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5月14日,湖北省武汉市、江苏省苏州市相继发生龙卷风,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2人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 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今天14时至明天14时, 贵州省中东部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局地可达11-12级。随后,贵州省气象台发布雷雨冰雹大风及暴雨预报,同时提醒公众关注实时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应对。

5月14日20时39分,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奓山片区、武汉经开区军山片区突发EF2(对应风速49至60米每秒)级龙卷风。 武汉市政府15日下午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布,截至15日12时,当地龙卷风现场搜救工作基本结束,共有8人遇难,230人受伤,3568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197人,倒塌房屋28户86间,严重损坏房屋130户400间。

据江苏省苏州市应急管理局,14日19时前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地区突遭龙卷风袭击, 灾害共造成4人死亡(其中1人当场死亡,2人危重经救治无效死亡,1人失踪被发现后送医救治无效死亡)、19人轻伤(在医院观察治疗,均无生命危险)、130人轻微伤(经医院处理后返回家中);受损农户84户,受损面积1500平方米;受损企业17户,受损面积13000平方米。

贵州发布雷雨冰雹大风及暴雨预报

今天(15日)上午中央气象台升级发布了强对流天气预警,由蓝色预警升级黄色。提示15日下午到16日中午,贵州中东部将有8-10级雷暴大风,局地可达11-12级,局地伴有冰雹天气,同时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强30-50毫米,局地可达70毫米以上。

贵州省气象台15日中午发布雷雨冰雹大风及暴雨预报,预计今天午后到夜间,除省的西南部以外,其余各地有阵雨或雷雨天气,雷雨中局地伴有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截至今日,贵州进入5月以来已连续13天降雹,为历史同期少见。提醒公众关注实时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防范应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白天贵州上空南风强劲、热低压发展,天空晴朗少云,非常利于能量的积累。下午开始到夜间,北方来的冷空气东移南下的过程中将与贵州上空的暖湿气流结合,激发出更强的降雨。迅猛发展的强对流,带来的狂风暴雨也会“突如其来”。

雷雨冰雹大风及暴雨预报

今天午后到夜间,省的西南部地区多云间阴天,其余地区多云转阵雨或雷雨,雷雨中伴有强对流天气,省的东部地区雨量中到大雨,铜仁市东部、南部,黔东南州大部、黔南州东南部局地有暴雨

明天白天,全省各地阵雨转多云到晴,省的东南部边缘地区雨量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16日夜间到17日白天,省的东南部地区阴天间多云有分散阵雨,其余地区阴天到多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日夜间到18日白天,全省各地阴天间多云有阵雨或雷雨。

气象专家建议,公众要关注气象部门实时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如遇到强对流,务必待在坚固的房屋内,注意安全!

同时,黔东南、黔南等雨水持续叠加区域的公众要警惕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龙卷风来了应该如何防御?

搜索

遭遇龙卷风袭击时, 最安全的地方是找一个地下掩体 ,包括地下室和安全的房间;如果没有可用的地下避难所或者安全的房间,那么没有窗户的小房间或者坚固的建筑物最低层的走廊也是较安全的选择。

如果正在驾驶车辆, 请立即去最近的坚固建筑物内躲避

如果龙卷风发生时身处户外, 请以最快速度寻找就近的避难场所或坚固建筑物

如果在驾驶时有物体被狂风卷起的现象发生,立即停车并采取应急措施:留在车内并系好安全带,保持头的高度低于窗户,并最好用双手或毯子盖住头部,假如可以安全地到达附近低洼处,则离开车辆,趴在低处的平地上,并用双手遮头。

贵州43个县市区 拉响地灾风险“警报”

针对5月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的强对流天气,5月15日下午,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对省之东部、东南部等地共43个县(市、区)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其中橙色预警29个,黄色预警14个。这是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地灾风险预警强度最大的一次。

5月15日夜间到16日白天 全省地灾风险预警预报示意图

具体预警预报内容为:

5月15日夜间到5月16日白天(5月15日20:00至16日20:00):

橙色预警,即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共29个县(市、区):余庆、沿河、德江、松桃、思南、石阡、玉屏、碧江、万山、江口、麻江、岑巩、施秉、镇远、丹寨、三穗、台江、剑河、雷山、黎平、天柱、锦屏、榕江、从江、福泉、平塘、独山、三都、荔波。

黄色预警,即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共有14个县(市、区): 云岩、南明、白云、花溪、乌当、观山湖、凤冈、务川、印江、黄平、凯里、龙里、都匀、贵定。

省自然资源厅和省气象局提示,上述各地容易发生滑坡、塌方、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请积极做好监测与防范工作。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部分内容综合自 央视新闻、黔气象、 中央气象台、 中国天气网、新华社丨编辑:冷兵丨审校:石婷丨签发: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