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初,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南加州附近的海域,发现了疑似装有DDT的废弃铁桶,数量达到了2.7万个之巨。我们现在知道,DDT不管对人体还是对动物都是有害的,但是在上个世纪初,DDT不仅被用作除害农药神器,更是被当做世界疟疾的终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DT高光时刻

DDT(滴滴涕)学名叫做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属于有机氯农药。它早在1987年就被奥地利的一位名叫蔡德勒(Zeidler)的学生发明出来,但是直到1939年,DDT才开始被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当时世界各国的农林虫害肆虐,苍蝇、虱子、蚊子等害虫会引起疟疾、霍乱、斑疹等传染性疾病。1935年,瑞士生物化学家保罗米勒为了解决粮食严重短缺以及伤寒疫情等问题,开始寻找“理想的触杀性杀虫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1939年,米勒发现DDT能够有效灭杀蚊子、虱子和作物害虫。而这一个成果也经过了瑞士政府和美国农业部试验,证实非常高效以及安全,甚至可以直接用在人的身上。

而DDT最高光的时刻,则是在二战时期。在引入DDT之前,因为疟疾,斑疹伤寒,黄热病,等疫病已经导致全球数以百万计人类死亡。

在温热的太平洋战场上,受这些疫病的影响就更大了。所以为了消灭蚊子、虱子等传播源,人们便将DDT应用到战场的消毒中,比如像美国海陆军会让新兵入伍时,全身都要用DDT来进行消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当二战结束后,人们不管是在预防传染疾病还是在防止农林虫害,都非常依赖DDT,甚至拥有了“万能杀虫剂”的称号。

为了表彰保罗米勒在防止传染病方面的重要贡献,1948年米勒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DT出现问题被禁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初版了《寂静的春天》将DDT的负面作用公之于众。书中提到了DDT拥有化学结构稳定,不能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等特性,比如脂肪之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研究显示,DDT在自然环境中降解95%需要30年,足以证明其极强的延续性。而且当自然环境中的残留的DDT被鱼虾吃进去以后,会在身体里长久储存下去,直到死亡或者被其他物种吃下去,进而进一步传播DDT的污染范围。

当时人们发现即使远在北极的北极熊和南极的企业,身体里也出现了DDT的残留物。而作为一种有毒的化合物,DDT会使鸟类的壳变薄,导致幼鸟无法顺利存活孵化。比如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英国的雀鹰就因为DDT的滥用,濒临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DDT也有增加癌症病变的可能,比如加州海狮过去几十年大量死于神秘癌症,经查证后,DDT是其患癌的主要原因。

1970年,瑞典率先通过立法禁用DDT,此后其他各国纷纷效仿。2001年5月,《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将 DDT列入“肮脏的一打”。截止到2005年5月底,已有151个国家或组织签署了该公约,其中98个国家或组织已正式批准了该公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DT的回光返照

虽然已经证实了DDT对于环境的污染,但是对于人体的危害,并未有太多的证据。而当DDT被禁了以后,非洲的疟疾却又重新开始抬头。2000伊始,非洲每年仍会有1亿例疟疾新发病例,100多万人死亡,其中有每天会有3000名孩童婴儿因此而死亡。

为了减少这一情况的产生,联合国在2006年9月15日的一次发布会上,正式解封DDT,推荐在室内合理使用DDT来防治疟疾。2008年,就有10个非洲国家开始采取使用DDT来控制疟疾,并顺利的将国内的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2009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却重新制定了消除 DDT 的计划,预计到2017年禁止生产 DDT,2020年全球禁用DDT。

结尾

从诞生到现在,DDT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100多个年头。

它有过很多优点,帮助人类防止了霍乱、斑疹和伤寒的大流行,并且还有效的控制了脑炎和疟疾的传播,拯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它造成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有无数的鸟类因它而死亡,即使50年未再生产,人们在环境中仍可以检测到它。

人类是矛盾的,虽然人们在70年代就禁用了DDT,但是在那之后又不断发明出毒性更甚于它的杀虫剂。而当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之后,还会不会继续禁用这一类化学合成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