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外交

量身打造

让你原创的贴身平台

Ny.2021 / No.1094

媒体合作 | 学术原创投稿 | 广告联系

邮 箱:fydwjzhuanyong@126.com

编辑 / 外臣

审核 / 风嘴

国关读书会·青大009期

——读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

作者 / 国关读书会·青大

国关读书会·青大008期:读《大外交》

(点击可直接阅读)

目录

一、活动信息

二、参会名单

三、书本介绍

四、篇目梳理

第一部分(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历史沿革)

19-国政-薛凤硕

第二部分(现实主义与霸权体系)

19-国政-曾繁辉

第三部分(自由主义与多边主义研究)

19-国政-孙都莹

第四部分(建构主义与无政府性)

19-国政-宋健新

第五部分(文化理论与第三种方法)

19-国政-王璐

第六部分(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心理学)

20-国政-陈铭露

第七部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19-国政-赖心成

第八部分(行动的逻辑)

18-国政-朱翊民

五、自由讨论

一、活动信息

时间:2021年5月16日(周日)14:00~16:30

地点:青岛大学金家岭校区二号实验楼会议室214

嘉宾:高鹏老师(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主持人:蔡凌昀、赖心成(19国政)

时间安排:

13:50~14:00 老师及同学到场

14:00~14:10 开场及书本介绍

14:10~15:10 篇目梳理

15:10~15:20 中场休息及合影

15:20~16:20 问题解疑及自由讨论

16:20~16:30 老师点评及结语

二、参会名单

(一)篇目梳理

第一部分(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历史沿革)薛凤硕

《西方国际关系学》《权力•制度•文化》《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

第二部分(现实主义与霸权体系)曾繁辉

《权力政治与结构选择》《霸权体系与区域冲突》《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

第三部分(自由主义与多边主义研究)孙都莹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国家制度与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研究》

第四部分(建构主义与无政府性)宋健新

《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无政府文化与国际暴力》

第五部分(文化理论与第三种方法)王璐

《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文化、文明与世界政治:不断深化的研究议程》《第三种方法》

第六部分(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心理学)陈铭露

《罗伯特•杰维斯及其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层次分析法与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

第七部分(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赖心成

《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学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实证主义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

第八部分(行动的逻辑)朱翊民

《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转向”的意义》《规则治理与关系治理》

(二)参与旁听讨论

张国凯、史益豪、肖国力、赵瑛琦、张传力、吴炳学

(三)会务工作

会务组:孙都莹

学术组:蔡凌昀、陈铭露

宣传组:罗雯益、刘尚如

积分记录:宋健新

三、书本介绍

秦亚青,政治学博士,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外交学院院长(此为书本介绍,秦亚青教授已卸任外交学院院长一职);担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中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东亚思想库网络中国国家协调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理事,复旦大学高级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编委,加拿大《全球治理》杂志的编委,美国东西方中心政策研究国际顾问委员会顾问,韩国外交学院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199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和社会科学方法论,学术成果包括《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专著)、《关系与过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文化建构》(专著)、《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论文)等。

《权力·制度·文化》这本书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作者在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包括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所做的开创性评介和分析,对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解读和思考,以及应用国际政治理论和社会科学方法对具体国际关系现象的实证性研究,反映了一个中国学者的思维方式和学术探索。书名三个词分别代表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建构主义三大国关主流理论。在内容上,本书主要分为理论和方法论两大部分。书中的理论部分占比较大,以结构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为主线。此外,书中还囊括了文化理论、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以及关系理论等国际政治理论的其他方面。而在方法论方面,既有对国际关系方法论和对我国国际关系研究方法问题的评析,又有使用社会科学方法做国际关系的实证研究。本书除了包含对专业知识的介绍之外,还包含了秦亚青先生对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期待,最后的全球国际关系学更促使我们将视野放置全球,体现了学术研究者的人文关怀。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本书更像是一个长者在殚精竭虑地为有志于国际关系的青年提供毫无保留的阐释和推介,至少它让我们明白,西方的国际关系学界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在做什么,侧重的部分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从哪些切入点真正进入这个领域。总而言之,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篇目梳理

第一部分 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历史沿革

整理人:19-国政-薛凤硕

西方国际关系学学科知识谱系的研究主题是冲突与合作或者说是战争与和平,推动知识生产并构成学科发展的宏线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派体系的学理论战。

国际关系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标志着国际关系学科的成立,1919年-1948年是国际关系理论初创阶段,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他的理想主义思想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实施即国际联盟。威尔逊主义里民族自决、国际组织、贸易自由等思想影响深远。1939年卡尔《二十年危机》一书对理想主义的批判使理想主义的发展出现“断裂”,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1948年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开启了国际政治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摩根索建立了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地表述了现实主义的具体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运用方式。现实主义认为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不可靠的。现实主义的两个标志是高度理论化和形成了以社会科学方法为基本方法的方法论体系。现实主义思想主导了长达三十年之久。

1979年新自由主义向现实主义发起挑战,标志着国际政治学走向第三个阶段,也是繁荣时期,新自由主义认为冲突虽然是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产物,但冲突可以抑制,国际社会成员可以创造条件,达成合作。

1992年后,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和温特的温和建构主义三种体系理论开始呈鼎足之势,既成为西方国际政治学理争论的焦点,也形成了国际政治学的学统主体。三种理论都将研究重心置于国际体系层次,都以科学实在论为认识论基础、以经验研究为方法论基础,但对国际体系和体系单位却有着迥然不同的认识。在研究层次和体系理论方面,三者都属于体系理论,它们设定的体系单位都是国家,但它们对国际体系和体系单位有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对体系特征和单位特征所包含的内容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读。对于什么是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结构现实主义设定的是权力。新自由主义设定的是制度。温和建构主义设定的是文化。体系特征与体系单位的关系是体系特征对体系单位产生作用。体系理论的科学性体现在其共时性特征、客观性特征和简约性特征,同时局限性也表现在它过分强调这三个方面。虽然体系理论难以解释其他分析层次的现象,但它对为数不多的国际政治现象也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国际关系学的三个新的特点:首先是对合作的研究力度加大,国家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次是社会学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加大,行为体的社会属性和能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三是人文精神的加强,主流国际关系学者在坚持科学实在论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和研究“人”的问题。

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两个传统仍然明显:一是追求宏理论的传统,主要表现在构建体系理论的持续努力。二是西方中心的传统,二战后尤其以美国为重心。

问题:体系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第二部分 现实主义与霸权体系

整理人:19-国政-曾繁辉

(一)《权利政治与现实选择——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评析》

本文从理想主义讲起,通过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引出对现实主义的存在合理性的论述,文章有着鲜明的时间观念,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通过对国际关系领域大师他们的思想、观念、作品、以及他们之间的争论的分析,来厘清现实主义思想脉络、发展路线,最后指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将会长久的存在下去。

首先,对现实主义建立发展完善的进程中,文章围绕卡尔、摩根索和沃尔兹三人的观点展开,其中卡尔作为现实主义流派的先驱,首先针对以伍德罗·威尔逊为首的理想主义流派进行反思,卡尔从三个方面对乌托邦主义进行了批判:一是普世道德的虚幻;二是权力的重要性;三是国家间存在着无法调节的利益冲突。这三个基本命题形成了卡尔国际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

然后是摩根索对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摩根索在代表作《国家间政治》中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形成了现实主义思想大厦的基本构架,这六条原则是:

(1)政治受到客观法则的支配,客观法则植根于人性;

(2)以权力定义利益;

(3)以权力定义利益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原则;

(4)普世道德不能用来指导国家行为;

(5)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

(6)政治现实主义是独立的理论学派。

至摩根索,古典现实主义已经达到了高峰,但从科学性的角度方面还存在重大不足,肯尼思·沃尔兹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学说,把原先摩根索“人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的观点删除,因为人性是难以估量、无法证否的东西,因此,沃尔兹将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设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冷战之后,现实主义在学界处于守势,呈现两条不同发展轨迹:一是最大现实主义,二是最小现实主义,最大现实主义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极致,典型代表是米尔兹海默的进攻性性现实主义。最小现实主义是放松或偏离现实主义基本命题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沃尔特、格里克等人。

(二)霸权体系与区域冲突——论美国在重大区域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

本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理论作品,而是根据历史数据通过数学公式计算的方法来得出结论,文章首先强调对美国行为模式研究的目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在目前情境下都不能充分解释美国的支持行为,论文试图建立一个美国在重大区域冲突中的支持行为模式,并用这一模式解释霸权维持与美国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

文中先提出三个假设,通过控制变量来规范结果,之后及进行基本概念的定义,对重大区域冲突种类、区域划分、区域强国、美国支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精确定义,定义标准基本上依靠真实可靠的历史数据。

然后文章设计了模式总体可信度、模式分区可信度的数学模型,将数据代入换算后作者得出了结论。

最后文章提到美国战后的根本国家利益是维持世界霸权结构和自己的霸权国地位,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区域冲突提供的机会,支持区域强国的对手,保持区域势力均衡。

(三)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

本文通过统计模式的分析方法,来检验霸权理论的可靠性和准确程度,霸权理论认为:在霸权体系与国际稳定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由一个超强霸权国建立和维持的世界霸权体系有助于世界和平;而且,霸权国国力越强,国际社会就越趋于稳定、国际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霸权国国力与国际冲突频数之间存在逆相关关系。

文章首先具体阐释了霸权稳定理论,先是从其创造者的角度分析霸权稳定理论诞生的合理性,指出该理论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但是,该理论尽管看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作者本着求实求真的态度在后文设置假设,设置模型来进行测验。

假设分为两项:

假设一:霸权国国力与国际稳定之间无相关关系

假设二:霸权国国力与国际稳定之间有相关关系

之后为了便于数学计算,用国际战争的发生频率来反映国际稳定状况,将国际稳定这一概念量化确定,而后有明确规定了国际冲突纳入计算的标准。此假设中重要的项还有霸权国的相对国力,文章综合军事力量、经济力量(GNP/GDP)之比来作为相对国力的量化值。然后通过对数学模型的代入来得出结论:霸权国与国际稳定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问题:建立世界政府的可能性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建立之后的国际社会是变成一个现有国家模式(比如联邦制下的美国)的扩大版,还是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呢?

第三部分 自由主义与多边主义研究

整理人:19-国政-孙都莹

(一)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1、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理论源泉

格劳秀斯:国际社会和法治思想

洛克:个人主义和权利政治理念

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经济主义理论

康德:世界永久和平理论

2、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体系的确立与发展

自由主义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个人主义;表现出明显的进化观点;强调合作和合作的可能性;还表现出突出的多元意识。

(二)新自由主义

1、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冷战发生后,主要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90年代冷战的结束,新自由主义发展并确立。1989年,基欧汉的《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利》出版,标志着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正名。

2、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内容

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

在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有序状态下,国际关系的实质是国家之间的合作。

保证国际合作的有效机制是国际制度,因为国际制度可以通过加大或减少国际之间的交易成本和提供可靠的信息,调整博弈效用结构,加强互给行为,加强对未来的重视,使行为体相互期望值趋同,达到促成国际合作的目的。

新自由制度主义定义国际制度的三个特征:权威性、制约性、关联性。

国际制度促进合作的功能是惩罚和服务性的。

“制度选择”:通过制裁对于故意不合作违规行为的惩罚和通过对于违心不合作行为的纠正是国际制度促成合作的主要手段。国际制度与国家行为构成因果关系。

3、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批判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缺陷:

(1)不讨论国际制度的阶级性

(2)淡化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因素

(3)未考虑相对收益问题

(四)多边主义研究

1、多边主义的定义及其含义

多边主义有着两种基本意义:

(1)从个体国家的角度考虑它的对外行为方式,这也就是常说的多边外交。

(2)一种国际互动方式

定义:“依据普遍行为原则,协调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的制度形式。”

2、多边主义学理研究的发展轨迹

一战前表现:维也纳会议

制度性多边主义主要起源于:威尔逊关于国际组织的设想

一战后发展:国联

二战后(冷战):欧洲区域一体化

全面兴起:基欧汉和奈1977年《权利与相互依赖》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以国际制度为核心的多边主义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学理研究的中心。

90年代初,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把对本体论的讨论引入多边主义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多边条件下的集体身份形成问题。

3、多边主义的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是国际制度和国家,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国际制度的建立和维护问题;

2)多边环境中的合作的条件;

3)国家和国际制度的关系;

4)集体身份和安全共同体;

5)全球治理;

6)新多边主义。

(2)从方法论角度看,多边主义研究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

理论研究的方法:结构性分析、战略性分析、功能性分析、社会性分析。

政策研究: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进行。

方法:传统的描述性方法;具体的案例研究。

目的: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 建构主义与无政府性

整理人:19-国政-宋健新

(一)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温特及其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1、亚历山大·温特与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起(主观

(1)《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施动者》:施动者和结构互相建构;

(2)《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建构特征;

(3)《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国际政治的社会构建理论。

2、建构主义产生的背景:国际关系的学理论战(客观)

3、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与学术意义

(1)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

1)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体系单位;

2)施动者和结构的互构与无政府逻辑;

3)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社会建构。

以上三个方面可明确它的理论定位:

1)建构主义是体系结构理论;

2)建构主义是重视实践活动的理论;

3)建构主义是进化理论。

(2)建构主义的学术意义

建构主义把哲学和社会学问题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议程,力图使人性回归国际政治,体现人的能动性、社会性和实践性。

(二)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1、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因素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

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第一条关于国际秩序的原则就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接受了这一假定,提出了无政府状态下合作的可能和条件。长期以来,无政府性被认为只有一种逻辑,这就是霍布斯逻辑,亦即国家间政治就是争夺强权的逻辑。

2、温特的质疑

温特做出的替代假设是:自主性和权力政治的产生和存在是国际体系成员的互动进程和实践活动导致的,与无政府性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1)无政府性是否派生自主性

温特认为,产生自助和他助的根本原因不是无政府性,而是体系成员之间的认知性认同或曰互主意义。这就从逻辑上否证了无政府性派生自助性的命题。

(2)无政府性是否导致权力政治

温特认为,权力政治是社会建构,是行为体在互动行为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权力政治是国家建构的,不是无政府性派生的。

3、三种国际体系文化

行为体的互动实践可以造就多种无政府逻辑,建构多种无政府文化,即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所谓文化就是“社会共有知识”。

4、温特理论的人文意义

温特进一步提出文化的概念,指出无政府文化是国家建构的。文化的回归意味着人的回归,也意味着重新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他包括人的建构能力,人的实践能力,人的批判和改造传统价值和观念的能力。

(三)无政府文化与国际暴力——大国的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

1、无政府性与国际暴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强行崛起与和平发展的条件

3、中国的战略选择

(1)中国和国际权力结构的关系:国际体系方面,中国与美国的基本政策是合作而不是对抗,在地区层面,中国没有打破现有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的意图;

(2)经济相互依存度:中国与世界经济已具有高度的相互依存度,加大了暴力崛起的成本,加强了和平发展的条件;

(3)中国与国际制度体系的关系: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制度,越来越成为国际体制内国家,而不是挑战和试图改变国际制度体系;

(4)战略文化:中国的主导战略文化朝着合作型的战略文化的方向转化。

使用这四个指标测量中国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遵循了一条和平的道路。

第五部分 文化理论与第三种方法

整理人:19-国政-王璐

(一)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

在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中,建构主义存在文化理论缺失,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超越建构主义。因而提出三大概念—文化结构、文化单位和文化力,以助力构建世界政治文化理论。

1、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

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物质是基础,观念形成于物质基础之上。第二,主体间互动赋予物质存在以意义。第三,行动者的私有观念在互动中形成共有观念这一过程。

2、社会学转向中的文化问题

从文化定义和文化扮演的角色两个角度论述了文化研究的必要性。将国际政治领域文化的主流研究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文化冲突说。第二类是社会建构主义。但由于建构主义依托的是非完全文化理论的社会学,且研究多为对文化功能的研究,没有形成将世界文化范畴的内容理论化的意识。因此要建立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需要超越建构主义。

3、概念提出

结合对温特常规建构主义理论的批判和超越,提出建立世界政治文化理论的新思考。就世界政治的文化理论中的文化形成和文化力两方面提出三个概念,即文化结构、文化单位和文化力。

(二)文化、文明与世界政治:不断深化的研究议程

本文意图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梳理国际关系领域文化和文明研究脉络,从比较文化和文明研究的视角,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线索。

1、关于分析框架

第一个向度是结构和过程。结构强调结构整体性、单位独立性和单位互动性。过程强调过程本体地位、变化属性和社会意义。第二个向度是冲突与融合,其中冲突思维审视时关注空间和时间,融合则致力于寻找共同或优秀成分。

2、关于研究脉络

一是冲突结构型,强调结构和结构单位之间的冲突。二是结构融合型,从结构切入,界定单元的本质属性,继而讨论文明间的关系。三是过程冲突型,强调时间因素,认为真正的文明冲突可能是现代文明与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四是过程融合型,认为过程具有本体地位,文化和文明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最后,四种基本类型都是理想类型,实际研究中,都会多少包含其他成分。

(三)第三种方法

对目前存在的科学与人文方法论之争,提出第三种方法,即科学与人文的契合。

1、方法论根源于本体论和认识论

社会事实是人作为主体之间的互动的产物,是客观外在和主观内在的融合。这就导致了本体论分歧,而本体论的分歧导致了认识论的分歧,出现了科学实在论和解释学两种认识论。

2、实证主义与解释学的方法论之争

其中实证主义遵循客观世界规律性、社科研究客观性和证实证伪可观察事实三个原则。解释学则严格区分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只能是理解的方法。

3、提出人文和科学契合的第三种方法

通过分析杰克逊和索伦森所做的图,能看出大部分国际关系理论的方法论都不自觉地采用了融合的方法。分类整理了三种融合方式。

最后,对我国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研究做出呼吁,倡导加快方法论研究,推动方法论体系成熟。

问题:个人认为国际政治研究在方法论上使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远比在认识论和本体论上,认为国际关系客观存在、有客观规律更容易接受。大家是更倾向于认为国际关系是人意识活动的产物,我们所做的是将其理解出来,还是更愿意相信国际关系是客观存在,我们是逐渐发现了它的存在和它的客观规律呢?

第六部分 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心理学

整理人:20-国政-陈铭露

(一)层次分析法与科学的国际关系研究

1、层次的划分

(自上而下,从宏观到微观)

2、层次分析的应用

(1)目的:帮助研究人员辨明变量,尤其是自变量x,并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建立起可供验证的关系假设。

层次因素是自变量,是原因;所要解释的某一行为或国际事件是因变量,是结果。

(2)使用方法(以沃尔兹三层分析法为例)

1)假设某一国际事件或行为与上述三个分析层次上的因素有关

Y=a+b₁x₁+b₂x₂+b₃x₃

2)选定一个层次为科学研究的切入点,来发现这个层次上的变量对于事件和行为发生所产生的影响

Y=a+b₁.₁x₁.₁+ b₁. ₂x₁. ₂+ …+b₁.nx₁.n

3、层次分析法的意义、局限以及在我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应用

(1)意义

一系列重要国际关系理论借助层次分析法取得理论建设方面的突破或实质性的进展,在教材中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的一个主要方面,为教科书的谋篇布局提供分析框架等。

(2)局限性(辛格以理论的功能为尺度)

宏观的系统层次往往强调国际行为体的共性,而忽略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特性;而微观层次恰恰相反,注重个体而忽略整体,强调国际行为体之间的不同,但忽视了他们的共性。

1)表述功能:宏观层次表述整体更准确,微观层次表述个体更准确。

2)解释功能:宏观层次缺乏对行为体本身特征的研究,在解释行为体的行为时会功效不足。

3)预测功能:宏观层次分析表现出较强的总体预测能力,微观层次分析对国家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有着较强的预测能力。

(3)问题

1)对于严格的层次分析没有明确的意识。

2)我国国际关系研究仍以综述和策论为主。

→只重微观层次上的策论性研究的负面影响:

①较难建立宏大的理论框架,较难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②难以明辨国际格局的宏观变化,较难把握国际关系发展的中长期趋势。

(二)罗伯特·杰维斯及其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从最微观的层面入手的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理论。

“知觉影响决策,错误知觉导致错误决策,造成非本意结果。”

1、罗伯特·杰维斯的三大研究成果

(1)战略性互动

一方面借鉴了谢林的战略互动理论,一方面开创性地讨论了核时代国际行为体发出的信号和行为体预期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完善条件下的战略互动和沟通问题。→安全困境下的合作。

安全困境的定义: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的行动必然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

改变安全困境的螺旋上升状况:调整进攻型和防御型战略。

无政府状态、决策者的心理活动(对进攻和防御的认知和对其他国家合作与否的判断)都是导致安全困境的重要因素。

(2)复杂系统效应

在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中,因果关系很少是线性的,某种行动的副作用和反馈效应很可能抵消甚至压倒了原来预想的结果。

1)系统效应的形式

①一组单位或成员相互联系在一起,致使某些单位/成员或单位/成员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导致系统的某些部分的变化。

②整个系统显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方式会不同于系统各个部分所显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方式。

2)系统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非直接效应;

②非直接互动效应;

③多远战略性互动效应。

3)系统稳定和变化的机制

①负反馈:系统单位试图抵制对系统的干扰因素以维持系统稳定。

②正反馈:系统单位试图加强对系统干扰因素,可能导致系统变化。

(3)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1)研究问题

为什么在行为体双方均不希望冲突的情境中、在本可以合作的条件下,会发生冲突和争斗。会拒绝合作而走向战争呢?

2)理论假设

自变量:国家决策者的知觉。

因变量:国家之间的冲突行为。

国家决策者的错误知觉可能加剧国家之间的冲突,甚至导致国家之间的战争。

3)错误知觉的生成机制:

①认知相符现象:人都有保持自己原有认知的趋向。

②诱发定势:“丢了斧子的人”。

③历史包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4)经常发生的错误知觉:

①国家决策者往往将对方想象成为内部团结一致、令行禁止的行为体;②决策者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影响力和被影响的程度;

③愿望思维;

④认知失调。

2、罗伯特·杰维斯的研究的意义与局限性

(1)意义

1)理论的借鉴与创新;

2)微观层次研究的成功尝试;

3)对历史资料的娴熟使用;

4)对决策和决策者的实用价值。

(2)局限性

首先,由于研究层次设定在微观层面,在解释国际政治的总体发展和国际行为的宏观走向方面不及体系层面的研究。

其次,杰维斯的研究避开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人的知觉的影响;文化差异导致的错误知觉是其研究中重要的缺失。

第七部分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整理人:19-国政-赖心成

(一)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

文化对于社会理论的构建有重要意义,因为任何社会理论的形而上内核都会带有不可磨灭的文化胎记。

“关系”是儒家文化体实践的产物,是长期历史实践中积淀下来德文化要素和背景知识。秦亚青老师将其提炼出来,称之为“关系性”,并作为中国文化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来进行理论建构。

关系性是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对于关系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提炼抽象后得来的。关系性意味着任何社会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基本依据是关系,是依据此时此地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与关系网络中其他行为体的相对关系来判断情势和进行决策。

虽然关系理论具有明显的儒家特征,但只要是社会,社会性的关系就算不可或缺的要素,无论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都是如此。

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为观察国际关系的天地提供了一种不同的世界观依据。

(二)关系学和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

国际关系研究活动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设计以及最后的成果可以分为理论研究、释疑研究、个案研究、政策研究四大类别。

1、理论研究

特征:不受狭窄的时间、空间和类别范畴的限制

指提出和发展可能合理解释大量客观事实现象的理论。理论研究旨在发现通则。目的是建立由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涉及经验关系的表述组成的国际关系学理体系。

2、释疑研究

指对于特定类别的问题,特定时空范畴的现象的分析性研究,所谓“疑”是指,没有得到充分解释的现象,目的也是寻求通则,但这类研究与一般理论的不同在于释疑性研究寻求的通则,有较明确限定的时间,空间和类别。典型例子是战后对结构、核威慑、欧洲一体化问题等的研究。

3、个案研究

旨在解释某个具体事件或现象。个案研究有两种情况:一是旨在发现通则,二是寻求涉及具体政策和具体事件表象背后的重要因素,从而揭示这一政策或事件的本质和深层原因。第一种是个案研究纯属学术研究,第二种则是对事件性质和发展趋势,决策内容和走向进行较具体的分析或中长期的预测。

4、政策研究

指对与政策直接有关的具体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以具体问题或某种政策为研究对象的。

政策研究活动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活动领域。

(三)实证主义与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

实证主义承认客观世界的独立存在,认为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发展客观规律。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强调提出研究问题,包括因果关系的假设,搜集系统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然后证实或证否理论假设。实证主义是基于经验认识论的方法论观点,分动态研究,政策研究和政策的诠释。

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的方法并没有成为主流的方法,所以,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仍然处于前实证阶段。

(四)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

本文从国际政治社会理论角度就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提出了三个假设,并对其做出初步的验证,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问题是中国相对国际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发生的重大变化,三个过程:第一,中国经历着对国家身份的再定义;第二,中国经历着对战略文化的再建构;第三,中国经历着对安全利益的再思考。

国家身份就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与主导国际社会的认同度,这样的认同程度大致可以划分三个范畴:正向认同,零向认同和逆向认同。

战略文化指一整套宏观战略观念系统,这一系统的基本内容被国家决策人所认同,并据此建立起了一个国家长期的战略选择取向战略文化可分归两类:冲突型战略文化和合作型战略文化。

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在无政府国际环境中对自身生存的需要,其核心部分是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

第八部分 行动的逻辑

整理人:18-国政-朱翊民

(一)三种行动逻辑

1、理性主义与结果性逻辑:利益→行动,工具理性

此理论强调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基本动因是利益均衡,行为体是理性人,在面临决策情景时,行动者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理性地选取最大限度实现目的的手段。

现实主义强调结构选择,物质性权力结构决定行动。(沃尔兹就认为两极比较稳定,多极趋于动荡,两级确定性成分高,利于理性权衡)

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制度选择,认为国际制度决定利益权衡,亦即制度决定行动。国际制度会为利益权衡提供确定性很高的依据,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供更多确定性信息,由于惩罚减少道德风险。因此,国家会以整体、长远思考进行权衡,为获得自我最大利益而遵守国际制度,保障自己的利益和加大获取利益的确定性。

2、建构主义与适当性逻辑:主体间实践→文化→规范→身份→利益→行动,规范理性

即实践产生文化之后,形成的规范将内化行为体,从而使行为体服从规范。(规范又有三种,霍布斯、洛克、康德,也就是三种无政府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内化也是一个理性学习的过程。

但是,这种规范实际上是被大国所物化与主导的,小国丧失了其中的能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并习得规范,忘了自己原本的样子。(建构主义逐渐发展到1999年也是这个情况,即出现了规范先于实践的情况,没有回答“规范之前的规范”是怎样的)

3、实践理论与实践性逻辑:实践引导行动

阿德勒和波略特,2011,《国际实践》

该理论认为,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实践性逻辑认为,实践活动本身是行动实施的主要驱动力量。其使得物质性因素和理念性因素、实践活动与知识类型密切联系在一起。行动者的知识是通过长期实践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亦即实践中的背景性知识。

相对比而言,结果性逻辑是行动者采取促进最大收益行动的逻辑;适当性逻辑是行动者采取符合主导性规范行动的逻辑;实践性逻辑是行动者会根据实践经验采取某种行动的逻辑,实践性逻辑是未经反思的、由实践“自然而然”促成的行动。

简言之,现实所遇情景,激活内在习性,促成未来行动,整个过程是弱意识的自然反映。

(二)知识转向:表象性知识到背景性知识

表象性知识的主导地位主要来自笛卡尔的二元主义以及因之产生的理性主义传统。二元主义本体论即指知识世界与实践世界的分离,知识世界是由表象性知识构成的。

与表象性知识不同,背景性知识是指无意识的、非表象的、无以言明的知识。背景性只是主要来自行动者的经验知识,是行动者通过长期自身经历获得的知识,是长期实践过程的自然沉淀积累。

背景性知识有以下特点:

1、是地方性、具体的、自下而上的。

2、是弱意识的,高自发性的。

3、是弹性的、变化的。

波略特指出,国际关系主流力量注重反思性和无以言明的知识,这就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表象偏见”(representational bias)

(三)国际关系理论如何经由“知识转向”形成创新?

1、表象性知识的“固定化”及其主导地位

2、自文化内部的理论反叛:女性主义等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非主流理论,开始质疑实证主义的假定(价值无涉、超历史性等)

3、超越自文化的他文化创新:基于具体实践和文化进行理论创新。“鼓励非西方将自己的历史文化以及智识资源带入关于国际关系学的争鸣中”。

五、自由讨论

(一)处于洛克文化中的国家是否有可能形成恶性竞争,从而回归到霍布斯文化状态?

(二)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是“新观念”,能否分解西方国家所建构的国际文化?

(三)国家行为体间的权力关系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

(四)美国为什么支持日本排放核废水?

(五)一个共有观念最终能够被人民大众所接受的原因?

(六)全球治理赤字中是否体现了规则治理与关系治理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