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及翁 贺新郎 游西湖有感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字时学,号本心,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人,徙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自试尚书侍郎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将至,弃官遁。宋亡不仕,闭门著书。原有集,已佚。今存词一首。

鉴赏:这是一首抒发作者对国事的忧虑之词,写于宋理宗宝祐元年,那时北方蒙古兴起,南宋得以暂避祸乱,偏安一隅。词人游西湖时,看到了四种人:一是有权势的人,他们歌舞升平,全没想要收复失地,澄清四夷;一是有志向却得不到任用的人;一是一般老百姓,认为倚恃天险就足以保平安;一是林中高士,自命清高,不问国事。通过对这四种人的刻画,作者推出国家无望的前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开首四句劈空而开,将矛头直指向南宋统治者,说他们偏安一隅,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其中“一勺”讽刺意味犹浓,西湖不算很小,词人为什么拿“一勺”来比拟?西湖代指临安,这里是说南宋统治者耽乐于狭小的河山范围之内,全无收复中原之意。词人对此十分气愤,故说“一勺”。

“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洛阳花石尽”,当年宋徽宗曾派人到洛阳大肆搜刮民间花石,在汴京造艮岳,这是北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北宋灭亡后,中原成了“烟渺黍离之地”。但这历史教训并未给世人以警醒,“更不复、新亭堕泪”,没有人如新亭周频一干人那般为国破而流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何人是?”看那南宋朝臣,一个个拥着美人,乘着画船,游兴盎然。在这群人中,会有人力挽狂澜,担负起收复中原之大任吗?这三句讽刺意味也很明显,在那只顾享乐之人中怎么会有中流击楫人呢?

“千古恨,几时洗”,既然宋室无人,亡国之恨何时才能洗刷?词人的悲愤之情于这一问中尽显。“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此三句抒发自己及其他有志之士不见用的愤懑之情。“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才士不见用,国家都靠着一条长江天险来维持。“衣带一江而已”与“一勺西湖水”同用讽刺手法,嘲讽宋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不复国。而“便都道”两句则更为直接地嘲弄了南宋统治者的昏聩无知。

“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在这乱世之下,有人干脆退隐山林,不问国家之事,他们也令词人深为不满。在极度的悲愤之中,词人慨然叹道:“天下事,可知矣!”读之令人扼腕。这首词风格酣畅恣肆,不遗余力地抨击当时苟安之风,写得振聋发聩。此词语言风格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明显,有苏辛以文为词的特点。词中多用设问和感叹句,形式多样。作者或通过对比提问,或自问自答,或通过发问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深刻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