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成都49中的学生林某坠亡真相曝光,确系自杀。林母回忆,“晚上5时50分我才把他送到学校,高高兴兴送去的”,她没有发现孩子的异常。

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声音提到,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最担心的事之一就是孩子“报喜不报忧”,家长难以真正了解孩子,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为此,中国家庭报记者就亲子沟通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等问题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王芳。

孩子,我想更懂你

不少家长表示,家里本来氛围很好,孩子与自己无话不谈。但随着他们进入青春期,亲子沟通渐渐少了。一开始,家长会将交流减少归咎于学业压力,待意识到隔阂产生时往往已经晚了,孩子可能已经对自己封锁了心门。关心则乱的家长,很容易陷入“每次我想更懂你,我们却更有距离”的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芳分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成因。

一方面,孩子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三观逐渐成型。青春期的孩子对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渴望被当做大人尊重和对待。他们很容易认为父母不懂自己,甚至出现强烈的对抗态度,这就需要父母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做出相应调整。

另一方面,青春期本来就是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高发年龄阶段。“我曾经遇到过一些家长,带着他们‘严重叛逆’或‘有沟通障碍’的孩子前来就诊,结果发现其中大部分孩子都符合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诊断。”

对此,王芳建议广大家长适时调整亲子沟通方式,采取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生活、学习中的事情,耐心聆听孩子的想法,给予孩子充足的表达空间。充足的沟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则对正面引导与管教大有助益。

当然,沟通是双方的事。王芳建议儿童青少年,永远不要放弃与家长的沟通,即使某一次沟通不畅,也不应放弃反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相信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人,要相信许多自己看来过不去的坎,在成年人的帮助下能够解决。永远不要丧失面对问题的勇气。”

生命教育不应因“禁忌”缺席

在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不吉利的,“自杀”更是禁忌话题,一些家长甚至会在孩子开启相关话题时出言呵斥。在这种社会文化下,即使孩子有“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的想法,也不会第一时间跟家长交流,而是更愿意与同龄人或通过互联网倾诉。

王芳表示,如果家长听到孩子开启相关话题,不必震惊、恐慌甚至是愤怒,而是应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表明,谈论相关问题并不会增加自杀风险,相反,这会让有自杀想法的人感到有人关心自己,从而降低他们的自杀倾向。”王芳说,“如果孩子真的有类似的想法,我们应该为孩子提前释放信号感到庆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识别儿童青少年“自杀信号”,王芳给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整个家庭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患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是儿童青少年自杀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儿童青少年表现出长期莫名心烦、容易发脾气、不愿上学、身体不舒服、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时,家长应重点关注,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哪有什么压力”“说想死是在威胁家长”。同时,更要意识到阳光、开朗等外在表现并不等于心理健康,不能放松警惕或是带有侥幸心理。当然,孩子也要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出现自己无力排解的消极情绪或其他症状时,要尽早告知家长。

第二,家长应当多关心孩子,特别是日常生活习惯与情绪的变化。例如,发现孩子在浏览、查找和自伤、死亡相关的内容,或者表现出自我否定等倾向时,他们可能已经有一些计划,最好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寻求干预。

第三,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自杀预演”。许多自杀行为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许多人会向周围的人表达相关想法,接着,一些人可能会开始自残,例如用小刀划伤自己。这些行为虽然并不致命,却是强烈的求助信号,家长应该向孩子表达出对他们的担心,做好倾听者,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文:本报记者 朱燕

编辑:李艺菲

校对:于潇枫

审核:叶冬

让家庭健康产业惠及4.9亿中国家庭

健康饮食也要注意“男女有别”

2021-05-13

聚焦现实题材 打造“百岁幼儿园”

2021-05-12

4.9416亿户!

2021-05-11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何低于中小学生

2021-05-10

情侣在一起时间长了,真的会变“夫妻相”吗?

2021-05-09