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尴尬,莫过于发了朋友圈,却竟然连一条评论或点赞都没有。然而这还不是最尴尬的。最尴尬的是,有的人虽然生活在别人的通讯录里,其实却压根“不存在”于社交网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一些人分明早已不动声色地远离了网络社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远离”,也就是说,一个人虽然顶着社交账号“挂”在社交平台上,但却几乎是零社交状态。不点赞、不评论、不发状态、也不回复。而很快,他们就极有可能被原有的社交圈子彻底遗忘了——不仅在社交网络,就连现实生活中,也很可能成了“虚拟”的人物。

结果,无论是出于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总之他们就这样成为了社交环境中沉默的一派。

为什么要沉默?既然混迹于社交网络,为什么不能礼尚往来、相谈甚欢、“移乡随俗”?

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逃避社交网络的理由往往在于:无论是对别人抛出社交的“橄榄枝”、还是自己收到社交的“橄榄枝”,都很容易在短暂的愉悦和满足中被引向更为漫长的空洞和虚无。

毕竟热闹之后的孤独,往往比原来的孤独更加孤独。

归根结底,终究是不爱“起哄”。

因为在这些“沉默”的人看来,所谓的网络社交,往往无异于一群人各自揣着各自的孤单虚张声势地抱团取暖。既然是“虚张声势”,那么等到“抱团”的那点儿“温度”散去,结果不是显而易见么?

这当然极有可能是一种偏见。

因为那些沉默的人其实很清楚:就算社交是一群人的孤单,断绝社交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人的狂欢。无论如何,“起哄”与被“起哄”,已然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然而,为什么人们在社交网络的世界里会越来越热衷于“起哄”与被“起哄”呢?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有这样一段话,可谓是一种颇为精妙的诠释。

他说:“需要本身只有一分,你非把它弄到十分,这原因大家心里明白,社会对个人不是只起好作用,它还是个起哄的场所,干什么事都要别人说好,赢得一些喝彩声,正是这件事在导致自激。”

深以为,这是对如今社交网络现状最一针见血的概括——尽管这与作者本身指向的年代和事物其实相去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夸张、喧闹、浮躁、渴望肯定和赞美……这代表我们越来越自信还是越来越不自信呢?

事实上,这一切跟自不自信可能根本不存在多大关联。孤单、因为孤单而带来的恐惧,恐怕才是幕后“最大的黑手”。

孤单往往被认为是“可耻”的,至少对于混迹于凡尘俗世的大多数“入世”之人来说,基本如此。

孤单为什么“可耻”?为什么越来越不为世人所待见?原因很可能在于,孤单往往意味着缺乏社会身份和地位的“标识”,以及由“标识”所带来的认同。也就是说,孤单本质上代表着社会价值的缺失——至少在外界看来普遍如此。

一个孤单的人,通常是一个没有社交圈子的人。而没有“圈子”,则很可能被认定为生活状态不佳、或者没什么社交价值、或者性格孤僻等等。

总之无论何种原因,多半都是“负能量”的体现,是不好的,是会遭到别人的嫌弃、躲避和遗忘的。尤其是那种远离社交网络的“孤单”,可能还附带着这个人对于社会潮流的落后与脱节。

既然孤单如此“可耻”且“可怕”,大家自然也就纷纷急于跟“孤单”撇清关系了。

于是很多人便纷纷加入了“起哄”的行列。甭管内心是不是真的愿意,也不管是不是只是勉强打起精神虚张声势。

总之,朋友圈还是要发的、“圈子”还是要有的、气氛还是要活跃起来的、偶尔“起个哄”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那种“看上去比实际要好”的感觉,对于一个人来说,有时可能也不乏积极的意义。

何况当一切已是大势所趋,一切也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