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协和医生说(北京协和医院)

因为有了女性,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因为有了女性,世界才变得色彩斑斓。

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关乎女性一生、关乎人类繁衍、关乎社会发展,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复杂的学科之一。

让我们通过,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主任郁琦教授的主题演讲一起回顾,协和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的发展历程。

林巧稚规划创建协和妇科内分泌专业组

葛秦生成为中国妇科内分泌事业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巧稚(左一)、葛秦生(左二)查房

在林巧稚教授的规划指导下,葛秦生教授自1956年起专攻妇科生殖内分泌学,并带领张以文教授和谷春霞教授建立了妇科内分泌专业组。三位教授也成为了协和生殖内分泌学科的创始人,开辟了中国妇科内分泌的发展道路。

葛秦生带领妇科内分泌专业组医生讨论病例,左起:徐苓、葛秦生、林守清、谷春霞

中国妇科内分泌事业第一人,如今已104岁高龄的葛秦生教授当之无愧。葛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曾担任WHO人类生殖研究北京协作中心主任。在低剂量口服避孕药的研究、性发育异常分类法的建立、绝经期小剂量激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国生殖内分泌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全体医生为葛秦生教授祝寿

这是葛教授百岁华诞时,中心全体医生为她祝寿时的合影。作为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葛教授在她6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我国妇科内分泌领域的专业医生大多都是她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

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编年史

在葛秦生教授的带领下,我们脚踏实地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在月经相关疾病、不孕不育辅助生殖技术、性发育异常、生殖衰老和更年期管理四大领域都组建了专业团队、开展了深入研究、培养了众多人才,实现了长足发展。

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牵头制定、更新的妇科内分泌多项疾病指南

从基本诊疗方法到试管婴儿,圆女性母亲梦

基础体温(BBT)测定是妇科内分泌最基本的诊疗方法之一,最早在50年代由葛秦生教授率先应用于临床。

张以文教授在国内率先引进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理论。1987年,她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疗法治疗下丘脑性闭经,并使患者成功妊娠。她也是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早的倡议者。张以文教授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绝经协会、亚太绝经联盟活动,并推动建立了中华医学会绝经学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1年,北京协和医院辅助生殖中心成立,这里成为妇产科辅助生育与产前诊断中心

2001年10月,葛教授以80多岁的高龄全身心投入试管婴儿中心(IVF)的创建工作。她考察了IVF发源地英国奥德汉姆总医院,带领相关人员四处奔走,克服无场地、无技术、无人员、无资金的困难,在协和老楼7楼0层挤出一小块地方开展试管婴儿工作,推动了中国辅助生殖领域的发展。

筹建初期,医院选派了三位医生分别前往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学习最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和理念

经过20年的努力,生殖中心各项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一方面改进促排卵方案,一方面改进试验室环境,使试管婴儿技术不断进步,试管妊娠成功率不断提高。尽管我们有许多高龄、卵巢功能差、辅助生殖反复失败的患者,协和的复苏周期妊娠率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新鲜周期妊娠率也处于国内较高水平。

2019年,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整建制搬迁到西单院区后,硬件条件更是得到显著提升:病房床位扩大至18张,拥有6个手术日。从前做试管婴儿、妇科内分泌手术要排队很长时间的情况已成为历史。

从性发育异常葛氏协和分类法,到首个运动员性别鉴定实验室

葛秦生教授领导的性发育异常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一直居于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她首次彻底抛弃假两性畸形的混乱概念,根据疾病病因分类,创新性地提出性发育异常疾病的中国分类法,被称为“葛氏协和分类法”,这一观念比国外提前了10多年。

“葛氏协和分类法”逻辑性强,简单方便,对基础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让诊治有的放矢,得到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和国外专家的推荐使用,从而确立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葛氏协和分类法”得到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认可和推荐使用

这项研究也是2008年国际奥委会选择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奥运会历史上首个运动员性别鉴定实验室的重要原因。

谷春霞教授在国内首先实施腹腔镜检查,率先引进开展外生殖器畸形的保留血管神经的阴蒂缩小复位术,让生殖内分泌学科变得更有温度。

协和已成为全世界性发育异常病例数最多的单中心

这是我在90年代画的手术绘图。当年我们在谷春霞教授和葛秦生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手术已成为经典案例。如今,协和已成为全世界性发育异常病例数最多的单中心,收集临床所见各种性发育异常病例1000多例。

开创国内绝经研究的先河

上世纪70年代,国际关于绝经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葛秦生教授像遍尝百草的“神农”,亲身试药,收集第一手资料,写下了心得体会,许多成为了后来指导临床用药的指南。

葛教授一直认为,中国人和外国人对于激素的应用是有很大不同的。早在1965年,葛教授就从口服避孕药开始,对于适合中国人的激素用量进行探索,首先提出减量的设想。比如替勃龙,当时国际上都是用一片,但葛教授首先认为中国人适合半片。最初国际上很多人反对,后来为国际重复试验所验证,现在全世界都吃半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葛秦生教授首先提出药物减量的设想

200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 报道了WHI(Women Health Initiative)研究结果,题目为《健康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加孕激素的利弊》,在全球引起震动。

在国内外对激素补充治疗风声鹤唳、唯恐避之不及的年代,葛秦生教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临床经验,在《中国妇女报》上公开发表文章,呼吁业界与公众客观看待激素补充治疗,选择合适患者、遴选合适药物,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激素补充治疗没那么可怕。

2003年,她牵头开展了“雌激素对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防治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的是比较观察绝经后长期低剂量补充性激素对心血管疾病和脑海马体体积的影响。研究选择了北京协和医院绝经后50~87岁在职或退休职工182人,结果发现激素补充治疗组脑海马体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长期低剂量激素补充疗法可防止脑海马体的萎缩,这对保护大脑功能,防治和延缓老年痴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为一个开拓者和领路人,葛秦生教授展现出了高瞻远瞩的学术远见和绝不人云亦云的治学风范!

解读中国女性衰老密码

2002年11月,在林守清教授推动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妇科内分泌和妇女健康中心成立,明确提出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概念。

2005年,林守清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西单院区附近选定2个社区进行跟踪随访,这是我国首个且唯一的关于女性生殖衰老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截至目前,这项随访已经开展了15年,这项研究可以获取中国女性生殖衰老过程的宝贵资料,揭示中国女性绝经的真实年龄、更年期症状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更年期症状的特征等。

中国女性生殖衰老前瞻性队列的相关科研产出

徐苓教授在国内较早关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问题。她是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二、三届主任委员,亚太骨质疏松基金会第一届主席。

2018年,协和妇产科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正式成立妇产科学系,以及包括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中心的四大中心。经过70多年沉淀和发展,一代又一代协和妇科内分泌人总结经验、出版了大量专业著作和科普著作。

妇科内分泌与生殖医学中心出版了许多专业书籍和科普书籍,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在更年期领域的成就正在为全世界所瞩目,201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亚太绝经联盟年会上,我荣幸地当选为亚太绝经联盟主席。

2021年的第8届亚太绝经大会将在杭州召开,我们把此次大会的主题定为:从容更年,守护健康。希望在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的背景下,让更年期女性能够以更科学、更开放的心态,面对生命,面对生活。

守护女性健康,我们责无旁贷!

70年代的协和妇科内分泌专业组

2000年的协和妇科内分泌专业组

2020年元旦,生殖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合影

2020春节,妇科内分泌病房医护合影

2021春节,妇科内分泌病房医护合影

#医师报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