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背后的故事:早年曾被骂是科学骗子,差点放弃研究杂交水稻!

1949年,19岁的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现在的西南大学)学习遗传育种专业,当时他的父母极为反对,但袁隆平坚持己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隆平是个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他从来没有见过农村最真实的一面,在他入校学习后,他经常跟随老师下乡实习,他发现在农村还有很多人吃不饱肚子,这让袁隆平心里觉得很不舒服。

1953年,毕业后的袁隆平被安排到安江农校教学,怀揣着报国热血,袁隆平希望找到一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那时候全国掀起了一场"嫁接"热潮,很多学者认为通过"嫁接"培养新作物才是正规出路,但通过"嫁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却无法改变这种作物的本质,下一代粮种还是普通作物。

因此,袁隆平打算研究水稻基因遗传学,他只要有时间就去田地里寻找结实粗壮的秧苗。在1960年7月,袁隆平和他的学生在学校的试验田中发现了一株很特别的水稻,他当时还单独给这株水稻打上了标记,之后每天都去地里看水稻的长势,等到这株水稻收获后,他在第二年单独将这些水稻的种子种在地里。

可惜这些种子的长势参差不齐,没有一株水稻能和原来的母本相比,这让袁隆平很是疑惑,在他几经研究后,他认为当初的那株水稻应该是一种混合了不同基因的杂交水稻,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千姿百态的"后代"。

袁隆平发现了杂交水稻的优势,他觉得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但他身边的人却不理解他,认为他每天蹲在田间地头,根本不像个学者,甚至有点神经质。

长期的农业研究让袁隆平看起来就像是个老农民,他曾经的女友也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离他而去,袁隆平虽然痛心,但也无可奈何,只能全力研究杂交水稻,这也让袁隆平直到34岁才结婚。

在1964年,袁隆平在水稻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普通的水稻是雌雄同体,可以实现自我繁殖,而"雄性不育株"只能与其他水稻进行繁殖,长势也比普通水稻好。经过研究后他发表了一篇论文,并得到了国家科委九局的支持,这让袁隆平很是振奋,开始了培育"杂交水稻"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隆平的良种培育计划正在稳步进行,但在1968年出现了一个意外。当时袁隆平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田间观察水稻的长势,在他到了田地后,眼前的情况却让他如同遭了雷击一般,原本用于培育种子的700多株"雄性不育株"幼苗在一夜之间被拔光了,这些幼苗是袁隆平经过四年精心培养的结果,现在全部被拔光了,等于一切都白干了。

虽然袁隆平报警了,但始终没有找到凶手。随后袁隆平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他的信心遭受了严重打击,差点放弃研究杂交水稻。不过,袁隆平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但这次的意外让袁隆平有些害怕,因此他打算外出寻找在野外生存的"雄性不育株"。

在1968年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学生走遍了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可是却没有找到合适的"雄性不育株",而这也让袁隆平遭受了很多非议,当时有不少人认为他在浪费国家经费,他的研究没有价值,甚至还有人骂他是科学骗子。

面对外界的非议,袁隆平没有放弃研究,在此期间他也经历了各种磨难,在云南遭遇了7,2级地震,在路途中没有合适的育种设备,他只能将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给水稻催芽,长年累月的人工催芽工作,让袁隆平的腰椎出现了问题,但他还是乐此不疲。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学生在海南发现了三株符合标准的野生水稻,并命名为"野败"。在第二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种下了这些野生水稻的种子,新水稻的茎秆粗壮,远比普通水稻高大,可是等到收获后却让袁隆平大吃一惊。

这些水稻的产量极低,稻草倒是长势极好,出人意料的结果也险些让上级领导决定终止"杂家水稻"的研究。

1973年,袁隆平更换了一种用于配种的水稻,这次的试验结果终于获得了成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轰动了中国,自此之后正式面向全世界。到了现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已经超过两千斤,堪称农业奇迹。

2007年,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在颁奖典礼上,美国科学院院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西塞罗纳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向袁隆平表示敬意:

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虽然袁隆平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但很少有人知道袁隆平背后的故事,更不知道他在研究时付出了多少努力,承受了多少非议。

袁老坚守清贫,现在的人都不知道饿是啥滋味,但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死了多少人?苦难不能忘!袁老贡献不能忘记!

向伟大的袁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