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这位在科研工作中严谨,在生活中幽默的老者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在拥有着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袁隆平,因为他的贡献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
但是又有谁知道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号是如何的来之不易呀。今天就来全面认识下袁隆平老先生的生平事迹吧。
袁隆平老先生于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49年进入西南农学院农作物专业学习,1951年1月还曾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均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要参加经济建设,而没有入伍,如果当时袁老先生成功入伍,相比现在闻名全国的是会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优秀的人无论在什么领域都能做到更加优秀。
没有入伍的袁老先生,在1953年毕业后,从一名农业学院的教师做起,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可能近10年内都会在专业内摸爬滚打,而袁老先生却在1960年就因为一株特殊形状的水稻产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灵感,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袁隆平把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证明了1960年那株鹤立鸡群的植株确实是“天然杂交水稻”,有了这一惊人的发现后,当时我国社会又面临严重饥荒问题,袁隆平就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来击败饥饿的威胁,去从事水稻雄性不育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1964年7月他在对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后,结出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5年7月用事实推翻了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而在他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他用了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并且为解决中国人民饥饿的问题开启了新篇章。
1966年2月28日,在袁隆平一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论文发布后,在高层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带来极大的重视,只可惜中途因为文革遭受宠姬,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此后直到1968年4月袁隆平又开启了试验,但又被莫名地破坏,当时袁隆平将珍贵的七百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民校中古盘7号田里,可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里的不育材料秧苗,却被全部拔出毁坏,并且成为了没能破解的谜案,这对于袁隆平来说可谓是莫大的打击,但是自从1960年立下向饥饿挑战的志向后,他就没有退缩过,在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后继续坚持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2017年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可达1149.02公斤。2018年5月,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这样的试验成果无疑不仅对于中国,甚至对于世界来说都是莫大的喜讯。2018年袁隆平老先生还曾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说出自己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老先生给世界开启了杂交水稻的大门,这个两个梦想还会远吗?
最后再次向袁隆平老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为他的逝世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