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当时,国民革命军第72军88师524团一营营长何沧浪指挥失误,丢失阵地后被撤职查办。营附杨瑞符因作战勇猛,升任营长。为掩护其他国民革命军向西撤退,第524团团附谢晋元和一营营长杨瑞符带领400多人,坚守在与上海公共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的四行仓库四天四夜,击退了日军一个师团的六次围攻,打死日军200余人,国民革命军只伤亡37人。史称四行仓库保卫战。

电影和史实是不同的,一营在四行仓库进行的不屈抵抗并不全是由谢晋元指挥,还有杨瑞符。这不是否定谢晋元的贡献,但我们有必要为杨瑞符正名。谢晋元是在四行仓库战斗打响一周之前才被调到524团来的,且因战斗阻隔,一直没能与一营将士认识,直到在仓库坚守两天后,杨瑞符才向全营官兵正式介绍谢晋元,所以说战斗全局一直由杨瑞符实际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瑞符的《孤军奋斗四日记》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和谢团附商定,先派最得力的勇敢排长尹求成率兵两班,到旱桥警戒,我随即集合各连去侦察地形。谢团附继续征发一切应用物品。地形侦察完毕后,我命第一连占领右翼西藏路阵地,第三连占领左翼阵地(交通银行那边),命第二连在中央,担任四行仓库外围之守备。机关枪连除两挺(机枪)布置在四行仓库楼顶上担任防空外,其余分配一、三两连的重要位置,完成全营火网之编成。”

曾是黄埔军校学员

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了杨瑞符这样一位抗日英雄?

1902年,杨瑞符生于静海县东翟庄村。在《杨氏族谱》序言中,笔者找到了杨瑞符成为抗日英雄,受世人崇敬的内在因素。谱序载:“杨氏家族为国尽忠,诚信为本,为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繁荣、富强前仆后继,人才辈出。忠、勇、孝、敬、勤、俭、仁、义是杨氏家族的文化精髓”。

1917年,15岁的杨瑞符来到天津市谋生,在天津粮行“怡和斗店”当学徒。两年后,他独自做点小生意,并于1921年参加吴佩孚的部队,后升任排长。1929年,杨所在部队被编入国民革命军88师。

目前,发现的所有关于杨瑞符的资料中都没有记载他在1921年到1929年的经历。民间文史志愿组织静海记忆团队的郝志臣发现,杨瑞符戴眼镜的军装照下面标着通讯地址,样式和民国时同学录中照片相似,所以身穿军装的照片应该是军校同学录中的照片。笔者向台湾黄埔军校同学后代联谊会丘智贤会长求证,杨瑞符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学员。同时,郝志臣在网上也找到一份黄埔军校第六期同学录名单,其中就记载有“杨瑞符,节卿,年二十五,通讯:河北静海县唐官屯邮局转东翟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埔军校名单

长眠在重庆合川

四行仓库保卫战任务完成后,杨瑞符在组织部队撤退时,左腿中弹负伤。随后,他入住租界医院进行治疗。因为战功获得国家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回到大后方,获升为第六师第十七团团长。由于身体状况一直不佳,于1939年5月携带妻子史幼婷一起前往四川省合川县养病,寄寓于合川县铜梁洞新庙道观,在1940年初病逝,享年三十七岁。据谢晋元之子谢继民称,杨将军逝世后,杨夫人带着幼子回到了河南老家,具体地址不清楚。

抗日英雄杨瑞符之墓被重庆市文物委员会确定为“重庆市抗战遗址文物保护点”。对杨瑞符将军的墓地,合川区政府十分重视,重建为一座庄重的石墓。常有志愿者及慕名而来的人为抗日英雄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