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情人节,才刚过没多久,中国地震预警网就频频公布测定:云南大理州漾濞县6.4级、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7.4级、陕西商洛市商南县3.6级地震......

借着一系列的余震,也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为云南受难地区祝福,为青海玛多县祈祷的同时,在大家内心深处,或许也一直盘旋着那一系列巨大的问号:

我家所在地:究竟有没有在地震活跃带

我家所在的城市,在过去曾发生过多少次地震,在未来,又有多大的概率可能会发生地震?

迄今为止,按人类的技术水平,有没有办法做得到,在地震发生前夕,提前探测预警和告知?

在回答这系列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科普一下:地震,在中国,有怎么样的过去,它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不同的级别的它,会给咱们造就多大的破坏?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

从地缘上看,中国正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在东面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南面则被印度板块一直冲撞,而南面海域则与菲律宾海板块持续摩擦。

因此,中国地域的地震断裂带,发育得十分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世纪以来,中国的6级以上地震,就将近发生过800次,整个中国,除了贵州、浙江和香港,这两省一区,没有发生过强震外,几乎其他所有省份和自治区都未能幸免。

其中,全球33%的强震,都发生在仅占世界土地7%的中国,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这也成为了我们最头疼的自然灾害之一。

据数据统计,从1900年以来,约有超55万中国人,是死于地震,占全球该类型的自然灾害中的53%,所以如何预防地震灾害,科学地普及地震相关知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震,是因为我们脚下地球的岩石圈,突然发生的应力、能量释放,并因其而引发、产生的振动。

很显然,首先正因为有了能量的积攒,才会在特地的地方,在特地的地域,较高风险、较高概率爆发。究其能量根本,大多数是源于咱们的地核-地幔,其熔岩流体携带大量热能,这些热能,也为岩浆起源、地震形成和地热田,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另外你要明白,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分为了许多板块。而在这些板块之下,则是流体状的地幔熔岩,地幔更热的深部流体会向上运移、不断产生着热对流,而在热对流的带动下,地球各板块,其实是不停地移动,互相碰撞挤压。

就算是在每一个大板块之下,其内部的岩石,也并非浑然一体,而是隐藏着众多的断层。而板块运动的过程,必然会对其内部的岩石产生应力,岩石在受力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形变并积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这种应力、能量的强度,超过了该岩石的承受强度,或克服了断层间的锁定和摩擦

那就会在最脆弱的点和面,其岩石就会发生断裂、错位,或者沿着断层滑动,从而把能量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导致地面震动。

这时候,在这个地域的地震就发生了!

而学术里,会将地下岩石发生断裂或滑动的地方,称之为震源,而这个震源垂直对应于地表的位置,则被称为震中。

而地震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过程。虽然,地震发生的时间,按目前的人类技术水平来说,还是很难做到提前精准的预测。但要科学地判断:哪些地段,会是地震活跃带?哪些地方,会存在较高概率会高频密集性发生地震?

科学领域,已经清楚了解大多数地震发生机制的人们,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特别是,对于地震的震中分布,专家们也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些规律,比如:大多数中等以上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处,或是活动块体的边界处。

中国,哪些地方,会是地震高发区域?

首先,地震与火山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对很重要的CP组合!而中国活跃地震带,23条比较活跃的地震带,主要是分布在5大区域。

那些地震活动活跃带,主要分布于:

一、西南——青藏地区

重点是指: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

因为,作为欧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板块的冲撞处,青藏高原,看似是一块整体隆起的地域。但从地质细节上,你会发现它由很多的小板块组成,而印度次大陆的冲撞其实还没停止,就如同大家所熟悉的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依然还在长高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频繁活跃的地壳运动,也造就了中国最活跃的地震板块。而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正是发生在这里;而这次的云南6.4级地震,也是出自这儿的手笔;不难想象,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它依然得保持时刻警惕,这是地震的高发区。

二、西北——新疆地域

重点是指:新疆的阿尔金山、帕米尔高原、天山山麓南北地震带,还有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等地。

其中,最厉害的地方,当属西部与中亚各国交界的帕米尔高原。历史上,这里还一度发生过8级大地震,但万幸的事情就是,这个地域往往是人烟稀少或无人居住,尽管强烈地震多,但造就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影响比较小。而在西北的诸多盆地,不仅地震相对较少,且震级也较小。

三、华北地震区

这个地域,覆盖了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江苏、安徽等,至少有8个省的部分地区涵盖在内。

特点是人口密度比较大,也是5大震区中,仅次于青藏高原,位列全国第二的地震高发区。最著名的唐山大地震,就是发生在这里。历史上,有数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不少于18次......

四、华南、东南沿海地震带

主要包括福建、台湾省、两广地区及江西

在这个区域内,远离大陆的台湾省,是重灾区,不仅曾发生过8级大地震,周边海域频频小震也不少。

而福建泉州,曾在1604年发生过8.0级地震,在广东则在1605年,发生过7.5级大地震。可自此之后,足足300多年基本再也没发生过有破坏力的地震了。

而广东省及其周边50年来,发生过5级或以上地震仅53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13年2月22日,广东河源市东源县的5.1级地震。震级最高的,则发生在1986年,阳江的5.4级地震。

五、东北地区

其实,也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这里的地震主要发生在长白山附近,也属于人烟稀罕的地方。但,正如我国地震专家,一直强调的原则:

地震最可怕的是,它总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

因此,保持警惕,特别是那些家在这些地震高发区域,就更需要万分小心了,多学习点地震逃生知识,有备无患总是好事嘛!

聊到这里,有很多小伙伴,也忍不住发问:地震,能预测吗?能提前预知么

有人会举例,比如:

中国成功“预测”出的海城地震

事实上,1975年2月4日,所发生的海城地震,是被成功“预测”了,但从科学角度,那一次也只能算是瞎猫碰着了死耗子。

因为,经过无数专家无数次复盘,大家也不得承认,在某种程度上,那只是一次纯属的巧合而已。因为,有了1966年的邢台6.8 级大地震的血的教训,再到 1969年 7月8日的渤海湾7.4 级别的强震出现,地震专家们,一直都高度警惕着这个区域......

特别是,从1975年的2月1日开始,辽宁南部的地震台,频频测到各种小震,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这次表现出的征兆,在某种程度上,与邢台大地震很相似。而且,辽宁当地的村民,也感受到了异常诡异:比如很多条蛇,居然冻死在大路上,成群老鼠突然呆立原地,家禽家畜坚决不肯吃饲料,举止诡异……

所以,也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预警!果然,到了2月4日,先是营口发生了一次4.8级地震,接着是4.7级,还连接着各种小震......然后,似乎就恢复平静了......当人们一点也没放松警惕,因为邢台6.8 级大地震来临时,也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征兆:“密集小震——平静——大型地震”。

这样的预警下,让无数人迎着冬季的寒风,离开家里,赶到空旷野地,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气温都下降到零下20多度了,正当专家们感觉小尴尬时,超级大地震果然来了!晚上7 点36分,辽宁海城脚下的大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啸叫,地动山摇中,大量建筑被撕扯成片......

7.3级的大地震,几乎把拥有90万人口的海城,90%的建筑夷为平地,但得益于相关部门的预警,这次出现1300人罹难......可若没有这次预警的话,专家估计伤亡人数至少不会低于10万!

所以,这样的成绩一度震惊世界,甚至连美国人也派出了专家,想了解我们究竟依靠什么知道了那次大灾难的到来。

可是经专家们一次又一次复盘,纯粹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预判是没有很充裕的理由的,在某种程度实属经验之谈,再白一点,甚至是巧合而已......

地震预测世纪难题:再难也得上!

因为,地震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但也不完全堵死地震在未来的可预测之路,研究地震的专家们,还是试图将地震活动性,与其它地球物理量,相关起来,科学地寻找其规律。例如,地震带的岩石圈厚度、重力场和卫星航拍磁异常等。它们,是否会与地震活动有关系。因为,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震趋向于,发生在这些地球物理量变化的梯度带上。

这就需要咱们,对地球深部的物质运动、地壳运动、岩石圈磁场、地球全球到处发育的隐爆角砾岩,有足够的认识。并积攒足够的科学理论知识,去建立一个个精准的“隐爆”模型,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对于未来预防、诠释,甚至突破科研难题获得预知地震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而目前的地质研究中,岩石圈磁场,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学术切入点。科学家们,通过卫星对地表岩石圈进行遥控磁测,对其岩石圈磁场的分布特征及地震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一点点去挖掘,这个重要的地球物理场,会不会帮助人们在地震预测方面,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岩石圈磁场的起源,是因为地壳磁性物质,比如磁铁矿,在地球主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而地壳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运动中,这些发生在地球岩石圈的作用,也会导致这些磁场会发生变化,为此,我们还向宇宙发射了“张衡一号”,成为首个用于地磁监测的实验卫星。

在地震预测的这个伟大课题上,科学家们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山虽难,可再难,想想那些埋藏在地震灾害之下的鲜活生命,他们也要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