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央行的一篇学术论文,让文科生们成了全网讨论的焦点。这篇论文主旨实际上是是在讨论中国的人口问题,其中有不少颇具见地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整个金融口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学培养太多文科生,会不会对国家发展产生副作用?”很快成了舆论热议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文科生朋友当时就有点“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感觉一些学文科的同学和老师也觉得不服气,说污名化文科生就是在污名人文思考,贬低人的价值。

对于这件事,康康是这样看的:

中国大学文科生处境真的很艰难

近三十年,中国大学按大类分的毕业生人数情况如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从人才供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之前看过一个数据:相当一部分文科专业,全国各大高校每年毕业的学生,社会需要5-6年才能完全消化完。

这样严重的供过于求,使得很多文科专业的毕业平均薪酬,以及就业满意度都长期低迷。甚至惨到你上这四年大学,对你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即一生每年预期的收入加权复合),不仅没有丝毫的提升,反而会有明显的下降。

在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就业情况挂红灯的专业榜单中,长期都是一大半是泛文科类专业;像法学,中文这样的专业,就干脆在榜上一躺就是十几年。

去年毕业季看到的数据,某中部地区985高校,部分文科类专业毕业后一年,平均薪水不到6000元;而和他们同校的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的同学,则普遍一出校门就能拿到两三万。

不少大学的校方,并不愿意让学生对这些情况了解的太清楚;在他们公布的学生毕业就业数据中,会对相关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或者干脆就不公布分学科分专业的就业薪酬数据。

如果你知道身边一起上课,一起在食堂打饭的同学,可能一毕业收入就是你的三四倍,很快社会地位就会拉开差别,你的心态也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

“三千块钱你想雇个农民工?门都没有!你也就能雇个大学生!”,类似这样对大学生的调侃和嘲笑,很多同学可能都听过。不少同学看到这些说法会觉得很气愤,觉得自己的努力受到了侮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你如果去各大招聘网站和线下劳动力市场看看:出三千月薪去招农民工,就是没人搭理你啊;出同样的价钱去招大学生,就是能收到一堆简历啊。这些学生的处境更难:我不妥协能怎么办?难道都毕业了,还要在家啃老,再找爸妈要钱吃饭吗?面前有这么一份工作,虽然薪资确实低得可怜,但至少有比没有强吧。

这些年公务员考试如此火爆,很大程度上也是缘于此:对于这些文科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进入体制当公务员,基本是他们面前唯一的上升通道了,所以才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地往这挤。

文科教育是怎么被玩坏了的?

每年几百万大学文科类毕业生拼尽全力,却找不到一个对口的工作,而且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好多年了;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而是这个社会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他们没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大学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名额的分配,几乎完全不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部分专业招生人数远远超过社会承受能力。

而这里的“部分专业”,其中相当一部分,就属于文科和可以视为泛文科的一些经管类专业。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社会是不存在所谓”文科生不好就业“的说法的。那个时候大学是包分配的,你只要能顺利毕业拿到两证,国家就会给你安排一个基本对口的岗位。

那时候的大学入学率非常低,大概只有10%左右,几十个年轻人里才有一个能读大学。高校招生文理比例的失衡,以及文科大学生的严重过剩,都是从90年代末“高校大扩招”开始的。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经济受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打击,大量中小国企、集体企业纷纷破产,青年就业难和中年下岗潮叠加起来,就业形势压力山大。

从1998年开始,到2008年为止,整整十年的时间里,几乎以每年扩张50%的速度急速扩张。仅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把大学毛录取率从10%左右拉升到超过50%,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民族几千年尊师重教的传统,让老百姓只要有机会,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大家都出来花钱,社会总需求就上来了,经济也就盘活了;另一方面,大量本来要失业的过剩劳动力被关进了校园,也就不会无所事事在大街上闲逛,影响社会稳定了。

鼓吹大学扩招,可以说是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代价是什么?是大扩招后连续好几届学生的教育质量。当时的各大高校对这种规模的扩招毫无准备,扩招命令一下,立马陷入了手足无措的境地。

你想,如果是你的校园里,本来设计给一万学生用的教室、宿舍、食堂,两年后就得分给两万人用,得拥挤成什么样?对于高校管理者来说,更严峻的问题是:这么茫茫多的学生,该怎么教他们?

开个理科专业,你得有实验室吧,你得买一堆实验仪器吧,你得聘一批管理人员吧;开个工科专业,你得有实验车间吧,你得买机床吧,你得配一堆加工仪器工具吧;就算开个计算机类专业,你也得有钱买电脑,有机房有宽带网吧。

但当时各大高校的真实情况是:学生实在太多了,上面这些东西他们都配不齐。而要开个文科专业就啥都不用,只要有个教室,找个老师来,对着台下几百个学生吧嗒吧嗒一通乱讲,就能搞定一堂课;多聘几个就能搞定一个专业,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招生收学费了。

当时如雨后春笋一般,平地冒出来的几百家三本“独立学院”,连聘老师这一步都省了,给学生上课的老师全都来自母体公立高校,实际上就是在蹭国家的便宜。当时的二、三本高校很多都是这样子,拼命的新增和扩张中文、英语、经管、法律、外贸等,培养成本低门槛低的泛文科类专业,很快毕业生的文理比例就失衡了。

部分高校=失业人口制造车间

国内高校手中有两个从计划经济体制中保留下来,效果极为神奇的政策工具,阻断了上面的就业市场自我调节机制。:

高考招生时,半强制的专业调剂 学生入校后,对转专业极其严格的控制。国内高校管理的这两点特征,和国际高等教育的主流完全不同,堪称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国特色”。

每年都有几十上百万的学生,在两眼一抹黑的情况下,被“调剂”进一个自己没报,甚至根本没听说过的专业;他们高高兴兴走进大学,学了半年一年后,才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真实就业情况惨不忍睹,毕业预期薪酬不如农民工。

这时候稍微有点脑子的学生,也会想赶紧换个有前途的专业了;但学校好不容易才把你招进来了,你还想跑?哪有这么简单?对不起,专业GPA前5%的学生,才有资格转专业,校规上写得明明白白的。真正不适合自己所学专业,学业有困难的学生,有可能把GPA抬到年级绩点前5%吗?你觉得不合理?谁让你开始报志愿的时候没看清楚呢?

这时学生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彻底躺平,浑浑噩噩混四年拿毕业证走人;要么放弃前面投入的所有时间成本,滚回去复读重新高考。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是没有勇气“从头再来”的,90%以上都选择了前者。

高校们即使明知某些专业根本就没有社会需求,毕业基本就相当于失业;但在这样的招生和管理体制下,只要学校的名声和地位还在,具体院系不管办成什么样,都能招得到学生。为了让学校继续办下去,为了给老师们继续安排工作,每年还是会照样招生,源源不断地给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失业待业人口。

将来还会是这样吗?

16年以后,随着中国人口前景的越来越不乐观,新增劳动力越来越少;像护工、保姆、技工等一线蓝领工作岗位,招工难的问题愈演愈烈。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以及前方清晰可见的人口断崖,继续让高等教育“过剩”下去的代价,我们的社会确实已经背负不起了。

国家近年来也在逐渐有动作,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在中考就进行强制分流:让一部分学生去读高中然后考大学,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去读中专、职高,毕业直接去工作。

目前相关部门提出的长期方案,是上面这两个路径的学生,比例是一半对一半;之后随着人口数据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分流比例还可能会进一步增长;

而之前高校大扩招时代扩张的最厉害,事实上长期过剩的泛文科类专业,也将是这一步收缩的最厉害的。二三本高校的很多泛文科类专业大幅度减少招生,才能腾出人来,实现职业院校每年百万级别的加速扩招。虽然很多相关专业的学生、老师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这样的变化已经是既成现实,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勉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