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明哲保身
西周周宣王时代,朝中有两位大臣一个叫尹吉甫,另一个叫仲山甫。两人辅佐周宣王治理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尹吉甫曾经写诗称颂仲山甫的公正无私和敢于谏言,这就是《诗·大雅·烝民》中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成语明哲保身,最早就来源于此。它的意思是说,仲山甫这个人,既明白事理又充满智慧,不仅很好地处理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还让自己安全无虞。
随着社会变迁,这个成语的意义和语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明哲保身”更多的是指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尽量不参与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更多的时候,是怕有损于自己,而回避斗争的一种“避险”的处世态度。从语义积极褒扬,到实打实的指出人要以避险思维处世,这期间的变迁,既有社会历史的时间演化,更有更迭中总结出的警示醒言。
8种人格就在你身边
人性之复杂,强过这个星球上的任何生物。通常,人类不那么了解自己,更多的时候,也不怎么相信其他人。因为人性的多变和不可捉摸,让人类不再以单纯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类。而心理学家也通过理论与实践验证过人性的不可捉摸与多样化。
心理学家荣格将人的人格分为了8种:
1、 外倾思维型
此类人喜欢分析、思考外界事物性格
客观冷静,但也固执己见,容易压抑自我情感
2、 外倾情感型
这类型人多为女性,思维常被情感压抑,无独立性
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关系
3、 外倾感觉型
这类型人多为男性,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
对事物感觉敏锐,精明求实,易变成寻欢作乐之徒
4、 外倾直觉型
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新感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
有很多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感
5、 内倾思维型
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理想
常以主观因素为依据分析外界,且待人冷漠
倔强又情感偏执并自我压抑
6、 内倾情感型
这种人沉默寡言,容易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但其人内心有着非常丰富而强烈的情感体验
7、 内倾感觉型
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热衷于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
但他们明显缺乏思想和情感,同时较被动,自制力较强
8、 内倾直觉型
这种人富于幻想但性情古怪,其思想往往脱离现实,很被人理解
自身经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喜欢体验奇特和古怪的东西
个体最重要的是 努力理解与觉察自己的真实需要
荣格说过:“最有意义的生活原型,就是作为个体努力的理解与觉察自己。”人对自我的探索,其实是对归属感的渴求。而在漫长历史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究竟是谁的探寻。一种人向内思索,思考自身;一种人向外探求,靠近客观世界。
这世界本身就存在为两种真实——外在真实,即外部客观世界的真实;内在真实,即一个人内在的精神模式。当一个人分清楚了内外之别后,就不会轻易陷入对世界的盲从。对人对事,他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这其中,当然包括保护自己不被牵涉进入危险境地、保护自己不被恶意、恶人无端卷入。
这其中就包括古人所说的“君子不利于危墙之下”、“防患于未然”、“明哲保身”等等箴言。
危墙之下,安有完卵。如果一个人善于体察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就不会轻易让自己置身于不可预知的环境和处境之下,面临完全未知的风险。
比如,你明知自己不喜欢跟贪图小便宜的人相处,却偏偏要跟这样的人处朋友,这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了;又比如,你明明知道某些人阳奉阴违,却仍然在他/她的花言巧语之下泄露自己的真心话,结果被传得满天飞,被人嘲笑。再比如,有些垃圾人,从来不讲规则,也不尊崇道德礼法,你却非要去跟他讲道理,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呢?
所以,我们常说,在生活中如果你想要活得轻松愉快,一要懂得自己真正所需,离开是非之地或者自己完全没有把握的地方,二是要懂得体察内心,洞察外界,远离垃圾人。一旦明白某些人的人格类型,或者性格特征,就坚决不要靠近。
这样的明晰是非,规避风险,才是自己能够避险趋利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