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记 | “李白”再现白兆山

听说4月30日和5月2日,有人要在安陆白兆山顶为研学旅行的学生现场演绎“李白”,我非常感兴趣。便约了个同伴,迫不及待地于30日清晨6点钟起床,匆匆驾车赶往白兆山,只为不要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白兆山,全称白兆山旅游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安陆市城西15公里的烟店镇和雷公镇交界处,雷公镇白兆村境内,属于大洪山余脉和江汉平原的交会地带。南与棠棣镇相邻。距孝感市60公里,武汉市110公里,G70福银高速烟店收费站仅2.9公里。

白兆山,古称碧山,主峰太白峰海拔383米。与名山大川相比,白兆山确实算不上雄伟,但它地势险峻,崖壑幽深,山峦叠翠,林木茂盛,与涢水相映成趣,常年鸟语花香,甘泉流长。前人有“涢水浓于酒,碧山俏似诗”的赞语。又因诗仙李白,这位文坛巨匠“酒隐安陆,蹉跎十年”而驰名天下,真正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所以白兆山有“仙山”之誉。安陆,无疑是李白的第二故乡;同时,清奇古朴的白兆山也陶冶了他的灵性,明媚秀丽的涢水赋予了他艺术源泉,写下大量的不朽诗篇。白兆山至今还留有与李白有关的众多传说和遗址遗迹。故此,安陆也被称为“李白故里”。

白兆山人文景观集中。在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李白、刘长卿、韩愈、杜牧、欧阳修、秦观等都涉足安陆,安陆的碧山涢水使他们得以成就大量名篇佳作,而这些名篇佳作又使得白兆山的自然风景能够长期流传。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当首推李白。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如韩愈、杜牧、刘长卿、欧阳修、曾巩、秦观等,都曾来白兆山,畅游观光,吟诗作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白兆山已被开发建设成国家AAAA级李白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内整修一新的全木质结构李白故里楼群、全国面积最大的李白纪念馆、全国最高的花岗岩李白石像、全国汇集最多的李白诗碑长廊以及与李白相关的遗址遗迹已成为人们探寻李白仙踪,感受李白文化最理想的场所。

可能是因为清晨车少,神清气爽,又加上急于想见到“李白”,先睹为快的心情,我们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来到了白兆山李白文化旅游区景区办公区。我们很快就找到了李白的饰演者,人称研究李白文化、了解李白、懂李白的“董李白”先生,他正在化妆。“董李白”,浓眉大眼,身体偏高,身材魁梧,咋一看倒是颇有些诗仙李白的气度。

等“董李白”化好了妆,我们也用完了早餐,便坐上“董李白”专车进了白兆山风景区。在上山之前,我们在李白纪念馆门前广场观摩了研学学生进山前的开营仪式。之后,学生走上山步游道全程徒步登白兆山顶,我们则乘坐“李白”的车走盘山公路到达离山顶最近的李白故居停车场。然后,“董李白”带我们徒步走小路,穿山林登上李白塑像身后的棋盘广场。(感觉“董李白”是偷偷摸摸上山来的)“董李白”将在这儿演绎一代诗仙李白。

不多一会儿,学生们就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陆续地来到了棋盘广场。等全体学生到齐,经教官一番整训后饰演李白的”董李白“先生上场了。为了更好地演绎李白,“董李白”除了面部化妆和身着唐装外,还随身挎了宝剑,带了半壶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李白”演绎的是李白的代表作《将进酒》。在演绎吟诵之前,“董李白”先普及了一下《将进酒》的“将”的发音知识。他说,“将”在这儿不念[jiāng],而应念[qiāng]。接着,他喝了一口酒,便高声地吟诵起《将进酒》来。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他声音洪亮,动作潇洒,时而仰天长啸,时而俯首低吟,时而挥臂蓝天,时而对酒私语,把一个酒后诗兴大发,得意忘我的李白遗风演绎得淋漓尽致,异常投入,仿佛我们亲临了1300年前李白和岑勋、元丹丘一起畅饮的现场。在场的学生和围观者的情感也随着“董李白”的演绎起伏跌宕着,无不深受感染,拍手称绝!

当“董李白”的思绪回到现场,他带着学生们一起再一次吟诵《将进酒》。然后,又和学生互动,现场找了几名学生朗诵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李白诗,并给与学生一些朗诵技巧的指导。通过这样的现场教学,对于这些学生应该说受益匪浅。

演绎活动结束,我们抓住机会,抓紧时间和“董李白”在李白雕像前合了影,留下了重要证据。

“董李白”说,他要下山了。我决定和同伴继续在山上探寻李白遗踪。然后再沿着下山步游道下山。

在棋盘广场,我们首先看到了桃花岩导识牌。导识牌上有宋代范雍《桃花岩》诗一首:

《桃花岩》

范雍

涢水梦泽地,

古迹洵堪求。

白兆桃花岩,

翰林栖此邱。

这也正是我一直最想探寻的地方。为什么呢?下去看看就明白了。

沿着一条石阶小路下行就是桃花岩了,因李白又被称为“谪仙桃岩”。桃花岩地势险峻,风貌奇特。古代这里是一片野生桃花林。后来桃花林逐渐消失,但桃花岩依旧还在。继续往右走到尽头,就是桃花洞。桃花洞为一自然山洞,位于桃花岩下面的西山腰,“有一窍从峭壁百仞中腾出”(《安陆县志》),风貌奇特,洞中有数级石阶,拾级而入,洞中尚有一线通天,隐约可见蓝天白云。

仙子伴读的传说

传说,桃花洞里有一桃花仙子。李白为了一睹桃花仙子芳容,就经常来桃花洞读书。有一天,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李白正准备起身回家,突然洞里深处传来一束光亮,照射着李白读书处的石台,李白抬头一看,竟是一曼妙女子举着一盏油灯。李白心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桃花仙子?原来仙子一直在为他掌灯伴读。这就是“仙子伴读”的典故。

根据景区修复建设计划,后期将进一步扩展完善桃花洞景点开发,将在桃花岩培土移植高品质桃树,恢复已消失多年的桃花林景象。

桃花洞下有一条沟壑就是桃花溪,桃花洞的泉水顺着这条溪涧一直流到洗脚塘(相传为李白经常在此下马洗脚的地方),其间有一泉眼,名曰:绀珠泉,常年由地底冒出泉水。李白在《山中问答》一诗中写道“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其中的“桃花流水窅然去”指的正是此处的“桃花溪”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和背景颇有争议,但是我认为比较权威和可信的应该是这样的。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来到安陆不久,即为故相许圉师家见招,而妻以孙女。于是他就栖居碧山读书制作。而他的亲友,对他这样年轻隐居,不求仕进,有不以为然,而有所议论。于是在开元十七年春,他就写下这首诗来,用问答形式,抒发自己当时的情感。白兆山也正是因为李白的这首诗而名扬天下的。

2002年,共青团安陆市委、市旅游局、林业局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以认养的方式在此建设青年桃花林。就是根据李白“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境设计,占地40余亩,共植桃树等观赏树木3000余株,并建有2000余米步行道、1000米竹篱笆和一座长8米、宽2米的平水桥,有6米宽的赵钱公路与景区公路相连。桃花盛开时节,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娇艳无比。

站在桃花岩远看东南面,可见一睹白墙,便是白兆古寺遗址。白兆寺始建于唐代,香火最旺盛的时候,曾建有前后三层大殿式建筑。李白酒隐安陆期间,与此寺缘份极深。至民国年间,该寺还颇具规模。据史载共有48间屋。遗憾的是1958年“破四旧”运动时被毁了。

太白堂

为纪念李白,白兆寺自宋代以后,在寺内北侧一直建有三间围屋,即太白堂,座北朝南,迎面向阳。堂内像龛上有泥塑巨像排列,中为李白手执毛笔坐像,右为杨国忠手端砚池磨墨,左为高力士给李白脱靴。墙壁上嵌有道光三年所立“李翰林像”青石碑,碑上端直书阴刻录体字,残存15行,每行7字,下端阴刻李白头像。

寺前题壁上,嵌有明万历年间安陆文人何宇度书写的李白《山中问答》、《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红石碑两块,直书阴刻,字体工整。碑藏安陆李白纪念馆。寺门前照壁上,嵌有清代陈中龙《重修白兆寺记》青石碑一块,上有“李公留岷山,出襄汉,适楚观云梦,娶于相国许氏,留三霜已去。其所赋诗,亦雪泥鸿爪耳。栖栖十余载,然后金銮召见供奉翰林”云云。这座千年古刹在历史上屡建屡废,现已列入白兆山旅游风景区修复景点之一,过不了多久,一座颇具观赏价值和美学价值的白兆寺将展现在游人面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架山

在桃花岩西面有两座相连的山峰,叫笔架山。传说李白有一天与几位好朋友在白兆寺的院子里饮酒吟诗,李白写出了一首好诗后,高兴得把握住笔的手一挥,那支笔一直飞架到了笔架山上,笔架山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在白兆寺遗址前南侧,有一座东西长,南北窄,高近10米的龟形土台,现在上面已树木成林。因李白当年在此秉烛苦读,故被人称为李白读书台。此台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登台遥望,山光泉景一览无余。

再看白兆寺遗址东南面和西北面各有一小一大两个水池。小的叫洗笔池;大的那个叫洗脚塘,池边一亭状建筑是绀珠泉。

洗笔池

洗笔池在桃花岩东南约200米处,是一自然形成的长、宽各4米、深2米的石池。池水常年不涸,澄可见底,视之如墨,碧绿可爱,为李白在此洗笔处。唐末,僧妙济亦写经于此。相传原为一小池,无泉眼,后李白在池中涮笔洗墨,因笔有神力,涮开石块,泉水自涌,李白遂诗名大噪。当地人都说此泉水能使人聪颖慧敏,旧时家中有学童者,常挑洗笔池泉水回家让学童饮用,以助书文长进。

洗脚塘

洗脚塘位于白兆寺西北约500米处,长15米,宽8米,呈椭圆形。塘周浓阴蔽日,池水清洌。今为叶家凹水库溢洪道。旧传李白从山中家里出来后,即在此洗脚上马而登驿道,故名。

绀珠泉

绀珠泉又称万珠泉,俗称龙王井。此泉位于桃花岩下左侧近百米处,泉口长3 米、宽2米、深2米,系一天然水潭。因其水映光献彩而名。四壁用青砖平砌,陟直,天旱不涸。它的特点是泉水呈肝绿色,每隔一段时间泉底泉水上涌,就冲起串串水泡,宛若无数明珠,此漫彼现,从不间断,日照月笼,闪金耀银,十分夺目。这座泉原是白兆古寺的水源,相传李白读书桃花岩时,食用皆取此水。其“饮潭猿相连”诗句即指此处。历代文人为绀珠泉相吟咏。明高羽中《题绀珠泉》诗云:

《题绀珠泉》

明高

移席寻佳胜,

珠泉寒且清。

玉波翻蟹眼,

银海照蝉缨。

这首诗比较形象地写出了绀珠泉的特点。此眼泉水清洌甘甜,乃煮茶之上品,安陆历代官府,每逢庆典,即令人到此取水。城中达官贵人,以能品尝者为荣。

早年,邑人用砖石将潭壁修砌整齐,作为诗仙遗迹之一,供人观赏。泉旁有亭,供游人歇脚。

从白兆寺遗址继续往东1.5公里(从桃花岩左侧远望对面山下),有一片古柏林,人称太白林,是李白游憩和到其岳丈家的必经之地。明万因甲辰(1604)冬,在此立了“翰林李白旧游处”青石碑和石质下马桩等纪念物。李白岳丈家就在此不远处。他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中这样描述其地理位置,“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桃花岩

桃花岩地理位置极好,上有银杏树,下有绀珠泉,左为读书台,右为笔架山,桃花岩居于其中,成为众星拱月,相映成趣,为安陆诸景中一绝。洞口面临“桃溪”,附近佳木繁荫,清泉潺潺。桃花岩为李白在安陆期间的主要游憩处和读书之所。

除了他在《山中问答》和《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中对这里自然风貌作过生动的描绘外,历代文人墨客,亦觅李白踪迹,以桃花岩为游览胜地,留下了不少传世诗篇。

李白像

从桃花岩回到棋盘广场,我们再次来到李白石雕像。这尊雕像立于2010年,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制作,整座雕像高37米,其中基座高10米,寓意诗人李白在安陆隐居10年;像高27米,寓意李白27岁时来到安陆。为了方便运输,整座雕像被分解成701块,这701块石头是为了纪念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

这座雕像是目前全国最高的李白石像,厦门鼓浪屿的郑成功石像为16.2米高。立这座雕像可是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先是用缆车从山下把分解成块的石块构建吊运上山,再由技术人员组装拼合而成。为了帮助游人了解李白石像建设的艰辛,景区保留了这条索道,以供游人参观。

在李白雕像基座前,刻有湖北省李白研究会会长何念龙所撰的李白传记,对李白的生平和事迹做了高度概括。

接下来,我们到了白兆山的著名景点----白云泉摩崖石刻区。在品饮清冽甘甜的白云泉,欣赏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之前,我们先读了读导识牌上一首李白的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白云泉

白云泉位于白兆山太白峰西斗笠岩下,此泉清洌甘甜,长年碧涌,终年不涸。每当晨起,常有白色云雾盘旋于上,故名“白云泉”。周围奇石错落,小径婉蜒,树掩藤蔓,苍翠欲滴,风光旖旎。相传李白旅居白兆山的时候,每天都身佩龙泉宝剑,登上白兆山山顶观日出,览朝霞。

可是有一天,当李白正在山顶舞剑赋诗时,朝阳如火、红霞万朵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瓢泼似的大雨从天而降,李白急忙下山躲雨,行至此处却被一块大石头绊了一脚,李白慌乱之中,把龙泉宝剑往地上一插,龙泉宝剑竟然插进了岩石里。李白用力拔出宝剑,奇怪的是,宝剑插进的地方竟涌出一股泉,顿时风也停了,雨也住了。

后来山下的农家用此泉水来浇灌田地,长出的庄稼果实年年丰产丰收,山下的人饮用了泉水也是格外年轻壮实。从此,历代官员、文人争相游览品泉。并多有文人墨客在此崖壁上题刻,或赞美此处山水风光之美,或抒发景仰诗仙李白之情。

现存较完整的有三处:第一处是清代“白云泉”题刻:“白云泉。山人程健斋引逸灵太守至此品泉,时光绪戊申四月十五日。”第二处,也是最早的一处是以北宋熙宁戊申(1068):“郑獬、张偓、僧文莹同游。熙宁戊申九月六日”。第三处是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年)马龠题刻“德安知府马龠游,教授林琨、千户吴经、赵琼,生员韩曙、汝莹、胡东阳、赵玺、僧续灯、宗睿从。

明正德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年代居中;书法多为行楷,结体疏朗,笔力刚劲,刻工精细,字迹清晰可辨。1992年这些题刻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白云泉,景区还修了一座仿古亭。

故居

游完了白云泉摩崖石刻区,我们到了李白故居。在李白故居门口停车场,我们看到了一块写有“我本楚狂人”石碑,是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刘洪彪题写的。刘洪彪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号称当今草书第一人。“我本楚狂人”出自李白的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屈原和李白对荆楚文学、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屈原是家国天下的符号,李白是个人本位的代表。如果说屈原是“楚殇”,家国天下,忧国忧民;那李白就是“楚狂”,家国天下之外还追求自由解放。“我本楚狂人”道出了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和豪迈开朗的人格精神。

目前,李白故居景点正在打造一个观景台,建成之后,这儿将成为游客和各路媒体玩家必到的打卡地。

古银杏

从故居门口停车场,我们又拾级而上,登上了祖师顶道教文化区。在祖师殿门前有一棵千年银杏古树,又名白果树。

传说为当年李白与夫人成亲之日亲手所载,以示百年之好。所以,这棵古老银杏树已有1300年历史了。

据《安陆县志》载:“树大数百围,千年物也。”此树最繁茂时,高15米,周长4米,繁荫100平方米。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侵占安陆时,也使它饱受战争之苦。此外由于民间传说用这棵银杏树皮煎水饮用或淋浴,可治百病,周围百姓每年三月三这天都要蜂拥而至,讨几粒银杏果,采几片银杏叶,扒几片银杏皮,以驱邪消灾,这些行为对这棵古树的伤害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它逐步失去了往日枝繁叶茂的景象。好在这棵古银杏的主根部依然存活,并围着主干慢慢长出很多新的银杏树苗,老干新枝,犹如满堂儿孙绕膝,加上后来加强了保护,如今古银杏已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祖师殿东南面是太白殿。

从祖师殿下来,回到李白故居,我们就准备沿着右边的下山步游道下山了。一路上,也是诗景相伴,诗画相随。

在快到下山公路时,我们看到了一个牌坊,上面有一幅于右任老先生书写的楹联。上联:江山如有待,下联:天地更无私。横批选用了李白《将进酒》诗中“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的“还复来”。于右任老先生是国民党的元老,国际著名书法大师、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

当我们回头时,看到右边有两尊塑像,他们是谁呢?我们看了石板上的介绍,原来是李白与元丹丘。元丹丘为唐玄宗时著名道教徒,李白一生最重要交游人物之一。(李白也信奉道教)李白与之交善,其共十四首诗中均提及元丹丘,如李白成名诗《将进酒》等。“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岑夫子,指的是他的好友岑勋,丹丘生就是元丹丘了。

在牌坊的另一面也有一幅楹联,上联是“雄奇倚泰岱”,下联是“文章上石渠”,书者康有为。康有为是我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向来以特立独行而被称为“康体”。这幅楹联中“雄奇”的“奇”字和“文章”的“章”字颇有些内涵和深意。横批三个字为篆书“尽其妙”。

到了公路上,我们看到在上山步游道右边石头上写有“李白遗踪揽胜”六个字,原来这儿才是徒步游览白兆山的真正起点。这次就算了,下次再来,一定要从这儿沿着上山步游道,来个全程徒步游览登顶白兆山。

作者简介:

常红生,男,1957出生,湖北黄陂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高级经济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20年导游从业经验,15年中级导游员资格,长期从事旅游与旅游教育教学研究。

-END-

来源:安陆文旅 作者:常红生

编辑:盛雯

审核:吴焱

终审:叶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