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新办举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情况发布会。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回应南都记者提问时指出,按照“边试点、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已把这次普查试点数据、成果应用到地方的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和公共服务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防灾减灾日,福建省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思明区和海沧区举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图源 新华社

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但一种灾害在什么地方发生,一个地方有哪些灾害风险点,相应的应对体系是否完备,则有着相对明确的答案。若能充分调查这些信息,无疑会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极大的帮助。本次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的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于今后的自然灾害应对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为涉及面广,此次普查过程可谓复杂,需要许多细致的工作。按照郑国光的说法,“此次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统筹要求高、技术难度大。”

据介绍,普查的主要目标有三点,首先是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这方面的信息可谓是此次普查的“基本盘”,也是其他后续调查的基础数据信息。具体来说包括三方面的数据信息,一是灾害信息,包括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六大类22种灾害致灾信息;二是承灾体信息,包括人口、经济、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等方面;三是区域综合减灾能力,也就是灾害应对的能力。

对于后续减灾救灾工作而言,了解致灾信息、承灾体信息以及减灾能力可谓缺一不可。其中的道理很简单,灾害是否会造成致命后果,除了灾害本身的破坏力,显然还与一个地方人口的多寡、经济水平的贫富以及公共服务的强弱等息息相关;而如果一个地方具备良好的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灾害带来的影响。

全国防灾减灾日,福建省厦门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思明区和海沧区举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图源 新华社

有了灾害数据“基本盘”,就可为后续制定灾害应对策略提供支撑。此次普查的最终目标在于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建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分区域、分类型的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健全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治区划等技术方法体系,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制度体系。

本质上说,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梳理从致灾信息、承灾体信息以及减灾能力等诸环节,意在全方面推进“智慧减灾”体系建设。考虑到过去全国在相关的数据统计和能力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机制,此次普查也是一个制定技术规范的过程,即要“基于普查统一的底图、统一的软件、统一的技术规范、部门间数据的共享,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科学化、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每一个数据的采集、更新都需要具体的个体跟进,由此也不难理解,此次普查既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种新工作机制的探索。可能类似大规模的普查会存在一定的周期,但一旦形成普查组织实施模式和普查队伍,就意味着相应的工作会保持常态化。自然灾害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灾害应对的诸环节也要以变应变。

对于中国“智慧减灾”的前景,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志华如此表示:“未来我们不仅可以告诉大家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而且还可以告知大家这样的天气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些地方致灾的风险大,需要重点防范,从而推动灾害性天气预报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转变,大大提高预警信息的针对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有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这样细致的工作作支撑,相信这样的预测很快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