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诺贝尔奖创立于1895年,根据瑞典人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奖项,截止到2019年,诺贝尔奖已经颁发过很多次了,有919人,团体有24个。

在这些得了诺贝尔奖的人中,极大多数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硕士和博士都是非常常见的,都是在科研界有些名气的名人

有时候一个人得了诺贝尔奖是有预兆的,只要是行业顶尖,都有得诺贝尔奖的几率

但是在2002年,日本有一个人得了诺贝尔奖,周围人都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因为这个日本人处在公司的底层,不是博士更加不是硕士,在科研界,没有人认识他。

当时诺贝尔委员会通知日本科研界的时候,他们竟然找不到这个人。

这个人就是田中耕一,他在一家日本公司上班,岗位是最底层的研究岗位,其貌不扬是十分平凡的一个人。

虽然毕业于东北大学,日本数一数二的大学,但是他毕业了之后就工作了,没有继续进修,连教授都不是,对于其他诺贝尔奖得主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学渣”。

那么他身上到底有什么优点?如此泯然众人矣的田中耕一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田中耕一

田中耕一,1959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

小时候的他十分的平凡,家庭也是很普通。

爸爸是一个木匠,平常会在家里做一些小东西,田中在爸爸的影响下,动手能力很强。田中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同学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他就在家里做手工。

不过爸妈并没有苛求他做一个外向的孩子,所以田中的童年过得很幸福。到了小学之后,田中接触到了化学,他觉得那些化学试剂之间各种各样的反应十分有趣,再加上他有一个优秀的化学老师,田中慢慢对化学产生了兴趣。

到了高中之后,田中突然开了窍一般,成绩直线上升,并考入了日本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很多研究型知识。并在此期间,得知了自己真正的身世。

田中小时候,亲生母亲得病死了,小小的他被过继给了叔叔婶婶

田中刚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十分的震惊,一直以来,他都以为自己是有父母的人。

自从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得病死的,田中与叔叔婶婶之间好像有了一层隔膜,他有时候就想如果母亲没有死的话,一切是不是不一样了,他渐渐的对医用测试仪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在大学毕业之后,他并没有继续选择进修,而是直接进入了岛津制作所,从事研究工作。田中很喜欢这份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了十几年。

日本企业的升职看的并不是能力,而是工作的年限,只有在公司干到一定的年份,就会升职。

田中有好几次升职的机会,能从底层的研究岗位升到高层的管理岗位,并且工资也会变高,但是田中却拒绝了升职加薪的机会,一直呆在底层的研究岗位,这也让他变成了公司的“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挂掉了诺贝尔奖通知电话

其实田中不但在公司是怪人,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是怪人。

因为他从小就十分的平凡,没有任何的荣誉,在公司里也没有什么地位,科研界也没有他的位置,他太平凡了。

当得到诺贝尔奖的时候,震惊了周围的所有人。

2002年的某一天,43岁的田中正在实验室当研究,他的电话突然响了,接起来的时候,里面人说着英语,田中听了半天实在是听不懂,于是就给挂了

结果隔天的时候,就传出来他得了诺贝尔奖的消息,田中这才知道那个电话就是通知他获奖的。

在诺贝尔奖的委员会通知日本教育部田中耕一得奖的时候,教育部的资料中竟没有这个人,田中耕一不在名单中。

教育部的人还是从互联网中查到的,田中耕一大概是日本诺奖获得者中最低调的一位了。

但是自从他得了诺奖之后,他再也低调不起来了。

全日本的人都认识了田中,一时之间,很多的媒体都过来参访他,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各种奖项向他砸了过来,这一个月得到的奖项比他前辈子得到的都多。

当有记者问道他是怎么获得这个诺贝尔奖的时候,田中说他喜欢研究,经常泡在实验室中,有一次,他的化学试剂加错了,不过他没有倒掉,用着这个试剂继续做实验,就这么误打误撞的分离出了分子量超过1000的化合物。

所以可以说田中得到这个诺奖就是误打误撞,不过严格来说,如果他不喜欢做实验,整天泡在实验室的话,他也不会误打误撞。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三、得了诺奖之后

田中得了诺贝尔奖之后,他的母校东北大学给他颁布了荣誉博士学位,在发表感言的时候,田中十分幽默地说:“当时选择不考研究生,就是因为不想学德语。现在虽然有了这个博士学位,但是大概只能被用来免费乘坐飞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次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记者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而田中的回答也十分的朴素,只有两个字,就是“兴趣”。

只有对研究有兴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待在实验室中学习研究,才能研究出有用的东西

相信每一位诺贝尔奖的得主,都是因为感兴趣才得奖。如果不是因为喜欢,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四、总结

田中在日本社会,可谓是一个失败的人,默默无闻一直处于工作的底层

曾经有无数次的升职机会摆在他面前,但是他为了能够从事喜欢的研究,拒绝了升职,从未获得了大成就。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没有离开过实验室,才能得到诺贝尔奖。

从田中的事迹中,我们可以学习很多。

首先一点就是兴趣,只有兴趣才能让人成功

但是在中国社会,“兴趣”一词实在是太奢侈了,从小到大,父母信奉的一直都是学习为上,剩下的全都是不务正业。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的诺贝尔奖才会那么少。

科研方面,中国确实是弱项。有的时候偏科并不是最致命的,没有得到好的引导也是最重要的

中国一直在发展,现在的家长也越来越开放,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科研能力会越来越强,诺贝尔奖得主会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