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上,一位日本女子垒球队的选手在接受赛后采访时兴奋地说:“能够代表日本国家队战胜中国队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这样年纪情况下打败中国队我很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口中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沉浸在自己“归化”后打败中国队的喜悦中,完全忘记了当年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以及小时候父亲给她讲过的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这一刻,在她眼中成为了展现实力,证明自己的时刻,却成为了父亲心中永远的痛。

这个女子叫做任彦丽,不!还是应该叫她宇津木丽华比较合适,毕竟任彦丽这个名字连名带姓已经很久没人这么称呼过她了。

在讲述这个女子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宇津木丽华的老父亲,他叫做任伟凯,一个胸口上挂满勋章的抗日名将,这些荣誉都是当年保家卫国时,他浴血奋战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帝国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烧杀抢掠,反响了累累罪行,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保留着他们入侵的证据,他们如同洪水猛兽般在我们的国家肆虐,甚至更加冷酷无情。

任伟凯作为一名中国男儿,在民族危难面前,从戎报国,将侵略者赶出了我们的国土,在这场战斗中,他亲眼看到了战友的牺牲,以及战争的残酷,尽管知道这场斗争随时会令人丧命,但为了祖国的将来,他义无反顾。

是一群像任伟凯一样的战士换来了如今的和平,进入和平年代后,1963年,他的女儿在北京出生,她为女儿取名为任彦丽,其实任伟凯对女儿将来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女儿过得好,他也就满足了,但在他心中,女儿一定要有一颗爱国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彦丽在父亲的教导下长大,父亲给了她宽容和父爱,在并不富裕的时代,给了她一个相对美好的童年,后来学校里的教练发现了她的运动天赋,后来她还进入了中国国家女子垒球队,教练和同伴都对她寄予了厚望,希望她今后能够为中国垒球的奥运事业做出贡献。

80年代,年轻的任彦丽成为了垒球队的队长,各大教练队愿意传授自己宝贵的经验给她,1986年,她代表中国出征,带领队员取得优胜,而她更是包揽了“本垒打王”和“打击王头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父亲任伟凯在电视机前看到女儿的比赛,感到自豪和光荣,因为越是经历过是艰苦的人,越是能体会这份荣誉背后的意义。

运动员的黄金时代是非常短暂的,创造了辉煌过后,面临的就是陨落,很明显,各大教练开始注重更加年轻的选手,要想持续创造辉煌,年轻的运动员才是潜力股,任彦丽是一个不服输的女子,她不甘心,但时间不饶人,1988年她光荣退休。

此时,她曾经的日本教练宇津木妙子认为她还有潜力,劝她去日本发展,此时她将父亲的一世英名和教导抛之脑后,为了自己的发展,她去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垒球队中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曾经劝她赶紧回国,以她当年取得的成绩,在垒球队中也可以当一个教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加护花”,她依旧可以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但任彦丽完全不听劝,甚至在后来还自愿放弃中国国籍,改为日本国籍,名字为宇津木丽华,成了一个纯粹的“日本人”。

痛心疾首的父亲多次相劝不听,作为一名抗日名将,他无法忍受女儿做出这样的事情,不惜斩断这份亲情,表示永远无法原谅女儿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日本发展的宇津木丽华得到了宇津木妙子的支持,她曾经的光辉战绩以及她当下的球技得到了很多日本选手的崇拜,成为了日本垒球职业联赛的专业户高崎队的队员。

1998年亚运会上,35岁的宇津木丽华代表日本队和中国队进行PK,最终取胜,此时她兴奋的宣告了她的胜利,表示:“中国队很有实力,但在日本队面前没有机会,在日本对面前不堪一击……”这句话一说出来,让原本还表示理解宇津木丽华的人也心寒了。

在日本的帮助下,宇津木丽华确实赢得了她个人的荣誉,在垒球界,她都是常常被提及的辉煌人物,但身上却少了一份爱国情怀,在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之间,她坚定不移,哪怕是众叛亲离也好,她都选择了后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她已荣誉满身,功成身退,但不知道她在众星捧月的日本,是否会想起满眼泪痕的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