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市雷雨频发,部分时段雨势强烈。对于洪水与抗洪,我们并不陌生。在神话里,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在现实中,有古人兴修水利的实证。那么古人是如何抗洪的呢?咱们就先从武汉首个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说起。

暴雨冲刷出的古人智慧

4月30日,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网消息,湖北省批准明屈家岭遗址、明楚王墓、龙湾遗址、炎帝神农故里、东坡赤壁、关陵为第一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其中,明楚王墓位于武汉光谷。

明楚王墓群具体位置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的龙泉山风景区,其东、北、南三面环水,滨临梁子湖;南北有两条山脉自西向东连绵9公里,与处于盆地中的景区形成二龙戏珠之势。这里是明朝 (公元1368-1644年)八代九位楚藩王的陵寝,自第一代昭王始,历传庄、宪、康、靖、端、愍、恭、贺王共九王。楚王一脉历时274年,其间盘踞武昌府达263年之久,是明代各亲王中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支,几乎与明王朝相始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昭园俯瞰图

明代皇家陵寝的勘察,以中国传统的“风水学”为依据,追求“龙穴砂水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向。明楚王墓的修建是这种理念在地方藩王墓中的最佳体现。

当初人们在修筑建筑时就考虑到雨水的问题。首先是选址,昭园坐落在天马峰下,坐北朝南,北高南低,依山就势修筑而成。在外城垣的北墙上,依次开设四个劵孔式泄水孔,以便于将山上流下来的水通过泄水孔流到陵园内,以减少山流对墙体的直接冲击。进入到陵园内的水则通过暗沟汇集到金水桥处。

墓室是整座陵园的核心,重中之重。为了防止墓室进水,智慧的先民们在外壁上先裹了一层用糯米浆搅拌沙、土、石灰的三合土,厚约50厘米,形成一隔离密封的保护层,另外在三合土层之外又版筑了一层厚约20厘米的木炭层,形成双保险,防止山上来的洪水对墓室造成破坏。此外,在墓室的东南角,有一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排水沟,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跟山坡下的自然冲沟衔接在一起,从而使地宫内的积水可以及时排放出来。

整座昭园依助地势设计巧妙科学,内城垣的雨水通过暗沟汇集到金水桥中,再通过暗沟从外城垣南边的两个泄水孔顺着园外暗沟直接排放到位于整个茔园东南方的荷花池中。荷花池,学名明塘,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明一朝,风水学说盛行,尤其是帝王陵墓在选址时,特别讲究风水。《葬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有止。”而明塘就是用于聚气,以保障整个陵园的生气。除此之外,另有它的实用性,即将整个园区的排水汇聚在一起,消除因为雨水的原因对陵园建筑特别是对地宫的侵蚀。明塘的建造不仅解除了地下水患对陵园的威胁,也使整个陵区的自然环境更好,符合明朝修建陵墓追求融墓于景的特点。

昭园水系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昭园金水桥一角(图左为桥体,图右下为暗沟排水口)
昭园干沟(金水桥西侧)

水无长形,因势利导

昭园的排水系统也曾堵塞过,近年最严重的当属2016年和2020年7月梅雨。当然,近期的狂风暴雨严重,雨量却不如去年七八月梅雨时节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堵则溢,疏则顺”,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因势利导乃古人之大智慧也。2016年暴雨过后,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痛定思痛,着力昭园环境和排水系统的整治工作。2019年3月28日,在龙泉街党工委的大力推动下,在省市区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明楚王墓群昭王茔园环境整治工程历时5个月完工。该工程对园区的各种道路、神道、甬道进行全面保护修缮和恢复;疏通、加固、修缮、完善园区内外的各项排水设施;重新栽种、修理园区内的绿化;对墓园内各类石质文物实施清洗、加固、防护措施。

昭园环境整治工程排水系统设计稿

同时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明楚王墓文物管理所认真贯彻落实防汛救灾相关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遇到紧急情况启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密切关注气象和地质灾害预报,高度关注雨情水清风情汛情,及时组织排查遗址园区易涝点、灾害险情和隐患。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建立汛情报告制度,及时汇报沟通。

责编:贾亭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