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只要你下次考个一百分,妈妈就奖励你你最想要的玩具。",这样的话语,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将学习成绩,或者是孩子的乖巧程度与各种奖赏挂钩。"孩子,只要你......,我就满足你想要......的愿望",我们经常说出类似的话语并做出这样的行为,我们把我们认为的孩子最想要的东西作为激励孩子的主要动力。

在育儿的过程中,许多教育家提倡父母要给孩子"奖赏分明"的原则,意在激励孩子更加有动力实现某些目标,然而,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实则不然。今天,我就来讲讲:"奖赏分明"是育儿的毒鸡汤,"内在驱动力"才是育儿的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奖赏分明"的原则,放大了物质奖励

当我们将每一次孩子的进步都与奖励联系在一起时,会给孩子形成一种观念,即努力学习(好好听话)=获得近期最想要的玩具(最想要做的事),在这种观念下,积极生活丧失了原本的意义,价值观念还未成型的少年,会把获得最想要的玩具当成好好学习最大的动力,在他们心里,他们努力的原因并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逻辑,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外在需求,或者说是满足父母的需要。因为每一次的进步,父母都会给予他们"奖赏"。就这样,奖赏从辅助的位置变成首要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奖赏分明"的原则,养成了孩子的功利心

当做的许多事情都有了外在条件,少年的初心会渐渐被扭曲。做事情总会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功利心重,动机不再单纯,许多时候不会思考事物的内涵,更加注重的是带来的即时物质的快感。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

三、"奖赏分明"的原则之下,是另一颗被遗落在角落的心

在外部环境的激励下,相信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努力的想法,也许不一定是为了那吸引力满满的奖励,而是为了从最爱的长辈口中讲出的那一声表扬,因为此时,被表扬的孩子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听到了自己最想要听到的回应,是的,他们会绽放出感染力十足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们是不是忘了在聚光灯之外的地方,还有着许多渴望被注意到他们的努力的孩子呢,成年人亦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事情,何况是各有所长的孩子呢?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许我们能够陪伴孩子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是我们不可能陪着他们一辈子。人的一生很长,作为孩子对这个世界许多事物的启蒙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找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向前走呢?

四、不过分依赖外部环境,找到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何为内在驱动力呢?是孩子想要完成一件事情所获得的精神满足与内心的愉悦感。是当外部环境无法给予你即时的奖励时,你依然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导孩子去探索,当去除外部的物质影响时,依然想要完成一件事情的原因是什么,让孩子明白:内部提升是事物最原始的动力,也将会是最永恒的动力。

五、将"奖赏"化为内心动力的外化

孩子的三观形成与生长环境有着巨大的联系,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给予的是正确的引导,奖励并不是不可实行的,重要的是正确的奖赏形式,应当在实行奖赏时,第一步:我们应当询问孩子本身想要什么,是的,并不是自己将最适合的奖励给他,而是询问他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不仅可以跟孩子交流,而且可以了解他内心的真正想法。第二步:了解到了孩子想要的奖励,若是大多倾向于外部物质奖励,父母应该予以引导,引导孩子探索更本质的初衷。再进行奖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上面的话,有些父母可能会想:"我想让我的孩子轻松一些,压力不要太大,进行物质奖励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我们强调的是不要将外部物质强化为奖励,进行放松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以多种方式进行。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愉快接受知识,希望我们都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为正确的引导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