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 永遇乐 璧月初晴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湘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鉴赏:这首词作于南宋灭亡后两年,抒发的是沉痛的故国哀思。“壁月初晴,黛云远淡”,首二句写景,月轮皎皎,天高云淡,本是一片佳美之景。但随后一句“春事谁主”,将词情拉低,原来是伤心人别有怀抱。“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由“禁苑”“湖堤”二词可知,这里写的是南宋都城临安。“娇寒”与“倦暖”是词人主观感受的真实写照。而“前度”一词表明,词人在故都沦亡后又重新来过。“遽如许”三字,好像从心底喷涌而出一样,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词人的哀痛之情。南宋灭亡以前,春日的临安宫苑也是寒暖适宜,甚为舒适的,无奈春光易逝,好景来去匆匆,如今故国已经沦亡,实在堪哀!词人接着感叹:“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往日道路上香尘滚滚,华灯闪耀,但如此好景,词人却不知道珍惜,竟是“长是懒携手去”,心痛之情可以想见。“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末二句以景物喻愁,将心中的沉痛和盘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这三句转到对北宋南渡的回忆。“宜和旧日”,实指北宋。“临安南渡”,指北宋南渡后,都城由汴京迁到杭州。“芳景犹自如故”,宋虽南迁,但景色如故。这里暗含不堪回首之叹。“湘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这三句写词人李清照的身世。

易安生于北宋末期,而词人生于南宋末年,两人都身经乱离,身世有相似之处。这三句讲易安南奔时书籍丧失,三五月明时感怀,写下很多凄苦的词作。但易安南奔,犹存有半壁江山。而词人作此词时,却是国无寸土,故他怆然叹息道:“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鄜州今夜”,用杜甫安史乱中寄家鄜州的境况自喻。无路可走,无家可归的词人此时只能:“空相对,残钉无寐,满村社鼓。”当时,江南一带的抗元斗争仍在进行,词人家在庐陵,欲归而不能。作者怀念家中的亲人,不免要抒发胸中的郁闷之情,但不知亲人们是否知道。词人夜不能寐,只好对着残灯排遣愁闷,此时满村传来社祭的鼓声。元宵夜的社鼓,是农村于新春祈求丰年举行的常例仪式。故国沦亡只有词人一人伤痛,他人敲着锣打着鼓,无丝毫悲哀之意,两相对照,愈发显示出词人内心的沉痛与无奈。这首词每一段都是先景后情,情景交融,疏密相间。两阕末尾,作者都在大力铺写当时的情景,可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给人以无限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