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波关于文物、博物馆类的综艺节目走进大家的视野,也让公众看到这么一群人,将大把的时光和精力放在博物馆里,喜爱研究里面陈列的每一件展品,对其倾尽心血,并不厌其烦地向来访者讲述着展品背后的故事……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就是这群人的聚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百年名校的南开大学,早在1980年就开设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博物馆专业。因此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南开大学表示十分有发言权。四十年来,南开大学的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为中国的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坐拥“全国第一”美名的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

南开该专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为培养博物馆急需的管理和研究人才,在国家文物局的建议下,1979 年11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筹备博物馆学专业,为大学培养文博人才开创了先河。1980年2月25日,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新设博物馆学专业——这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博物馆学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如此,南开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在校友会2020中国历史学类一流专业中位列前茅,被评为5星级的中国一流专业。此后,南开历史系的强大师资文物博物馆界的著名专家,共同撑起南开文博专业的教学科研,始终走在发展前沿。

在2000年,南开大学的历史学院成立后,博物馆学专业更名为如今的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河,转眼间,南开的文博专业已经桃李满天下,成为中国文物博物馆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还曾多次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开办文博专科进修班、研究生班、省级博物馆馆长培训班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眼国内外文博领域,均能找到南开学子的身影,他们为文物博物馆事业贡献才智,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更有文博校友担任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员和世界许多博物馆的研究员。南开文博这一特色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已经结出累累硕果,为南开百年历史,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这也能看出南开的文博专业在行业中不可撼动的地位,这与其出色的人才培养分不开。如今,南开大学的文博专业课程完备,有中国通史、博物馆陈列艺术、物质文化史、古器物学等20余门。不仅如此,这些课程体系和部分教材甚至还在文物学、陵墓考古、汉唐宋元明考古、博物馆学研究等领域中的相关成果得到海内外同仁的高度认可,获多项国家或省部级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南开文博专业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探索各种教学模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习活动,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专门技术,在之后的深造和工作中更具有竞争力。比如2016级文博专业本科生刘云起,专业保研综合排名位列第一,保研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考古系;“南有嘉鱼”团队打造虚拟仿真课程,项目参加了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一举在天津市斩获金奖……

作为走在全国高校前列的文博专业,南开大学的博物馆自然也是顶级的。一流的大学,就应该建设一流的大学博物馆。南开大学的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和各地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就连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都曾调拨馆藏文物给南开的文博专业,用于教学标本。截至2014年,南开大学博物馆已拥有国家一二级文物的藏品总量近三千多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编还听说,自从博物馆对外开放以来,新加坡总统、英国驻华大使、教育部副部长等有关领导,著名艺术家范曾,著名学者叶嘉莹,南开“校父”严修曾孙女严文苓,以及学校历届校友等都曾先后来馆参观。这让小编都忍不住想去一睹南开博物馆的”风采“。

如今,释放文物资源潜能,挖掘文物资源价值,使博物馆事业发展成为促进南开大学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新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共同承担了汉十高铁(武汉到十堰)文物保护工程

2019年,博物馆策划了名为《把历史留给未来—南开大学博物馆与纪念性建筑》的图片巡展,展示了南开大学博物馆和八里台校区内具有历史意义、承载百年南开品格的建筑、雕塑、纪念碑等建筑和设施;

2021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周总理外交思想图片文献展通过大量珍贵史料、纪实照片再现了新中国大国外交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质疑说”南开大学没落了”,在小编看来就是危言耸听。就从以上的文博专业看来,南开大学的实力自办学至今一直在国内高校中位居前列,在文物与博物馆领域的地位始终不可小觑。因此,同学们要擦亮眼睛,不要错过南开大学这所宝藏大学!

关注“掌上志愿”,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报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