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年来,天宫一号、二号相继发射成功,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空航天大国,就连相比美国而言,也不逊色。而就在近日,中国航空界再次传来一则重磅消息,引起了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环球网报道,北京时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稳稳地降落在预选着陆区——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在今年2月到达火星,成功被火星捕获。经过3个月的养精蓄锐,天问一号已在近日实施降轨,完成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在成功软着陆于火星表面后,不久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也将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专家介绍,除了常规的通信、能源(太阳能帆板)、支撑结构、动力系统等部分外,天问一号整体上携带了13个科学载荷,其中7个在火星上空的环绕器上,6个分布在火星车上。这些科学载荷有着五大使命,主要涉及火星空间环境、地表形貌特征、土壤表层结构等研究,将给中国带来火星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与气象有关的研究项目将收集有关温度、气压、风速和风向的大气数据,并研究火星的磁场和重力场,这些也将解答大众的好奇,如火星究竟是什么样的气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我国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副局长托马斯·楚比兴在社交网站上向中方团队表示祝贺。托马斯·楚比兴在“推特”发文称,“祝贺中国国家航天局‘天问一号’团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祝融’成功登陆火星!与全球科学界一起,我期待着本次火星任务将为人类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此,有不少媒体纷纷猜测,美国NASA第一时间向中国发来祝贺,很有可能是希望未来与中国展开合作,比如交换相关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