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加快发展新动能,推动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统筹了约60平方公里空间,高规格建设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求打造一批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将于5月21日举行,这也是继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动员会后,今年以来东莞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

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实力如何?在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哪些机遇……日前,本报记者深入企业一线,对东莞规划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行实地调研,相关调研成果将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东莞气温逐渐攀升,和温度一起攀升的还有松山湖畔生物医药企业的生产热情,有的研发出全球首创的医疗器械设备,有的生产设备已经到位,正安装测试,力争尽快投产......

2012是东莞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元年。这一年,东莞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并作为“东莞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的综合运营商,承担把生物医药打造成东莞经济新增长极的任务。

十年过去,时间来到2021年。这一年,生物医药被正式列为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在松山湖规划起一片1.7平方公里的地块,布局建设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面向全球“揭榜招商”。

从有到优,力求突破是东莞生物医药产业的突出特征,现在,东莞正从加强规划引领和专项政策支持、发挥大科学装置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建生物医药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方面着手,打造一个加强版的生物医药产业。

现状:松山湖形成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2012年来,东莞不断加强对优质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的招引力度,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已经集聚全市80%以上的生物产业创新资源,注册生物医药企业约500多家,其中规上工业21家,主要从事药品研发与生产、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生物技术开发、保健食品和生物农业等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背景下,国内领先生物制药企业三生制药于2017年在松山湖增资扩产,将原来的松山湖基地全面升级为三生制药华南区总部,该做法有助于整合公司资源,积极为松山湖和东莞经济做出贡献。

记者了解到,三生制药在松山湖投资建设三生制药生物制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将建成符合GMP标准的人促红素(rhEPO)、二代人促红素、那屈肝素钙、单克隆抗体、磺达肝癸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其中,二代人促红素注射液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所致贫血等病症,并且相比于同类药物一周需注射2-3次的频率,二代人促红素注射液的注射频率为1-2周注射一次,疗效相同的情况下,能降低患者痛苦。

现在,三生制药松山湖基地生产设备已经到货,正在进行安装测试,基地将承接包括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代表生物制药行业最高端、最前沿技术的新药项目研发与产业化。

今年5月,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迈医疗”)宣布,其历时五年创新研发的全球首创三金属丝外周刻痕球囊导管,已顺利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全部入组,将为广大外周血管狭窄病变及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带来福音。

作为松山湖高新区培育的具有国内行业领先地位、国际领先技术的本土高科技企业,目前,博迈医疗已发展成为国内细分产业的头部企业,东莞市高端医疗器械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基本在15%以上,研发团队占比超过总人数的25%。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阳光”)扎根松山湖多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头部的生物医药企业,东阳光重视研发工作,于2005年创办了研究总院,目前研究院拥有5万㎡规范实验室,20台液质联用仪器、2台核磁共振、400多台高效液相色谱和40多台气相色谱,以及XRD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在线晶型粒径分析仪等多种世界顶级、配套的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建立了OpenLab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美国化学会、艾斯维尔、汤森路透、德温特等国际先进的数据库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生制药、博迈医疗、东阳光等生物医药头部企业促使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共引进了省、市生物产业创新科研团队12个,引进了生物产业领域人才12人、创新领军人才13人;培育了32家生物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生物专业技术人才超过4100人。

规划:统筹1.7平方公里地块,多举措助力产业腾飞

今天的招引项目,将形成明天的产业格局。目前,松山湖已成功引进东阳光药业、三生制药、广东中能、安健科技、先健科技等生物医疗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了加快形成全产业链条,面向全球“揭榜招商”的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据了解,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落于松山湖片区,总规划面积约1.7平方公里,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一样,将同享面向全球揭榜招商、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构建“1+N”政策赋能体系、推行“七个一”工作机制等利好政策。

在这之前,东莞早有不少措施落地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东阳光集团总经理唐新发介绍,生物产业有投入大、科研要求高的特点,了解到这一点后,松山湖帮助建成了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工程中心、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平台,从源头创新方面增强园区内药企的创新实力。

2020年11月,东莞举行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启动仪式,这意味着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开放共享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生物医药行业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而设备普遍价格昂贵,中小型企业难以负担,这一举措能促进区域内生物企业资源共享,降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在这一“设备超市”里,广东医科大学提供的倒置荧光显微镜标价仅为50元/每小时,7900遗传分析仪标价为200元/每小时;东莞市恩联干细胞生物科技研究院提供的AXP干细胞全自动分离系统标价为85.5元/每小时,实时定量PCR仪仅需450元便可以使用一次.......未来还将有更多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并对外开放。

除此之外,东莞还拿出真金白银切实助力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截至2019年底,松山湖已发放生物医药产业扶持资金约3320万,发放租金补贴约3590万元。2018年10月,东莞市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鼎锋明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两岸生物基地生物产业基金,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发展需求,也取得了良好收益。

观察:需引进研发管理人才,培育医药服务产业链

唐新发认为,生物医药是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高回报产业,具有较强的培育价值,但同时需要辅以相应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在金融、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方能茁壮成长。

目前,城市人才竞争激烈,企业引才、留才的压力比较大,东莞面向生物医药产业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还需加强,以营造人才技术交流的氛围。另外,东莞未形成渗透至生物医疗行业全产业的链条,如何继续增大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提升产业链质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东莞正积极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链从有到优发展,从加强规划引领和专项政策支撑、发挥大科学装置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本地高校生物医药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取得一定成效。结合即将召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招商大会和配套招引措施,未来东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值得期待。

【策划】靳延明 戴双城

【见习记者】唐卓

【摄影】孙俊杰

【作者】 唐卓 靳延明 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