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可见睡眠对于人体健康还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把睡觉当回事,其实长期睡不好,对人体的危害还真不小。长期睡不好,可使人脾气暴躁、情绪低落、头痛、体重增加、视物模糊、反应迟缓、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健忘、肠胃出问题、做事总出错、车祸风险高、易得病,甚至可增加糖尿病、心脏病、癌症和死亡的风险。良好睡眠,不一定是睡够8小时?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几乎成为了不少人的共识,但是其实睡眠并没有这么机械化的标准。应该根据自身健康状态、年龄、劳累程度等等来看睡眠时间是否合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成人平均每日的睡眠时间7~8小时。当然以上标准也只是一个大体的时间范围,这个睡眠时间的长短还是要因人而异,拥有充足的睡眠则是要看在睡了一夜觉之后起床后,体力是否能够恢复,达到精神气爽的感觉。“片段睡眠”要不得,如何保证优质睡眠?关于睡眠,医生也提出这样的看法,片段睡眠要不得,片状睡眠则是指在睡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中断和觉醒。频繁觉醒可能会引起睡眠剥夺,导致白天出现嗜睡,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优质睡眠标准,首先是自己睡得满意,入睡快,即上床30分钟内入睡;不易惊醒,偶尔醒了20分钟能重新入睡;睡梦不清晰,醒来容易忘;最关键是第二天不疲劳、不打瞌睡,工作或学习质量高。人体的生理机制应该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作息规律才能保证优质睡眠,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都是玩得不亦乐乎,直到后半夜才能够入睡,其实这是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正常的生理节奏,打乱了生物钟。建议大家在这个时间前睡觉,现在知道还不晚多数情况下,都是凌晨1点才入睡,早上9点以后再起床,开始睡够了8个小时,但睡眠期间睡眠质量较差,深睡眠较少,浅睡眠较多,而且容易出现做梦的现象。这样规律,往往会使人特别想睡午觉,中午补上一觉,晚上又很晚才入睡,形成了恶性循环,打破了原有的生物钟,时间久了,对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保持适量午睡是可以的,只是午睡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若是睡得太久或太沉,容易影响晚上的睡眠状态。而且更值得关注的是,尽量保持在晚上11点前入睡,毕竟晚上11:00到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对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过了晚上11点之后,身体的各个器官也要自我修复,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入睡,可能会加重身体器官的运行负担,影响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第2天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想要拥有高质量的睡眠,保证睡眠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尽量保证在晚上11点前入睡,这样更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从睡眠中得到休息放松使身体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