。

在此之前,我已经打了17年的乒乓球,距离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也已经过去8年时间。

有过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同时也落下了一身的伤病。而在另一方面,我既是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的受益者,又是一个“叛逆者”。

从我小时候练乒乓球开始,我的目标就很清晰,就是要拿冠军。

中间自然经历过很多波折,比如身高矮小、技术被针对等等。但最终的目标一直没有变过,国家队里,教练鼓励我们要为国争光;比赛场上,我们要做的就是研究对手、打败对手。

因为,冠军只有那一个。

尤其对于咱们中国的乒乓球队来说:拿亚军,就意味着失败。

所以当你年岁渐长、身体充满伤病时,“体育”二字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压力:不能输、不敢输。就像当年女排五连冠时所面对的压力一样。

于是,退役,成了摆在我面前的选择,但我想做些不一样的决定,我想“叛逆”一点。

在体工队的年代,中国运动员退役,通常有这么几种情况:

进入体育行政系统,成为一名优秀的官员;

成为一名教练,为国家培养下一代人才;

还有像李宁一样投身商业的杰出代表;

更多的是运动员退役后艰难转型、难以融入不断变化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发现,当时国外的运动员退役后,似乎能有一些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们“退役”但不“退休”。无论是做公益还是做商业,做投资还是做实业,我心里无比渴望一段不同的人生。

说实话,在退役前,我对未来的构想,其实和体育关系并不大。甚至,我想要某种和体育完全无关的选择,总觉得需要补足自己在文化教育上的短板,才能去适应21世纪的到来。

02.

不懂体育,就不懂教育

退役后,有次央视搞了一个乒乓球擂台赛,中场休息时,我遇到了国家体委伍绍祖主任,他问我退役后有什么打算,我说:

我想去读书。大家都说运动员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我想证明给大家看,运动员读书也没问题。

就这样,我被推荐到了清华大学。

但当我来到清华大学后,我反而看到了“体育”两个字的另外一面。

首先让我意外的,是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

原本以为学校里应该是书卷气十足,却没想到四处都是在跑步、打球的同学;

咱们学校不是还有个外号,叫五道口体校吗?

本科生入学的时候,要求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必须合格;

老校长蒋南翔的那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更是无处不在。

渐渐地我发现,在清华园里,“体育”两个字并不等于“比赛”,也不等于“输赢”。

记得几年前有篇文章,名字叫《清华大学教授:孩子最应该学好的是体育课》,作者是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原院长李稻葵教授。

李教授注意到一个现象:

国际上有些领导人和商界精英是职业或业余体育运动员出身,西方的精英大学也注重培养有运动员背景的学生。

不仅仅是李教授,很多我国内著名的教育家朋友,也都多次跟我讲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他们甚至说:

不懂体育就不懂教育。

正如国外有句谚语:

Sanity lives in healthy body(健全的精神寄于健全的身体。)

体育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还能塑造自信心、纪律性、坚韧性、团队合作等品质,让人更懂得尊重对手、尊重观众、尊重规则。既要善于团队合作又要勇于担当,既要善于竞争又能在困境中学会忍耐和坚持。

这不正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吗?

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

03.

放下对体育的偏见,我看到体育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转变理念后,我迎来自己第二段体育人生。

首先,改变发生在我的学习上。

我发现,多年来的体育训练,并未让我变得“头脑简单”,反而在学习的毅力和方法上,我有了自己的优势。

拿背单词举例,每天早早起来死记硬背,对其他人来说也许是个折磨,但对从小负重训练的我来说,并没有很高的门槛。

刚开始学英语,我的进度缓慢、口音也不标准。但我心里并不焦虑,因为再难也不过如此,以前乒乓球训练时,哪个技术动作不是历经千锤百炼方才成行?

之前多年的体育锻炼,在学校里反而成为了我学习的助力,成了我的独特优势。

并不是四肢发达就会头脑简单,相反,对一个成功的运动员而言,头脑发达同样是竞技体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控制能力和抗压能力,是不可能获得比赛的胜利的。

而这些能力,几乎是每个行业的通用技能。

因此,放下对“输赢”的执念和焦虑后,我发现了体育人生对我人格、性格的正面影响,以一种新的身份和“体育”重新走在了一起:

我变成了体育的推广者。

后来,我很荣幸参与了1993年和2001年两次奥运会的申办工作。

在2001年申办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在国际奥委会工作,接到任务时,我正在英国留学,组织要求我利用一切场合找各种机会来做委员的工作,好让国际奥委会委员了解我们中国、了解北京。

于是,我和同事们不仅要去世界各地游说奥委会委员,还带他们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听着中国人民对奥运最朴素的渴望。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

在北京的一个商场,一位售货员大姐认出我,拜托我一定要申奥成功,原因是申奥成功后,她家的老房就可以拆迁,自己也能住进更宽敞的新房里。

这样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体育在另一个维度里,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也帮助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看到了体育对于中国社会的深层影响。

最终,我们于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

04.

体育之于我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我的人生和体育反而更亲近了。

无论是申奥,还是后来的做公益、做投资,都和体育密切相关。我与妇基会共同发起一项公益项目,就是在乡村里建立体育室,帮助更多乡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用体育让他们身心更加健康。

我也更加确信:不仅知识能改变命运,体育同样也能改变命运。

未必是要在那里找到新的世界冠军,而是期望通过体育来培养农村孩子们对规则的尊重、对激情的热爱,增强孩子们挑战自己、挑战更高更快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的儿子也在练习打乒乓球,前段时间刚刚拿到北京市男子单打第一名的好成绩。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的,疫情期间,儿子没有到学校上学,我也不能出差,基本每天都会陪着儿子打三个小时乒乓球。

我并不是要培养他成为专业运动员,或者进入国家队,只因为我坚信: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意志,擅竞争,耐高压”。

时间长了,我相信儿子就会发现,打乒乓球的苦不会白吃,他对自己会有更强大的自控能力和执行力。

回首过去这20余年,从退役到毕业,从商业到公益,对我来说,体育不再等于金牌,而是变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成了我内在坚守的理念和信仰。

所以究竟什么是体育?体育之于我们的意义又是什么?

或许马约翰教授的这段话,是最好的注解,他说:

“体育的功效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格,补充教育的不足,教你们注意自己,培养一种实干的精神,负责任,帮助别人……体育是培养人格最好的工具。”

这,就是体育的价值所在。

作者:邓亚萍

编辑:吴金娇

责任编辑:姜澎

来源:成长守护平台

图片:题图源自pixabay,其余源自成长守护平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