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乐仪

2020年11月,上海一88岁老人将300万房产赠与照顾自己的水果摊主,双方在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并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而老人的家属则质疑,老人在公正前就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近日,事件有了最新进展:法院判定,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遗赠抚养协议就无效。有法律专家表示,法院的判定只是当前老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不意味着2019年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时也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当时老人的精神状态如何,遗赠抚养协议是否有效,如老人家属起诉,就得由法院进一步调查取证。

不过,家属质疑遗赠的行为,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讨论。“谁照料,遗产归谁”,这是公众出于人的本能的认知。老人岁数大了,身体不便,亲属不在身旁疏于照顾,反而是一个外人悉心照料。我们不去恶意揣测照料人的心里想法,单纯就照料行为而言,水果摊主是符合公众的道德认知的。

也正因此,老人亲属的“适时”出现和质疑反而被一些网友质疑,被认为是“照顾时不见、要钱时出现”。如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认定,也给事情的最终走向增加了不确定性——公正是否有效?遗赠扶养协议是否可行?房产最终归谁?老人谁来照顾……

但必须认识到,法律的判决是一回事,公众对于事件人物的道德评价是另一回事。如何在法律判决与道德评价之间寻找到一个“人性”的平衡点?正是此次舆论争议的关键所在。

其实,公众对于此事的关注,从来是不改初衷的,就是希望老人能够得到好的照顾,安度晚年。即便法院最终判决水果摊主无法继承老人的房产,也不影响我们对他照顾老人的行为的认可,这就是善良。公众对于此事的热议,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我们愿意看到“好人有好报”,不愿看到人的善良被辜负,这是一种舆论的朴素认知。

水果摊所在的菜市场

监护权归属、房产归属,当然应当交由法律来最终认定,这也是法官需要考虑的事情。不过,网友的热议事实上也应该引发重视,即人的善良,该如何被法律所认同并保障?

当然,并不能先入为主、凭借新闻信息认定水果摊主和老人家属的是非善恶,但应当考虑的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安顿和财产归属,其实是应当引发法律界重视的。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如果子女不幸过早逝去,事实上就容易产生类似问题。

法律法规在这方面应当提前规制,要考虑是否给“主动关照”的人、哪怕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更多法律保障。这不仅是保护一种善良的道德伦理,事实上也是为养老问题探寻更多的解法。

当然,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舆论也不妨给老人和他的亲属、给水果摊主一家一些时间和空间,少些指责批评,多些耐心和尊重,这也是舆论的善良。

更多内容

文字:乐仪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张永群

编辑:王远方 吴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