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问:什么是八识?

师父开示:“八识”有时指“第八识”,而有时指八个识。我们的心,有八种不同的功能。依不同的功能而言,就叫“识”;八个识合起来总称,就叫做 “心”,所以说“一心分为八个识”。

当眼睛面对色尘的时候,我们的心能分辨颜色青、黄、赤、白的功能,叫“眼识”。同理,耳根对声尘,分辨声音悦耳、刺耳、好听、不好听的叫“耳识”;鼻根对香尘,分辨气味香、臭、好闻、不好闻的叫“鼻识”;舌根对味尘,分辨口味酸、甜、苦、辣、咸、淡的叫“舌识”;身根对触尘,分辨所触冷热、软硬、粗细、滑涩的叫“身识”。以上前五识,只能分辨前五尘的粗相。意根对法尘时,通过法尘,不仅能分辨前五尘的粗相,而且能分辨前五尘细相的,叫“意识”。以上合起来就是“前六识”。前五根是“有色根”,第六根意根是“无色根”。“色”就是物质的意思。第六根意根在大乘法里也叫“末那识”。八个识按顺序排,第一是眼识,“末那识”排下来是第七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八界的图表,如果你画一个方框,当中再画两竖,横着分为六个格,那么左边是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中间是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右边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其中前五根和六尘是色法,意根和六识是心法。意根不是物质的,不属色法,当然属心法。八个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就是说,十八界里已经包括了前面的七个识,而十八界有一个总的根源,就是阿赖耶识,顺序排下来叫第八识。所以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有很多很多名字。阿赖耶识是梵语音译,“阿赖耶”是含藏之义,所以阿赖耶识也叫“含藏识”或“藏识”,含藏无量无边不同功能故。前面的七个识是妄心,有生有灭故,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识,指的就是前面的七个识,在小乘法中主要指前六识,但一定不包括第八识;因为蕴是集起之义,而第八识非是集起之法,从来没有生灭,因为没有生灭,所以才能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持种”是第八识独有的功能,其余七识皆无此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平常的身、口、意三业造作以后,都变成种子储存在第八识里面,所以第八识也叫“心田”。阿赖耶识有三种功能。第一种叫“能藏”,像仓库一样,能不加选择地储藏各类种子。第二种叫“所藏”,就是里边所藏的无量无边的种子。种子又叫功能差别,也叫习气,就是我们做完事以后,说完话以后,动过念以后,那种潜在的、缘熟便可以再现的势力。第三种叫“执藏”,其中一个意思,是他能恒被第七识执为内自我,就是说,第七识不知第八识,把第八识的功能据为己有了;另一个意思是,祂能执持种子不失不坏,不论时劫久暂,所谓“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非常重要,我们修行的一点一滴的功德,绝对不会丢失。所以大家尽管努力地去做无边的好事,因为你做的任何好事,说的任何好话,那怕你起的任何一个善念,都不会丢掉。因果就是因此而建立的,不然的话,因果就说不清了。同时,你起的不好的念头,你说的不好的话,你做的不好的行为,也都通通被存了起来,最后受报的也一定是你,不是别人。

所谓异作异受,其实还是自作自受。所以我说大家不要说闲话,不要说别人是非。经典里经常告诫修行人,要“如理作意,如法修行”,如果你乱说话,你一定要受报。大家很奇怪:我说他,怎么我受报?他是坏人,我说他怎么我也变成坏人了?因为那些不好的种子是落到你自己的八识心田里去了,不是落到别人的八识心田里去了。所以修行要明理,要不断地往自己的心里放善种子、清净种子,而不是放恶种子、染污种子。忆佛念佛就是不断往自己的心田里放成佛的净种,若只想阿弥陀佛,全部都是阿弥陀佛的种子,临终的时候,你想到别的地方也去不了,只能去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最终只能成佛。懂得这个道理,你念佛必会更加勇猛精进。这个问题问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摘自:明证法师如来藏讲堂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